防疫、防疫,在家憋了一年,为了在枯黄的冬季寻找圣洁的色彩,于是我和小伙伴准备飞往哈尔滨来寻找答案,因为这里的雪可能是全国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
带上口罩,做好防护,出发。
这是第一次在疫情下的冬天前往东北 ,在这片黑土地在雪的衬托下,洁白的大雪片儿焕发勃勃生机。
虽说雪乡总是被过度“开采”,但这次倒要看看新时代的常规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许是浮夸、无奈,也或许有惊喜和收获。
但由于“寒冷”这个不可抗拒的因素,流浪的步伐暂时停下,早早定了客栈,吃、住、行车在客栈老板的帮助下全部搞定。剩下的就是那好镜头亲自去领略这个被雪包装的北国风光。
东北人常说:如果早冬的雪还不见踪影,你需要的只是等待,一场便秘的雪迟早会来。
据说我们到达哈尔滨的前一晚,一场大雪才悄然而至。在之后5天的行程中又下了两次雪,但温度不冷,如果温度升温后果只有一个:路面就会结冰,届时高速关闭。
雪一般都是西伯利亚冷空气送来的,所以来东北旅行的重中之重就是保暖。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保暖衣物:
一身速干的保暖内衣,就像是野外生火时的火绒,好的“火绒”能保证你这把火能顺利点燃。而在之后徒步的一天中,速干内衣被汗水浇湿后可快速挥发,不至于被冻成冰棍儿。
抓绒衣裤,犹如新生的火苗中加了一把细柴。保暖性能强而且轻便透气,当你在雪原雀跃拍照时,一身厚重的毛衣一定会影响跳跃高度的。
羽绒服,就是往火堆 里加 了几根厚重的干柴,保证烈火能持续燃烧。我带的是普通的鹅绒羽绒服,拒水的面料保证和雪亲密接触的时候不会湿身。透气轻便,防泼水的面料是最重要的一点。
主体保暖基本就是这样,还有一些细节一定也不要忽视。
比如:毛线帽,如果没有风的好天气你可以轻视它,但在寒风中,冻硬了的耳朵一定会记恨你的。
手套,一定要防风保暖,最好是可触屏的那种,否则在零下二十多度发完一条朋友圈是极其残忍的。
防水加绒的户外鞋,保暖重要,而防水才是关键,因为雪的怀抱总是有湿度的。
如果打算去徒步羊草山,一定要有雪套,否则看你鞋有多大就能灌多少雪。不过在雪谷开始穿越的时候就有卖,二十块钱,完全不要提前准备。
保暖袜,如果鞋子强度不够,袜子来凑,一双不行就来两双。
上述都是被动保暖,唯独有一样可依靠内力发功,能就是神器——暖宝。如果在户外环境太久,且没有剧烈运动,那你的脚基本要冻麻了。这时还有什么比一片暖宝更贴心的呢?
人暖和了还不够,光秃秃不长毛的相机同样。低温情况,往往镜头对焦先罢工,之后电池直接撂摊子。
其实有卖相机冬天的保护套,但是感觉用不了几次果断放弃。选用暖宝为相机供暖,但温度过低的环境,暖宝也坚持不了多久,不拍照时及时放进相机包,以保持暖宝持续发热。手机也同样受用。但是据说苹果手机最不抗冻。
飞抵冰城——哈尔滨
上一次去哈尔滨还是火车硬座晃过去的,这回对于两个多小时的飞机的感觉,好似转瞬即逝,穿越了时空。对于肉体来说,煎熬与享受的距离就如这万米高空之别。
哈尔滨
站在冬日的 哈尔滨 ,吐出浓浓的哈气,鼻毛都被冻僵了。
在这座享有“东方 莫斯科 ”的美名的城市,建筑多采用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 。而旅游的中心在中央大街附近,当天我们被安排在附近的酒店。比较出名的景点也就在附近,很方便。
哈尔滨
中央大街人声鼎沸,这条哈尔滨最繁华的街道除了一些建筑还保留着巴 洛克 、文艺复兴的风格,那些外地人贩卖的义务小商品就格格不入了。
逛完中央大街之后,可以去松花江畔查看下水情,江水是否也耐不住寒冷了,送去一些“慰问”。
其中可以经过另一处打卡点——防洪纪念塔。这是为纪念 哈尔滨 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修建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还有一个地方似乎也是必打卡之地——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是一座东正教堂,我国保留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当然,是沙俄入侵时留下的产物。圣索菲亚大教堂,它静静的在这里矗立百年,如今孤独的被周围的现代建筑索所围困,被挤兑的楚楚可怜,但孤傲的气质又让人觉得它如此坚韧。除了作为游客的拍摄道具,它好似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票价:15rmb(没舍得花)
