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云游四海(1312)甘肃古生物化石展。

云游四海(1312)甘肃古生物化石展。

2019年8有下旬,在去甘肃旅游时,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甘肃省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之一。图为甘肃省博物馆的外观。

我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了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这是博物馆的主要展示内容之一。展出的约700余件标本中绝大多数是甘肃本地发现的化石, 种类庞杂,数量繁多,分别介绍了地球与生命进化和地质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发现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相关知识。图为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的入口。

甘肃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它见证了青藏高原隆起、从沧海变成世界屋脊的过程,甘肃也是黄河从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流向大海的途径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甘肃省境内留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遗存,包括海洋生物、陆地生物、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和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黄河古象(剑齿象)化石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图为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的前言。

距今约39亿年—35亿年间,是地球演化史中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距离地球上生命的诞生,真是太遥远了。

让我们跳过这个被称作“太古宙”的阶段

让我们再跳过“元古宙”(26亿年—6亿年间)

让我们直接从古生代(5.7亿年—2.3亿年)开始吧。

早古生代(5.7亿年—4亿年间)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于海洋中。

珊瑚虫化石的图片

海百合化石。繁盛于4.8亿年前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起了海百合这个好听的植物名字。

到了中生代(2.3亿年—6500万年间),是大型爬行类动物的时代,我们在动画片中看到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些熟悉的名字和那些称霸地球的恐龙就是这个时期的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这种美丽的菊石最为繁盛,而哺乳类动物才刚刚出现。

展厅的一个独立壁柜中陈列着发现于甘肃靖远县的一段黑灰色的硅化木标本,亦称“木化石”。为常见植物化石之一。硅化木的形成是由于木头掩埋在地层内,木质部的有机成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所置换的结果,因此树木的形态轮廓,包括它的年轮花纹还栩栩如生呢!

硅化木(中生代.侏罗纪.1.5亿年前)

在二叠纪展柜中展出了许多昆虫化石。它们是甘肃古陆上首次出现的昆虫化石,与当时繁茂的森林有密切关系,如肃南、酒泉二叠纪时树木繁多,适于昆虫类生活。

甘肃狼鳍鱼化石(中生代.1.4亿年前)

甘肃狼鳍鱼化石(中生代.1.4亿年前)

来到古生物化石展的经典展厅恐龙厅。1.3亿年前的甘肃,曾经是一个恐龙称霸的王国。甘肃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和足印,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

甘肃从河西到陇东地区都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特别是兰州盆地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刘家峡发现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和政县众多的古生物化石等等,都创下独一无二的国内外记录。那时的甘肃拥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形态各异的恐龙,是一个丰富多采的恐龙王国。

1947年在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身长22米,颈长9米,高近4米,体重活着的时候约40—50吨,生活时代为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化石,曾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恐龙。

马门溪龙的大腿骨

恐龙蛋的类型包括粗皮蛋、长形蛋、巨型长形蛋、蜂窝蛋、紧密多层排列的树枝蛋、网格蛋、圆形蛋和分散多层排列的蜂窝蛋等,而恐龙足迹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

这是巨龙类化石标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巨大的大腿骨,长达1.47米,比马门溪龙的腿骨还要长,巨龙化石除了酒泉地区产外,在甘肃中部的通渭县境内也有零星骨骼化石发现,如腿骨、肢骨等。

这是在兰州盆地发现的兰州龙复原图。兰州龙最显著的特征是牙齿巨大,单个牙齿最大的7.5厘米宽、14厘米长,下颌就有1米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牙齿最大的。

兰州龙体态笨重,估计其生活时的体长约为10米,高约为4.2米,头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体重大于5500公斤,属四足行走或偶尔两足行走的恐龙。

这是在甘肃肃北发现的鹦鹉嘴龙。鹦鹉嘴龙是鸟龙中一支特殊类型的小型恐龙,用两足行走,体长约1米左右,我国最早发现和记录的鹦鹉嘴龙的地区是甘肃省。

1984年在甘肃省玉门附近昌马镇发现的生活在约1.1亿年前的甘肃鸟化石,是我国第一件终生代鸟类化石,这种有翅的鸟能像鸭子一样潜水。这一发现填补了鸟类进化史的空白,也为现代鸟类来自水生的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古生物化石展的黄河古象厅。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今),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繁盛的时代,在新生代的第四纪,人类的祖先已经出现。甘肃黄河古象,就生活在这一时期。

黄河古象又名剑齿象,它那长长的象牙有3米多长,身高4米,身长8米,人的个头和古象相比很渺小呀!这座黄河古象的骨架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象化石,也是亚洲发现的最大象化石。

这头黄河古象是1973年甘肃省合水县板桥乡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发现的。

新生代(6500万前至今)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空前繁荣的时期。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兴起和繁盛,最终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诞生。甘肃在6500年前气候温暖、草原丰饶、湖泊沼泽遍布,因此境内曾有不少地方发现了黄河古象的化石。图为新生代的动物复原图。

据推测这头大象生活在250万年前,是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沼的,以后逐渐被泥沙所掩埋,几百万年后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化石。这头黄河古象的头骨和下颌保存很完整,就连舌骨也在。

这里还有比黄河古象更早的铲齿象(幼象)化石

绒毛犀的化石

古象厅还陈列有比黄河剑齿象更早年代的铲齿象化石

还有新生代的各种哺乳动物如剑齿虎、麝、弱獠猪

盘羊的化石

猎豹、印度熊的化石

山西猞猁的化石

巨大的牛角化石

普氏野马化石

这是甘肃和政县出土的三趾马化石。三趾马生活在1000万年前后,在和政县出土的三趾马化石储量和已采集的头骨化石标本数量之多均为欧亚大陆之首。和政古生物化石馆是目前欧亚大陆最好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的研究地和参观点,为研究我国新生代晚期古地理、古气候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生代第四纪人类祖先的生活复原图景

展厅里还陈列着不少植物化石。早白垩世似阴地蕨化石,来自甘肃玉门。

新芦木化石,来自辽西。

中侏罗世异羽叶化石,来自辽西。

早白垩纪足虾化石,来自辽西。

满洲龟化石,来自辽西。

龟的化石

早白垩世凌源潜龙及辽西龟化石,来自辽西。

古生物化石展最后展示了晚更新世人类制造的石器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展示了甘肃多个“第一”的记录:我国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兰州合川马门溪龙、世界已知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我国最早发现和记录的鹦鹉嘴龙化石;亚洲最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黄河古象化石;世界最大的蓝田库斑猪化石、数量最多的三趾马化石,还有我国第一件终生代鸟类化石等。图为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的结束语。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关于作者: 云游四海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