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秋到1992年冬,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敦煌甜水井附近一处名叫“悬泉置”的古代邮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发掘。从而揭开了汉王朝经丝绸之路东段传递律令、上报军情、接待国宾的秘密……
我即将前往的汉代悬泉置遗址,据说是—个更新了中国考古纪录之地。
从西宁到张掖,一路上除了草原就是雪山。草原上的草不高,不必风吹草低,就可看见牛羊遍地。雪山也不算高,但却连绵起伏,黑白之间,隐有青山点翠,让我这个江南人惊叹不已。再从由张掖到敦煌,渐渐地,绿色变得稀罕,映入眼帘的是无边的戈壁滩。“戈壁”在蒙语里是“难生草木的土地”,可想而知,茫茫四野,荒无人烟,只有天上闲云陪伴着大片的黑色小石子和零星的小草堆。唐代边塞诗人李颀诗中说的“野云万里无城郭”,大概就是我眼见的这种景象了。
策马奔驰传急报
悬泉置是河西要道上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机构。由驿骑骑马递送公文书信,是其主要职责。图为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魏晋肘期“邮驿图”画像砖(复制品),画面上,奔马疾驰,驿骑高举通关传符,以避免因关卡验符而减速。有人分析,文物原件上没有画出人物的嘴,寓意守口如瓶,既彰显了驿传保密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出中原王朝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和控制。
摄影/孙新强
随着省道一路向西颠簸,终于到达敦煌市和酒泉市安西县行政区交界的地方,指示牌显示,目的地据此一公里远。再走近些,一块大地标石就树立在戈壁当中,上面刻着“悬泉置遗址”几个大红字,后面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便是遗址的正中心。
四下无人,除了头顶的骄阳和身下的影子,周遭一片岑寂。这座被废弃的汉代驿站,只剩一个孤影。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它曾经多么辉煌,车马喧嚣、人声鼎沸,丝路上南来北往的宾客使者们在这里汇集,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如今却都沉睡在这片荒漠之下,杳渺无音。
官方驿站悬泉置
悬泉置始建于汉武帝在敦煌设郡之后。它在行政上受敦煌郡和效谷县两级政府领导,郡府负责监督管理重大事务,县府则侧重于供给后勤物资。作为朝廷设在河西走廊的官方驿站,悬泉置曾接待过诸多西域使团,其建筑规模和设施物资,是汉王朝综合国力的缩影,必然不是草率而为。上图为汉代悬泉置建筑的示意图。
绘画/连达
史上第—张书写纸
无音又岂止是今天。在汉代,史家对悬泉置便无只言片语,见于记载最早的文献是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和敦煌遗书。对很多人来说,“悬泉置”不仅陌生,读起来还有些拗口。
“泉”,指的是据此不远的一条山泉。泉水从高往下流,悬空入潭,故称“悬泉”。“置”是汉代邮驿系统的一个行政单位跟“亭”“邮”“驿”类似。汉代的邮、驿、亭、置有距离远近和功能简全的区别,一般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汉武帝时此地曾叫“悬泉亭”,昭帝时改为“悬泉置”,东汉叫“悬泉邮”,唐代时又改称“悬泉驿”。
诗人贾岛有一首五言诗,抒写的正是留宿悬泉驿时的心情:“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到了悬泉驿,就远离了长安。山上的烛火映照着贾岛的孤寂和离愁。诗人想举头望月,明月却又被云遮住了,于是便更加思念中原。
这种身处西域荒漠时的失意,到了宋代,竟成遥不可及的奢望。彼时边境内缩,中央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悬泉置故遭废弃。再之后,陆上丝路逐渐被取代,明清两朝也就不在此处设置邮驿。清朝管这里叫“贰师泉”,传说是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夺天马回朝路过此地时偶然发现,故有此称。当时,这里已不具备行政和军事上的功能。
当人们再次注意到这里时,已经是1987年的8月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敦煌市博物馆普查队在一片被称为“吊吊水”的无人区里发现了它,但却没人能说清楚它的身世和过往。不久此地遭盗,考古部门遂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1990-1992年,挖掘整理工作持续三载,出土文物7万件,其中汉简3.5万枚,有文字的2.3万枚,一时震惊世界。从皇帝的诏书律令、使节往来、周边关系,到驿站工作档案、人畜食材消耗情况,皆被一一记录在案。此外,还有铁器、陶器、木器、竹器,草编、皮草和毛麻织品及文房用具,等等,堪称丝绸之路和汉代邮驿系统的重大发现。
带字的邮件封匣
悬泉置遗址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遗址内发现了35000余枚简牍,带字的有23000余枚,数量惊人。上图为其中—枚汉代封检,墨书“悬泉置”三字。封检即邮件封匣,是简牍的一种。出土于悬泉置遗址的封检,大都是使用过的拆封件,有的有文字,书写地名、人名,等等。
