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来到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风夹沙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姊妹,是敦煌之行不可错过的景点。
2013年7月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门票120元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地处敦煌城南五公里处,千百年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敦煌民俗馆
进入景区,先是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建于1988年,古堡式建筑结构,汇集了敦煌民间宅院风格,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敦煌民间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
鸣沙山,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敦煌古称沙州即源于此。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其山由积沙而成。鸣沙山东西长4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最高处为后山的西南峰,海拔1715米,前山主峰1240米。
鸣沙山的神奇之还处在于白天游人登山下滑,将大量的流沙从山顶滑下来,一夜之间,这些沙粒又凭借风力重新回到山顶,恢复原来的形状。古文献中也有“经宿吹风,辄复如初”的记载。
夏季的沙漠昼夜温差大,白天沙漠温度很高,穿薄、短的鞋子容易被烫或者鞋子灌沙,可以租沙漠靴穿。
爬沙山并非易事。沙易下滑,爬起来费力。如果沿阶梯爬,会容易些。但这么高的沙山,你会不会恐高呢?
站在沙山顶,可以眺望远处的绿洲和敦煌城,俯瞰鸣沙山下的两处绿地。
两处绿地一个是月牙泉,一个是铁背鱼公园。
铁背鱼池是人工建造,建于1986年,南北长243米,东西宽67米。从高处俯瞰形成月牙泉三宝之一的铁背鱼的形状,故称铁背鱼池。
沙漠中的生命
铁背鱼公园
公园内这棵旱柳栽植于1971年,经历了“死后复生”,同根系又生长出两株紧紧依偎在一起的两只,人们称之为夫妻柳。
铁背鱼池
铁背鱼池旁有药王庙遗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
月牙泉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汉代时称之为沙井,唐代时称为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泉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内产有珍稀的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据说有医治百病、延年益寿、催生壮阳的功效。因此当地百姓有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子“三件宝”的说法。
月牙泉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虽地处大漠戈壁,四周被沙山环绕,流沙与泉水之间仅隔数十米,但千百年来虽有烈风劲吹,沙尘飞扬,泉水从来没有被流沙掩埋,也始终没有被蒸发干涸,令人匪夷所思。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耸的沙山,从而形成了环形山洼,当风进入泉区后会行成上升旋风,把泉四周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因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月牙泉“绵历千古,沙不填之”的神奇。
至于月牙泉的成因,经地质专家实地勘察研究后认为,月牙泉处于敦煌地区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通过党河补给的地下水径流为其提供水源,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因素。
这株栽植于1892年的月泉古柳(旱柳),至今120多年历史,是鸣沙山月牙泉变迁的唯一历史见证者。
陪伴月牙泉的还有月泉阁。
景区内有栈道,你也可以“穿越”沙漠。片子上你看到人不多,是因为刚好下午,沙漠很热。一到傍晚大批的游人就来了。骑骆驼的、滑沙的,还有的人在景区扎帐篷,望星空。
“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等着你,来吧。
更多内容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和各自媒体“一下虫虫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