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园出土最多的是建筑材料和饰件,其中屋脊建筑饰件堪称西夏建筑遗存的珍品,包括迦陵频伽、鸱吻、套兽、摩羯、海狮等,种类有琉璃、红陶、灰陶等,线条刻画或精细入微,或简洁粗犷,形象生动威猛,是西夏建筑构件中匠心独运的重彩之笔,展现出这里曾有的辉煌。
陵园出土的各类建筑构件,砖瓦亦占多数,质地有灰陶、陶胎绿釉,并以灰陶居多。出土的砖类有长方砖、梯形砖、方砖、琉璃方砖等,长方砖和梯形砖主要用于包砌夯土墩台、建筑台基的砖壁,方砖用于建筑台基铺墁地面。瓦类有板瓦、筒瓦、瓦当、滴水,质地以灰陶居多,绿釉陶次之,红陶较少。瓦当中兽面纹瓦当占多数,另有花卉纹瓦当、联珠纹瓦当等,滴水还有兽面纹、石榴纹、菊纹等。纵观西夏建材风格,折射出西夏民族勇猛、彪悍、善于借鉴的民族本色及多民族文化与佛教文化交融的发展史。
独具特色的陶瓷器
陶瓷器除各陵墓发现少部以外,主要集中于陵邑一宗庙建筑遗址,全部为生活用品。三号陵出土瓷器有白釉碗,瓷胎较粗,还有褐釉碗、青釉罐、白釉敞口碗、褐釉八棱双耳罐及褐釉题刻花大罐等,多以残件为主。六号陵出土瓷器白瓷占多半,有的有冰裂纹,出产于 贺兰山 插旗沟窑的可能性较大。北端建筑遗址出土陶瓷器有一些白釉瓷质板瓦和酱釉槽心瓦,与 灵武 窑所出形制相同。出土瓷器半数以上为白瓷,其次为青瓷,并有少量酱釉、黑釉、灰釉瓷。
内容丰富的残碑
西夏陵区出土各类文物标本也以残碑数量大、内容丰富、文物价值高和文献价值高而备受关注。3号陵出土残碑均为西夏文,5号陵出土有西夏文、汉文残碑,6号陵出土有西夏文、汉文残碑,7号陵出土有西夏文、汉文残碑,并有西夏文篆书残碑额,篆体残碑笔画曲屈婉转,线条圆润流畅,少数陪葬墓亦有残碑出现。西夏残碑碑刻文字镌刻工整,布局合理,风格多样,反映出西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碑刻的雕制和纹饰的变化留下了各族文化交流的痕迹,也反映了西夏文化发展的脉络;碑刻内容丰富,涉及西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其中以皇室成员的庙号、谥号、名讳最为频繁,帝王、皇室成员尊号在残碑中所保存的信息为我们确定陵主,了解西夏帝王生平事迹,提供依据。西夏陵出土残碑以少数民族文字西夏文碑刻数量众多为国内仅有,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碑刻内容,又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
西夏时期的金属冶炼工艺是相当先进的,安西 榆林 窟西夏壁画中的一幅《锻铁图》,再现了西夏铸造的劳动场面。陪葬墓M177发掘的鎏金铜牛,牛屈驶而卧,体态健壮,造型逼真,铜牛中空,外表通体婆金。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姿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反映出西夏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陵园出土铜铁器有铁凿、铜碟,透雕花饰,呈薄铜片状,采用透雕手法,雕饰缠枝牡丹花纹;还有铜帽钉、铜泡钉、铜铎等。出土金银器包括金带饰、鎏金银饰、金簪和金鞍饰等。嵌绿松石鎏金银饰,椭圆菊花状,极薄,花蕊部分镶嵌一颗绿松石,不仅造型别致,鎏金、抛光、镶嵌技术也相当成熟。
西夏陵区内出土的建筑构件,精美硕大的琉璃鸱吻,造型奇特的屋脊兽、妙音鸟,光亮精致的筒瓦和滴水等,正是吸收中原传统建筑和信奉佛教的体现;而题材丰富的石雕、石刻则透视出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的西夏所特有的审美观和艺术表现力,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独特的西夏文字在残碑中得以生动体现,不仅是西夏书法酣畅淋漓的表现,亦是解读西夏文字的真实资料;金属器、陶瓷器虽在出土较少,但从另一侧面真实展现西夏铸造业及手工业的发展与变革。相信西夏陵这一西夏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会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展示更为丰富精美的西夏文物。
到 宁夏 游玩可以选择当地专业旅游交通 宁夏 旅游景区直通车,工作人员都穿黄色的小马甲,一个个小黄人热情好客,乘车点有两个 新城 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老城的新月广场,附近住宿方便,有很都酒店,交通便利。距离民航大巴也不远,无论是坐火车还是飞机都很方便。景区直通车开通了市区到 沙湖 、黄沙古渡、水洞沟、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 贺兰山 岩画、 沙坡头 等 银川 周边景区点的线路,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