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梦里的长安。

梦里的长安。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对关中的一座城池如此眷恋。从2010年到现在,去了无数次,从最初的人生地不熟,到后来的走街串巷,我想,不仅仅是因为风景。

第一年去西安,匆匆一瞥,那时的记忆里全是历史的厚重与不可思议。原来羊肉泡馍的味道是那样的,原来兵马俑是如此壮观,原来骊山烽火台有那么远的路程,原来池水真的可以结冰,原来,关中冬天的雪真的如鹅毛般大。那时的钟楼在我眼里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点亮了夜晚我的眼。

第二年去西安。独自去了乾陵,去了地宫,差点被风雪留在了异地。第一次感受到了冬天的风雪如此泠冽,冷得我几乎动弹不得。迎着风雪,我去了阿房宫的遗址公园,那里很空旷,坐在观光车上,感受着大唐当年的盛世。知道阿房宫,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火烧阿房宫,还记得那是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当雪花染白我的头发,当风吹过我的脸颊,历史的清澈与厚重同时袭来,我仿佛才明白,这就是西安的味道。

我去看了无字碑。小时候潘迎紫演的“一代女皇”是我对武则天的第一印象。我特别喜欢读关于她的故事。作为一个女人,不能固守于平凡,也不能沉没于情感,她好像比我们都明白这一切。正所谓“纵横天下二十年,深宫迷离任凭添,两面评价在人间,女中豪杰武则天。”我走在通往山顶的石阶上,天空中零零碎碎飘着雪花,脑海里浮现着当年武皇在世的场景,或许比今日更加辉煌,但她走过的路一定更加艰辛。当晚,要返回西安时,突遇风雪,无法坐上回程的大巴车,后来好不容易拼了一辆小车才回到了西安市区。一路艰险,一路担心,看到钟楼的那一刻,我的心才回来。

如果说第一次去西安没有太多感触,那么第二次就是故事的序曲,只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未来跟这座城市还有许多交集,甚至会爱上这座城市。

2021年,虽有疫情,但开启了我的西安探索之旅。大雁塔的灵验,小雁塔的精致,回民街的市井烟火,长安街的繁华与厚重,太多太多,陕历博的文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站在大雁塔下,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理想于现实到底有多远,能让一个人不远千万里跋山涉水去求一个真谛。我想,或许这就是坚持的模样。关于玄奘,更多的形象来自于西游记的唐僧,师傅被妖怪抓走了,这是最多的记忆,可在听了玄奘的故事以后,才发现,西游记不过是神话,唐僧本不是如此脆弱,他走过了祖国的千山万水,领略了世间的万物苍生,取得真经,从此功德圆满。大雁塔本是唐高宗为自己的母亲而建,全名叫“大慈恩寺”。我想寓意应该是感恩母亲,感恩这世间的一切。在我的记忆里,唐高宗是一个情种,若非情种,怎会间接给予武则天机会一统天下?作为皇帝,他很懦弱,但作为男人,他给予了深爱的女人自由与信任。他应该是一位好皇帝,至少比他爹要温婉得多。大雁塔好像有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光是站在塔下面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我想起西游记里扫塔那一幕,唐僧曾经唱过的一首曲,“乌云压顶夜森森 塔铃响声声。月色昏暗灯不明 知是宝塔第几层。一片禅心悲众僧,师徒扫塔情殷殷。驱散妖雾乾坤净,换来晴空。”清风催动塔铃,很凄凉,也很寂静。它犹如一位历史老人,一直屹立,凝望着这世间的悲喜。每次来,我都喜欢在这里站上一会儿,或许也是烦恼太多,才把这里作为了寄托。我想起小时候,或许我与佛是有缘的。儿时,我被寄养在别人家里,经常跟着带我的婆婆去成都的文殊院,用水果换供桌上的花生吃。那时有位老和尚摸过我的头,递过一个苹果给我。能在这里想起小时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宁静总结。

