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上海闵行区七宝老街
我们一路骑着共享单车,路程还有点远,从青年路拐过去,就是位于闵行区的七宝老街了。这条街分成两北两条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古玩字画为主。七宝古镇从汉代形成,到宋朝始有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繁盛,是距离市区最近的古镇。不过其实距离黄浦区和静安区还是很远的,这个市区可能是指闵行的市区?
都说“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可见七宝古镇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了。
八口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正面是“七宝老街”,可谓开宗明义。背面则是“北宋遗存”,看来七宝老街的历史,还是从北宋开始算起的,难怪称为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镇。
走进去,迎面就是一座三层的小阁楼,阁名“氽来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此阁供奉着一口钟。因为没有开门,我们也没能进去释疑,只是在旁边看到了一块说明的牌子上介绍了钟。
相传七宝教寺建寺之初,遇到了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飓风不止,河水猛涨。这样的恶劣天气,居然持续了七个昼夜。教寺护寺河香花浜忽然飘来了一口钟,次日天气就放晴了。镇民们就把钟置放到了七宝教寺中,称为氽来钟。“氽”就是漂浮的意思,说的是这口钟的来历。不过这只是一则传说,比较可考的说法是这口钟由明朝永乐年间的七宝寺住持僧博洽筹建的。
旁边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玲珑的六角小亭子,翘角飞檐,一股古街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了。
拾阶而上,可以抵达二楼,这里有修葺七宝老街的碑记。旁边的树上廊下,挂着很多吉详的小物件,可能是人们用来祈祷的。
我们随意挑了一条小弄堂往前走,游客不算太多,对于上海人来说,七宝老街距离中心城区有点遥远,算是郊区了。本地人大抵是不太喜欢来这种古镇老街的,来游览的大多还是外地的游客。但是闵行的旅游景点并不密集,七宝老街也不是外地游客的必选之地,因而相对来说,在江南古镇里,甚至比不上朱家角。
张充和纪念馆位于康乐桥堍,大门紧闭,告示上说是由于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暂时闭馆,我们今天是参观不了了。其实我对于这位被誉为“最后的才女”的合肥四姐妹中的老幺还是挺感兴趣的,她的姐姐张兆和是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的夫人。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旁边是北西街,这个街名挺有意思,街口还有一副女子的绘像,有些像民国时候的打扮。其实统共也就南北两条街,硬是给整了四个街名:北西街、北东街、南西街、南东街,这样一分割,街道就显得更短了。
避风台地方挺宽畅,墙上是一幅《七宝金秋玩蟀图》,看来七宝人民早年间很喜欢玩蟋蟀啊。要说到这座避风台,还有一个典故。明朝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建七宝避风台,使船民避风雨,又可以用作戏台,可谓一台两用。屠隆为官勤政清廉,有政声,还是著名的戏曲家和文学家。原来的避风台于清朝道光年间就已经坍圮,只余下一个地名,直到本世纪初,在修复七宝古镇的时候才重修的。
站在蒲汇塘桥上,可以看到南街和北街的民居。河道里栽种着水生植物,它们成丛而生,有荷花、凤眼莲等,它们占据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方,因而让这条河道富于色彩和变化。
走到南大街的尽头有一座蟋蟀草堂,看地图的时候以为是一个不小的建筑群,走到地头了才发现人家已经改成了茶室。这里有茶香,也有一些工艺品,却没有有看到蟋蟀。
附近还有七宝艺术馆、微雕馆、核雕馆等小景点,看起来里面应该有点近代的东西,但都不开放。吴颐人艺术世界倒是窗明几净的样子,不过看起来主人家正打算关门打烊,虽然这个点儿其实还挺早。
七宝有一条典当街,其实已经看不出当初的模样了,看起来都像是后来新建的,也不知道是否七宝的典当行本身就是近代的产物。明清两代,七宝因为棉纺织业发达成为富裕大镇,在清道光年间,周氏就在这风景点设了典当铺。因为周氏资本雄厚,所以号称受当不受限制。开业的时候,就有浙江巨富拿出了十二对金狮子押当,人家还真不是缺钱的主,估计就是来考究一下当铺实力的。结果铺主毫无惧色,当场付押,从此周氏当铺名声大噪。
在一条小弄堂里,有大量的红绸系在树上,我原先以为这里是个寺庙,不过左右看了一下,并没有看到,也许这里的树有个什么说头吧。
一旁的楼房看着挺古旧的样子,这里也是旧上海的风格,不过可能远离市区,房子倒不像黄浦区的那么小。
七宝老街之所以称为老街,规模自然不能与镇相比。再加上很多建筑都紧闭着大门,对于一旁的商业街我们也不感兴趣,所以在七宝古街实际上花不了多少时间。
楼台谱就相思曲,且待知音放晚歌。
雨过青山迎艳色,风栖碧水醉烟波。
——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