遗址中还出土了9张带文字的汉纸,这将中国书写用纸的历史大大提前。其中三件属西汉武、昭帝时期,正面分别用隶书写着“付子”“薰力”“细辛”的字样。专家根据纸张形状和折叠痕迹判断,这些全世界最早的带有文字的纸,是用来包裹药材的,比东汉蔡伦改造的书写纸早了—个世纪。
在一处倒塌的墙壁上,发现了中国第一套实证的官方“生态环境保护法”。那是一篇手抄文书,行文101行,题为《使者和中(仲)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由太皇太后颁布的诏令。内容讲的是人们要按照四时节令劳作生息,比如春天不能捕鱼打猎,夏天不许砍伐树木,秋天禁止开采矿石,冬天严禁挖地搞土木工程。现如今的“休渔期”“封山育林”都可视为其历史的传承。
中国考古史上
前所未见的墙壁题记
这是在坞院东北角办公区墙壁上发现的题记,原本因倒塌而成碎块,考古学家用牛粪和泥的办法实现了粘合复原。题记内容是朝廷派使者和中(仲)督察《四时月令诏条》的下达执行情况。所谓“四时月令”,记录的是一年四季生产、生活中人们需要注意的禁忌和事项。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大权在握的王莽从“四时月令”中选出最重要的内容,列为五十条,以太皇太后的名义颁告全国。作为西汉行政体系中的边疆基层组织,悬泉置把四时月令书写在办公室墙上,可见即便在王莽篡权的乱世,朝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还是很大的。
一条奇迹之泉
悬泉置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戈壁滩上,南依火焰山,多风少雨,夏热冬寒。图1可见其周边地形。遗址东南侧的山腰上有悬空入潭的悬泉(图2),悬泉置由此得名。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载,公元前103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还师途中路经此地,士众口渴,举刀刺山,竟有飞泉涌出。此泉仿佛通灵,车马多时出水多,少时则出水少,可谓戈壁滩上的生命之泉。
摄影/李文博
唯一被发掘的丝路驿站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来公布的发掘简报上,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悬泉置遗址)出土简牍……其材质的使用与文书的性质、内容、级别有密切关系。如油松和红松,质细而平,且不易变形,多用于级别较高的各种官府文书、诏书、律令、科品、重要簿籍的书写。白杨、柽(cheng)柳,质粗而易变形,多用于一般文书的抄写。”其中一枚官府文书甚至记录了一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沙尘暴。发掘领队何双全回忆,这枚文书详细写到,官府派某人去执行公务,配一车一马,不久此人回来禀报说,他在路过敦煌时突然遭遇风沙,车子被刮坏,马也受惊跑丢,他受了伤,只好徒步而返。
悬泉置地层中黄沙与砂砾相叠的状况,从侧面印证了这条记载。最近的一层黄沙,在地面以下约0.8米处,接下来1.2米、1.4米都发现了厚达1厘米左右的黄沙层。专家推测,在汉代,大约每隔5年,此地就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沙尘暴。虽然当时人们尚不知有这个名词,但悬泉置的发现证明,两千年来敦煌一带的气候并没有太大变化。
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下设置邮驿,汉朝的考虑是非常现实的。史载,自汉武帝挫败匈奴后,匈奴对西域的控制逐渐衰弱,西域各国认为很有必要去见见伟大的汉王朝,并与之建立外交。通往长安的路途遥远,人烟稀少,又缺乏食物补给,作为天朝上国,西汉想到了这些摆在邻邦面前的实际困难,于是,河西地区诸多驿站由此诞生。
《后汉书·西域传》提到了这一史实:“列邮置于要害之路”,要害,说的是东西交通必经之地,但究竟路上设了哪些“邮置”,具体又如何排布,史书却语焉不详。悬泉置的发现,让汉代邮驿系统的面貌清晰了起来。出土汉简显示,从长安到敦煌,大汉官方共设置了80来个驿站,仅敦煌郡境内,东起渊泉,西至敦煌,就有渊泉、冥安、广至、鱼离、悬泉、遮要、敦煌七个置,其中鱼离、悬泉和遮要三置远离县府,悬泉置更是立于不毛之地。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供丝路上往来的使者们歇脚和补充物资。
悬泉置是丝绸之路上迄今唯一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驿站遗址,我们无从得知其他驿站的详细地点,但可以确定的是,这80余座驿站,就星散在从长安到敦煌的一千七百多公里路上,相当于每二三十公里就有一个免费食宿的地方,可见设置者的体贴。
长路漫漫,每当西域使团人困马乏,前方就有他们期待已久的停泊之处,吃喝住,所有需求一应俱全,无需抵达京师长安,大汉的天威和国力就已深入西域人心。可以说,驿站的设置和设备体现的是—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汉代的悬泉置长什么样?
因累年风蚀,悬泉置遗址表面高低不平。考古发掘时发现的建筑遗迹,多为东汉中晚期所建。坞院北墙和东墙下有12间房舍,多是套间,面积较大,可能系办公用房。东门外南侧有一组五间建筑,发掘时仅有两间保存较好,估计为门卫戍守住所,即汉简中记载的“非常屋”。遗址内发现的7万余件文物,主要是小而残损的生产、生活用具,完整的大件器物非常少。上图是遗址回填后的航拍图,通过文物部门用砖块拼接的线条,可看至到悬泉置遗址的大体布局。
摄影/吴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