跨过寺院大门,好像就与世隔绝。穿过长廊,去看看玄奘曾经走过的山山水水。偶遇下雨之时,可以站在院子长廊上听淅淅沥沥,仿佛有人在悄悄述说着曾经的过往。我扬过头,看那四四方方的天,与故宫不同,它不是束缚,而是一种有着张力的蓝色。那是历经千险之后的希望之光。如果有幸,还能听到隔壁庙堂里和尚讲经。佛经高深莫测,就如我们一直在纠结,前世与今世的因果一样。有人说,读懂佛经,你就超脱了。我想读,但又怕读,罢了,还是一半清醒一半醉吧。

从大慈恩寺出来,正对的是大唐不夜城。夜晚,人很多,很热闹。这里很美,这种美不同于自然风景,而是一种人气的聚集,东街有夜市,西街有牛羊般的景象。人挨着人,却还不显得嘈杂。街边有许多卖工艺品的商店,宫扇,泥雕,汉服,玲琅满目,应接不暇。我特别喜欢宫扇,记得在北京,我也买了一把,我喜欢那种安安静静,清风拂面的感觉。我对大唐不夜城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看到过别人航拍的景象,灯光之下,很美,很震撼。身处其中,反而没有了那种激动。

西安的街道是古朴的,甚至有点朴实,有点像九十年代的成都。我还发现了自行车修理铺。在西安的那些日子,我们几乎全是步行。我们喜欢用脚步去丈量一个城市。还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们走在西安的街头,路过陕西省人民政府大楼,我似乎有个错觉,我们是不是回到了80年代?那庄严的建筑,简朴的风格,灰白偏黄的砖,仿佛在与我们讲着过去的故事。对西安有影像,是通过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省城就是西安,黄原就是延安,我应该穿着白衬衣,格子裙,再拿上一瓶玻璃瓶汽水儿,坐在街边儿,妥妥的一个80年代少女应景。可惜,那样朝气蓬勃的年代,我并没有亲眼看见。父辈们的青春,也只留在了相片里。我们去找传闻中最火的甄糕,路过一个破旧的小区,红砖楼房,在80年代应该是单位的宿舍。那时要是能分得这一间房,结婚生子就再无负担。而现在,昏暗的楼梯,斑驳的外墙,无处不在唱着一首老去的歌谣。回民街里,吵闹的叫卖声,游客熙熙攘攘,扑面而来的美食香味,烟火气,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夏日的夜晚,烤肉,冰峰,大窑,麻辣烫,一切都能唤起我内心最快乐的音符。我最喜欢的是小木屋的口感,那味道就是夏天的甘甜。只要小木屋一到位,再加上那一口面,绝了。或许,这就是魂牵梦萦的所在。前段时间,新闻里说,冰峰估计走不出西安,就如北冰洋一样,那就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何必在意它是否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同?或许,有一些人,有一些事,只能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你若开心,他人是否鼓掌就不重要了。钟楼后面的街道,应该承载了老西安人的诸多故事。夏日炎炎,炙热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枝,照进路面,一切都是小时候的样子。骑车路过,耳边想起清脆的自行车铃,小孩子嬉笑着从我们身边跑过,将时间留在了身后。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夏天,很热,但很轻快。记得儿时的夏天,最盼望的就是爸爸妈妈下班,带回来大西瓜,晚上一起看“包青天”的时候,那是幸福,人世间最简单的幸福。我想,西安能给予我的,就是这种时光能倒流的感觉。

你去过傍晚夕阳下的城墙上吗?来西安,必须要去走一走的是城墙。而城墙最美的时候,是在夕阳西下,天空渐暗的那一刻。城墙上的灯笼都点亮,就如一条时空穿梭的指引,把现代与古老结合在了一起。我们无法想象,千年以前的这里是如何繁华,但当华灯初上,满眼望去,皆是历史的沉淀。晚风吹来,有点热,却也清爽,抚摸一下满是苍夷的砖石,凹凸的感觉,仿佛是一首只能用手去感知的无声之歌。我靠近这些千百年的砖石,风从耳边过,仿佛听见了往日的千军万马,嘶叫,马蹄声,兵士的呐喊声,那时的场面,我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去再现,或许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快乐,只能想象,而不能再次体验。一切皆是遗憾,一切又很自然。你问我,站在城墙上,在想什么?我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只想此时此刻,能放空自己,让灵魂跟着历史飘荡。2018年初,抖音里满是“西安人的歌”,当我真的在城墙之上看到了西安火车站,才明白,歌词里唱的是真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而城内是我们的生活,城外是一群人的希望。

