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西北很早就在我的出行计划里,只是因为晕车的缘故,一直未能成行。2021年的9月,被疫情隔离了大半年之后,我终于背起背包,踏入了这片神往已久的土地。某程的产品描述这一次是很靠谱的,大巴的确很舒服,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并没有感觉到很颠簸,摇晃的程度尚在自己忍受限度以内,加上一个可以随时打开的车窗,对于我这样一个晕车的旅行者来说,已经是十分完美了。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始,整个行程也变得温馨而惬意起来。
一、前哨
西安
正是开始团体游之前,我一个人逛了一趟西安,算是西北游的前哨战。因为时间只有两天,所以,我只是逛了一个走马观花。当年孟郊不惑之年中举,紧赶慢赶,一日看尽了长安花,比起他来,我还算不得匆匆。
我向来对新鲜的东西不太感兴趣,包括修了棱角的仿古,所以华清池、大唐芙蓉园等并不在我的计划里,来到西安,我最大的兴趣在古城墙和兵马俑。饶是如此,我还是错过了大雁塔、小雁塔、碑林等等,没办法,三百年盛唐,一双眼、两条腿,以及四十八个小时,怎么样也是不够用的。
因为临近客栈,我首先去看了钟楼和鼓楼。买了门票,走上去兜了一圈,请旁边的游人照了几张到此一游照,真真的走马观花。我努力地在某一个地方驻足,认真地看那些雕梁画栋上写的或远或近的字、词、对联,假装自己真的很懂,然而一下楼,一切仍然不记得了。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记得起的只是鼓楼上的一面面大鼓,上面依次写着二十四节气,再就是站在钟楼上朝一个方向望去,感叹西安的街道好笔直。
书到用时方恨少,和这些古迹打照面时,自己的浅薄无知一下子暴露无遗。
古城墙倒是花了一些时间。
从钟楼下来,扫一辆单车一路向南,自南门永宁门上了城墙。上去以后,租了一辆单车,撒欢儿一样在上面骑行。天气很好,九月的阳光还是有些温度的,直直地照在人身上,不过也许是因为有风,加上心情舒畅,所以并不觉得太热。我喜欢骑行的感觉,不紧不慢,城墙的地面并不平坦,一颠一簸,其实是有些硌屁股的,但想想自己这是在长安,是在盛世大唐的土地上,一切便都可以忍受了。
骑行到西北角,看到广仁寺外墙边,一对情侣在拍婚纱照。绿树掩映的藏传佛寺肃穆庄严,一身红衣的情侣明亮欢快,相互映照,对比鲜明,透过手机镜头望过去,你会发现古朴和时尚竟能冲撞得如此和谐而美丽。
其实,今天的我们在城墙上看这座城市,是找不出太多古色古韵的,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车如流水的柏油路、五色斑斓样式各异的广告牌,每一样都在提醒着我们这里已不是当年的盛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曾经的长安受万国敬仰,今天的西安一样受人瞩目,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妙趣,每一个来此的人都会有所收获,而这,已经足够。
在北门安远门准备下城墙,看到那里有一座古长安复原模型,一个老者在免费给游人讲解。老者说,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城墙,其实没有一块砖是隋唐时期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明代重修的,至于其他的,都是我们现代人的复原。听到这个,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第二天留给了兵马俑。骊山脚下,一尊尊陶俑静静地站在那里,几千年来一动不动,我们到达那里时,他们一如既往一言不发,面相如旧。讲解员不紧不慢地介绍着这一段历史,几千年前的风云变幻、悲欢离合,在他的口中是如此的轻描淡写,就像每一尊陶俑的表情,安静而自在。三秦大地上,曾经有过卷起层层黄土的金戈铁马,有过一眼碧绿的万顷良田,也有过妻离子散的颠沛流离,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被时间深深掩埋,留给今天来到这里的我们的,只有一种近似猜测的回忆。
兵马俑一部分已经出土,另一部分仍然长埋在地下。看着那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陶俑,我忽然想,他们到底是希望被人挖掘出来看看新世界,还是并不想被人打扰而长眠于大秦的土地呢?如果他们会说话,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刹,他们会不会一片茫然:我在哪儿?周围都是谁?他们想干啥?这些个看惯了秦时明月的陕西人,妥妥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消说唐宋元明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