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带你走进“躲藏”在防空洞里的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地震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专业地震博物馆,创建于1988年,1989年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甘肃,故甘肃属于地震多发区。
兰州地震博物馆占地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展厅建在兰州安宁区400米长的大型人防山洞里,面积2500余平方米,具有独特的展馆风格。除了人防山洞为展馆,博物馆选择建在这里还因为这里有一条古地震断裂带遗址,断层面清晰可见,十分壮观。旁立有碑亭。
展馆内设地震知识壁画、甘肃地震、国外地震、文物史料、“5.12”汶川地震、勇闯无人区、抗震设防、地震仪器等分馆。博物馆馆藏400余件珍贵实物资料。
地震知识壁画
我国第一张烈度区划原始图
我国第一块地震破坏程度分布图石碑
1991年根据(清)那彦宝绘制的清嘉庆二十年九月20日(1815.10.23)子时山西平陆县6.5级地震灾情形图的刻碑。
海源大地震。民国九年(1920)12月16日,甘肃固原、海原(今宁夏固原、海原)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余震维持三年时间。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
海原大地震断层出现的一万年前的地震生成物—碳化断层泥(珍稀品)。
因海原大地震而制造的全国唯一的地震货币。
地震仪器分馆陈列室展出了建国以来到现在已经退役和正在使用的地震仪器。这些仪器为地质科学研究和监测预报工作提供了有效数据,对一些重大地震工作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在使用的DSQ水管倾斜仪。该仪器须安装在深山洞中,一般按东西、北南方向布置。观测精度达10-8—10-9,能清晰地记录到地球固体潮汐的变化,观测资料主要用于地震预测的趋势判定和短临跟踪,可服务于监测地壳的长期缓慢倾斜变化和从事固体潮汐水平分量的研究。
地震博物馆塑有张衡像。张衡(78—139年)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后汉书》中记载,自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26次大的地震。张衡研究制作出了候风地动仪(公元132年)。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那一天京都洛阳一点迹象也没,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数天后有快骑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今兰州)、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张衡地动仪第一个测出了地震。张衡地动仪已无人知晓,现在都是根据文献复制的。
更多内容关注同名“一个虫虫的旅行”的微信公众号和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