西安给我最深的震撼不在于美食,也不在于风景,而在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心被深深触动,是在陕历博。一直很想去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直都很想去看看那些文物,前几次都没有预约上。这一次如愿以偿。陕历博的主体建筑跟其他城市的博物馆不一样,有点八卦布阵的意思。我很喜欢看风水,但却懂得不多。当我走进陕历博,我还是能感觉到这个布局一定有深意。陕历博分为好几个馆。许多人在参观的时候,都会因为最后一个壁画馆门票费用过高而放弃,但我很想说,这里才是能让你感知震撼的地方。当你看到从窖里出土的各式文物之时,唯有感叹古人的智慧,唯有感叹千百年的风霜并未改变丝毫,唯有感叹为何没有生活在那一个年代,古玩珍奇,应有尽有。兽首玛瑙杯,玉镯,各式各样的国宝,让人应接不暇。我无法一一去评价,只能感叹万物稀奇,万物珍贵。每一件珍品都有一个故事,我也在想,七八十年代的西安周边,会不会在走路之时都会发现一件文物?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确实让我震惊,感叹。我是一个对古文化特别喜欢的人。小时候,别人都喜欢灰姑娘,白雪公主,而我去喜欢将洋娃娃的头发梳成发髻,把妈妈的胸针或者耳环放在上面充当簪子。甚至我幻想自己也能拥有这些精美的首饰和服饰,今时今日,我看到这些珍品,心里是欢喜的,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我以为这是时光穿梭的感觉,但还为时太早。在大唐壁画展厅里,那才是真的时光隧道。小时候,我看过一本漫画,游素兰的“倾国怨伶”,大唐的广国公主拥有超能力而被皇帝视为不祥,后来招来杀身之祸,被贴身侍卫所救。走在这一幅幅壁画之间,这个故事一直浮现在我脑海里,时空的路上,你看到广国公主的身影与我们擦肩而过,她深深的叹息,仿佛在感叹皇宫如此之大,但却是她的枷锁,唯有他,给予了她生活的阳光和希望。黑暗之中,总会有光,照亮我们。“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我想,深宫不是我所羡慕的,太过于寂寞,太过于孤独,人最怕的是魂孤,灵魂没有共鸣,那就是最大的悲哀。任凭你花容月貌,若得不到皇帝的宠幸,红颜未老恩先断,等待你的,就是无尽的深渊。与其说陕历博展示的是文物珍品,不如说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生活的片段。当辛追夫人出土的时候,我们都艳羡当时的丞相利苍多宠爱她,在她死后陪葬了这么多稀奇珍宝,可谁又能想得到,古时的女人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她受宠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珍宝可以聊以慰藉。走在陕历博,我能想到许多许多,但心里的那一种别样的情绪一直都在,说不清,也道不明。是惋惜,还是在继续思索,我分不清。逛几个小时的博物馆,在我的人生经历里还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故宫博物馆,那时我还太小,我记不清,也很遗憾,后来再去北京,却无时间再去。或许这就是人生。当你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很容易再见的人,都会因为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变得复杂,再不能相见。对墓道里的壁画开始有所了解,是从一部电视剧开始的,我记得名字叫“墓道”。很平凡无奇的演员,很有吸引力的情节,讲述的是如何盗取一个个文物,如何一次又一次盗墓。壁画是无法整体运走的,但可以运用高超的技术将它平移,有一种技术叫拓,或许就是这样。我很喜欢考古,也很喜欢去研究,用一种心境去钻研一件物品,或者一段历史,是十分有趣的。在那个时刻,时间都是静止的。或许人最丰盈的时候,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你喜欢或坚持的,是否能让你的内心变得丰富多彩。我是舍不得从陕历博走出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一旦远离,我就又要回到现实中去。我特别想继续看看这些让人愉悦的物件,它承载的是厚重,是比兵马俑还让人深思的故事。陕历博的展出,是华夏几千年的演变,从西周到唐,落后到鼎盛,人类的起源到发展,通过一件件物品无声的演绎,太过于精彩。