在 东北 ,无论是在酒店还是饭店,只要是在房子里,你就能享受夏日的燥热,人们往往也都是穿着夏日的服饰。所以冬季来 东北 ,感受的不只是寒冷。在 哈尔滨 酒店的一晚,总是有种想开冷风的冲动。
这里的西餐厅比较正宗。
游乐天堂——中国雪谷
昨天夜里哈尔滨的的大雪风刮的够彻底。今天我们将踏上了去往雪谷的路。走在去往雪谷的路上天空逐渐澄净又晴朗,而大地铺上了圣洁的雪,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了蓝白这两种颜色。
中国雪谷风景区
道路两旁的风景实在诱人。
中午12点多,我们达到这一天的目的地——雪谷。雪谷一般冬季的日落在四点多,注意早点吃饭,早点玩耍才是最佳选择。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我们住的是家庭客栈,名字叫相思雪谷客栈,也是看了别人的游记推荐的,携程果然很方便,客栈小兄弟很周到,就是他帮我们预留了房间和哈尔滨来雪谷的车子。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雪谷相比大名鼎鼎的雪乡 ,雪谷似乎更平凡。但其实它与雪乡是一个山峰,雪乡为阳坡,雪谷为背坡,据说 雪乡 没有开发之前就是雪谷现在这般模样。
中国雪谷风景区
吃过午饭后,我们在店家推荐的的私人游乐场疯狂了一把。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中国雪谷风景区
在雪谷游玩,户外的娱乐项目大体有这么几类:滑雪、雪漂、雪圈、冰陀螺、冰爬犁、雪地摩托。而他家基本上全覆盖了,我觉得初学者玩这样的滑雪场就很不错,专业和业余相互搭配,全体验后,注意力就可以转移了,干什么都是第一次比较有感觉。
到了旅游季,雪谷,这个朴素的小山村便活跃了起来,当地村民放下手中的一切事物,开始经营民宿客栈。我们今天第一次睡东北特色的大炕头。虽然如今早已不再烧柴火热炕了,但是暖气式的热炕依旧让人眼前一亮。肚子在经历滑雪的“摧残”后,急需补救,这时的铁锅炖大鹅成了救命稻草。热情的老板娘揭开锅盖,一股热情而美味的蒸汽扑面而来,激发出嘴里的阵阵口水。
铁锅炖大鹅的女一号是大鹅,男一号酸菜当仁不让,这两位的灵魂碰撞出了激情的火花,酸菜将鹅油吸收,完全没有油腻的口感。在这寒冷的隆冬,再嘬上两口烧酒,透过窗上的哈气看到朦朦胧胧的雪景,不管你来自哪里,一定都会觉得 东北 的晚宴是如此温馨。
晚饭过后,可以咔哧咔哧的踩着雪谷的雪四处逛逛。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晚上村子却不是静谧的,烟花啪啪响,篝火晚会再度沸腾起来,一群人在围绕着篝火蹦迪。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一定把全部装备都套在身上,可以钱拍拍夜景,和大家一起疯玩,也可以在房间发发呆,这是属于你自己的时间。
五常相思雪谷客栈
话说客栈的位置很不错,到哪里都方便,篝火晚会就在附近,明早的徒步穿越就在门口开始。幸运极了。
晚上大家回到客栈,一齐动手包酸菜馅饺子,然后放在外面速冻上,留作明早的早餐。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管你会不会,反正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由于我包的实在太low了,就不显摆啦)
雪谷穿越雪乡(爬雪山——翻越羊草山)
穿越羊草山,奔向雪乡
羊草山
在雪谷还有一项不得不去体验的项目,出来玩要是没了这一项,总觉雪谷之行得少点什么,那就是徒步穿越。
这也是很多游客来雪谷期盼的,起点在雪谷,在覆盖着积雪的原始森林中徒步,最后穿越到终点雪乡,全长15公里,前5公里缓上坡,中间5公里快速爬升,后5公里下坡,难度系数:简单。
不过也有从雪乡反穿的,我认为那样难度更大些。因为上山容易下山难,雪乡的海拔稍高,路途中爬升相对少些。但下山你就惨了。当然如果你没体力,或者身体不适,跟车直接绕近百公里到雪谷也可以。崴了脚的小伙伴就是案例。
早8点才吃饺子,9点才磨磨蹭蹭到达徒步起点,需要掏40元的门票,开始徒步穿越啦。一路上都有路标,只有你不往林子里瞎钻,基本是不会迷路的。
