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中国惟一一个“发现三万年 体验五百年”的5A景区。

中国惟一一个“发现三万年 体验五百年”的5A景区。

银川之行最后半天的行程,安排的是水洞沟景区。因为这里离银川河东机场很近,只有11公里,便于掌握时间。更因为水洞沟这个听似很土里土气的名字后面,有着很大的来头,有着很多的名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景区的自我宣传更具独特:这里中国惟一一个“发现三万年 体验五百年的”5A级景区。足足吊起了游人的胃口。

水洞沟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区19公里,南距灵武市区30公里,15分钟的车程即可到达机场。一大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这里,离景区开门还有10分钟的时间,景区的工作人员列队早操后,正在领受一天的工作。

水洞沟的闻名于世,源自于两位法国的考古学家。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他们的发现,证明了水洞沟是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

后来又历经中外考古学家5次大规模的考古挖掘,进一步确立的水洞沟遗址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历史地位。

当年,德日进和桑志华来到水洞沟时,就住在村外的大车店张三小店,就在张三小店两间简陋的客房里,就在荒芜辽阔的旷野里,发现、研究并得出了具有非凡意义的考古结论。

这些就是景区带给你“发现三万年”的乐趣所在和铁证历史。而带给你“体验五百年”的乐趣所在和铁证历史则是伴随水洞沟遗址蜿蜒迤逦的明长城和隐匿于无形的藏兵洞,相比三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明朝所建的防御工事似乎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易于人们的认识和理解。

只需站在水洞沟遗址往北随意望去,长城的烽火台便已经映入眼帘。

登上烽火台,天各一边。一边是直通中原的银川平原,一边是茫茫的漠北蒙古高原,曾经的金戈铁马火光硝烟仿佛就在眼前。长城这个符号,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过于伟大,意义也过于沉重。秦汉以来,这堵被西方人翻译为伟大的墙挡住过几次从北方呼啸而来的战马和战士呢?

和这堵伟大的墙相连相通的还有一个巨大的防御工事----藏兵洞。经过一段今天被景区叫做芦花谷的水路加旱路,经过一段乘船又乘车的路程,便把我们送到了暗藏在黄土峡谷中的藏兵洞。

藏兵洞所在的地方叫红山堡。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伺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长城防御体系中,把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防御系统,这样的防御系统全国独此一处,景区展现给大家的藏兵洞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

由游客自由参观的只是一段二百米的体验洞,体验洞相对来说经过改造,比较宽敞明亮,路径单一,不会迷失方向。在体验洞中,游客也可以观赏到个别过去仅仅在影视剧中领教过的机关暗道等等藏着杀机的设施。

从体验洞中走出来,豁然开朗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五百年前的集市。南北休战的时候,洞外的空旷地方便是一个长城内外百姓互通有无的贸易场所,人们在这里还能享受到和平的安乐。

参观完被称为互市的边贸集市,便要回过头来,由景区的导游带领进入到更加真实的藏兵洞中。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上,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路口颇多,左右盘旋,犹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洞内辟有居室、作战指挥室、会议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台、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置身其中,可立时领略到古地道战在设计上的出人意料、功能上的灵巧隐蔽、结构上的悬妙复杂,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藏兵洞有多个或明或暗的出口,里面更是九曲回肠,岔路连着岔路,机关连着机关,黑暗深幽。没有景区的导游带领,游客在里面乱闯几个小时也难摸出洞来。黑暗的环境下,相机已失去了拍摄功能,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那重重精妙且令人毛骨悚然的机关一个也没有能从镜头里带出来。

当地文物部门已清理的“藏兵洞”约长3000多米,占藏兵洞道总长度的七分之一,供参观游览的藏兵洞长度是120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有关考古研究仍在进行中。最后,景区带游客出来的洞口居然是一个庭院,这里是藏兵洞守军的地上指挥中心。走出庭院的大门,是一个偌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士兵们训练各种作战能力的练兵场,从场地的方圆大小,可以想象出当时驻军的规模有多大。

温馨提示:水洞沟景区的规模面积很大,全程游览下来,需要三四个小时。在景区除了徒步,还要分段乘坐电瓶车、木船、竹筏、马车、驼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这一方面说明是景区为了给你增添游览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说明景区是要挣你的钱哟。

关于作者: 扁舟听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