再来西安,我不再流连于兵马俑或者华清池,我只想去感受一个城市的纯粹。有人说,旅行就是把别人呆腻的地方变成你自己的天堂。在西安人都跟我说成都好的时候,我却觉得这里才是我的心境。城墙内,市井烟火,城墙外,高新产业发展迅速,一座城市将历史与现代结合得如此融洽,或许只有西安。

我是一个对美食没有什么研究的人。我很少去为了美食而到处奔走,我也很少去精心烹制一道菜肴。但我却要说一说我对西安美食的看法。第一次来西安,匆匆忙忙,对羊肉泡馍的记忆只有那几片好吃的羊肉。我就对自己说,西安的美食不过如此。去年再去西安,我才发现,原来碳水化物是能让人开心的。羊肉泡馍依然提不起我的兴趣,但水盆羊肉却打开了我的味蕾。鲜美的汤,肥嫩的羊肉,软硬合适,再加上月牙馍,香喷喷的辣子,汤过口的那种平静,肉的香,汤的美,充满了我的想象。热汤能让人的胃变得温暖,不腻,这个味道与从小我吃的羊肉汤不一样,没有任何膻味,唯有清香。如果再加上一份烤肉,那完全就是天堂的感觉。我喜欢吃烧烤。成都的烧烤更多的是蔬菜,肉成为了配角。我记得初中那一会儿,我们家总会在周末的时候租上好看的电视剧碟片,再买一份烧烤,调上一碗藕粉,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而好吃的不是烧烤,而是那种氛围让人难以忘怀。西安的烧烤主角是肉,牛肉,羊肉,肉筋,以及肝,腰等。蔬菜极少,唯有土豆。分量不大,但却真的很香,炭烤过后再刷上酱,配上一瓶冰峰,或者一碗甜津津的八宝粥,这个夜晚就能成为永恒。肉很鲜嫩,融入口中,味道才会在口中爆开,与成都烧烤的干辣不一样。也就是这样的味道,让我对成都的美食做了一次回顾和总结。成都的美食在于味,而对食材本身过少讲究。但西安重在食材本身,因为肉很鲜嫩,所以味道倒成了其次。你先感受到了材料本身的美好,那么怎么吃都是美味。原汤才会有原食。对于一个长期不吃主食或者很少大量吃肉的人,到了西安,反而成了无肉不欢。我想,一定是食材本身吸引了我。我会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街道,去找寻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砂锅。不是砂锅米线,而是砂锅菜,加上丸子,带鱼,鹌鹑蛋,菜叶,豆皮,再配上辣子蘸碟,很清爽,也很入味。或许北方人的性格,在菜肴方面,没有太多的花招,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曾经我在重庆说的一句话,那时吃辣子鸡,盘子里全是辣椒,鸡肉需要去仔细挑,虽然美味,但却吃得有些辛苦。用我爸的话来说,在调料里找肉,吃了一盘花椒炒海椒。不得不说,老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总结到位。砂锅本身是很简单的菜,但能做到人人喜欢,很难。辣子本身存在香味,所以吸引我们一次又一次去品尝。炸过的牛肉丸子,很弹,很有嚼劲,我居然能拿这些当零食,太不可思议了。在西安,我们也爱吃面。爱烨裤带面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味道。面很有韧性,调料很简单,卤子里面有黄花,木耳,鸡蛋,蔬菜,如果在冬天,暖呼呼地吃上一碗,真的美得很。肉夹馍,糊辣汤,都是寻常美食,我们都很少再提起。北方的美食,几乎都是主食。我一直也在想,为什么吃了不胖?后来一看步数排行榜,我才发现,原来我每天的运动量都消耗了这些热量。“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或许就是如此,好吃,不在于味道,而在于心情与食材本身。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有个梦想。我想去看看白雪之下的大雁塔,可是,年末,疫情降至,这个梦想变成了痴想。我很想再去一次西安,到今年却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点。因为疫情,我们曾经以为一张车票的距离,却变成了千万里。我用笔写下了我对西安的感受,我担心时间久远,我会有所遗忘。遗忘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种感觉。下一次,我要去大唐芙蓉园,我要去大雁塔,还有许多许多大街小巷,可是,下次又是哪一次呢?

关于作者: 猫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