这个时间开始徒步的人少了一些,据说之前的游客都是不到八点就进去了。虽然15公里的行程,基本半天就能搞定,但我还是背了一个大包,装了一堆后来发现完全没用的东西。
这里说一下,没用的行李可以托运,提前和客栈老板说,他们就会帮你联系车子。50元一大箱,运送到雪乡山门行李寄存处。
穿越时的午餐自行解决,在山下买的泡面,山顶的游客大厅可以免费热水。
羊草山前五公里很好走,在茫茫雪原中穿梭,身边不时出现个小河点缀其中,这种环境徒步我是第一次体验的,总有种进入梦幻童话世界的错觉。树挂(树枝上的积雪)不定时的往下坠落,除了这个声音,林子中异常安静。
路途中能看到两家店铺,可以歇脚喝茶,卖一些雪具,雪套啊,冰爪之类的小商品。我觉得雪套是必备的,我是在雪谷超市自己买的。而冰爪看个人爬山能力了。
羊草山
还有提供马拉爬犁和雪地摩托的服务,马拉爬犁每人100元,有5公里。
羊草山
体力不好的可以借助马拉爬犁和雪地摩托辅助上山。分别只能在上山的前半段和下山的后半段有这项服务。
进入第二个5公里时,最好把厚外套脱掉了,这么陡峭的山坡,我是一定会出很多汗的,如果裹着厚衣捂一身汗,到了山顶停歇下来后,身体会迅速失温,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这也是带个大包的主要原因:放羽绒服。
这5公里是完完整整的上坡,爬的很辛苦,切忌不要爬太快,这样体力流失过快,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样可以不停歇的一直爬,整体速度要快很多。这天的温度回暖,这就意味着很多路上的雪融化变得很滑,平路还好,上坡就增加了很多难度,不过在一些高危地段,有大麻绳助你一臂之力。
羊草山
路上的垃圾却是各种经典的通病,在您快乐之余也注意环境卫生,留点公德。这段爬升的5公里,近两个小时才完成,最终爬上了羊草山顶。
山顶在这里有雪乡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上厕所,免费热水,还有各种快餐,而最主要的目的是:你该买票了,正常的票价是115元。
中午12点多到达山顶。山顶的天很蓝很蓝。
过了服务区就算到了雪乡的地盘了,一路下山都是缓坡,我一边拍照一边走,一个小时便到达了雪乡 。
童话王国——中国雪乡
今晚的酒店在雪韵大街上,离徒步的出口很近,很方便。不得不佩服雪谷崔小哥的推荐。
在雪乡是不准私家车随便开的,进乡前放在停车场,之后坐摆渡车进景区。
据说雪乡是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冷空气会合地,因此雪期长(七个月左右),雪量大(最厚可达两米),雪质好,粘度高,所以才能形成各种雪房子,雪蘑菇的奇观。才会名气这么大,被誉为“ 中国 雪乡 ”。
夜游 雪乡 才是当地的主打项目,各色霓虹灯开始装扮, 雪乡从阿拉斯加又被拽进了迪士尼。怎么看都不太真实。因为太梦幻了。
中国雪乡
中国雪乡
中国雪乡
中国雪乡
这里还有很多可以参与其中的文体活动, 比如说7点开始的东北大秧歌。穿着花棉袄的大爷大婶们聚集在支部委员会门口,沿着街道带着游客大爷大婶们活动筋骨。
同时出发的还有驯鹿DJ舞曲队儿,驯鹿拉着爬犁,放着动感的野狼disco,这是现代与民俗的一种土味儿碰撞。不过别太较真,驯鹿后边跟着的山寨货——毛驴。
中国雪乡
中国雪乡
七点半在篝火广场还有二人转表演可以参与其中。
之后可以登上栈道,在高处一览 雪乡 的全貌,网红的那些雪房子都是在这里拍的。
还有更应景的复古——冻柿子、冻梨......
晚餐的铁锅炖,以酸菜作为核心,添加各种荤素食材,一锅乱炖,看似粗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精致的味道。今天这家绝对配得上这热炕头。
酒足饭饱以后,就可以美美的睡去了,当然,我们的旅程也即将接近尾声。
早上的天空蓝蓝的,配上白雪真是耐看。
吃过了早餐,我们乘坐早班的车子回哈尔滨,如果机票在晚上9点以后,可以乘坐中午12点的车子回哈尔滨。
就这样,告别了雪乡,又与哈尔滨道了别。
东北人还是很热情的,提前做好攻略,定好客栈就可以让客栈老板帮助你搞定其他的麻烦事。入乡随俗,在东北要豪放的耍就对了。
最后给大家奉献一段视频,身临其境的美丽真是无以言表啊。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