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远看不象,近看就是——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远看不象,近看就是——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远看不象,近看就是——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无论古今遗迹和现代游乐都不乏去处。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中国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可以说游者寥寥,显得很安静。

2013年8月 西安北院门西安清真大寺门票25元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经唐、宋、元、明至清,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各地几乎都保存有历代修建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寺便是著名伊斯兰教寺院之一。但是这里看不到阿拉伯清真寺所固有的宝石蓝圆屋顶、塔楼等标志,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传统的木构楼阁式建筑,它以中国式伊斯兰寺院的“另类”风格在中国清真寺中独树一帜。步入其中,细部及装饰方面又融合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是迄今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也是中国唯的一座园林式的清真寺。

大寺位于西安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回民街)化觉巷内,俗称“大寺”或“东大寺”,为西安市内规模最大,闻名中外的伊斯兰教寺院。化觉巷是回族先民的聚居区,取取感化、感悟之意。其巷史可上溯至唐代。回族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他们的居住区都是以清真寺为中心,“环寺而居”,西安便有“七寺十三坊”穆斯林建筑群。




据寺内碑文记载,大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 (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多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建筑。《敕谕碑》载: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奉旨宣谕修建西安礼拜寺,寺中有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敕赐重修清真寺碑》、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敕修清真寺碑》等。为西安市内规模最大,闻名中外的伊斯兰教寺院。


大寺呈东西长250米,南北宽50米的长方形。五进院落,每进均为四合院模式,庭院布置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墙垣砖砌,有木质牌楼、石质牌楼、敕修殿、月碑、省心楼、水房、凤凰亭、望月台等建筑,是将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结合的典范。




大寺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的起点。照壁主墙面装饰有三个菱形砖雕,分别为菊花、莲花和牡丹。

(照壁)

第一进院中木牌楼始建于17世纪初,是级别很高的五间楼。

第二进院中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刻有“天监在兹”的石牌坊,四柱三间,周绕以石栏杆。天监在兹原自《诗经.敬之》,意为圣灵在天上监视着我们的一切。牌坊的西踏道南北两侧竖冲天雕龙碑两座: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背阴刻有宋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一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3年)立的 “敕修清真寺碑”,背阴刻明董其昌书“敕赐礼拜寺”。




第三进院中心是“省心楼”,即呼唤穆斯林做礼拜的礼拜楼。因阿拉伯式宣礼塔(礼拜楼)很高,此楼为三层八角中国式建筑较低,呼唤者无需上高楼,故以“省心”命名。旁侧亭内有中国式的阿拉伯文“月碑”,记述伊斯兰教历的推算方法。另有慈禧太后亲题的“派衍天方”牌匾。

(省心楼在维修)



第四进院门口为三座砖雕门,迎面是“一真亭”,是集牌楼和亭阁于一体的独特建筑。中央主亭六角飞檐,双翼三角形似牌楼,檐角高翘,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俗称“凤凰亭”。

“一真亭”后有海棠形鱼池两个,碧水清波,鱼翔浅底。池畔各有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穿过鱼池中间围有石栏杆的甬道,往西为大月台,三面围以石栏杆。

第五进院宽大的月台上,大殿坐落在正端。面阔七间,进深九间,可容纳千余人同时作礼拜。内有隋唐时的长明灯,被称为“吉星高照”,门楣正中挂有“临下有赫”匾额。



寺内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中规中距,排列十分整齐。院落内的厅台楼阁隐隐约约的掩映在繁茂的树木花草之中,环境非常幽静。环绕四周几乎无处不在的美轮美奂的砖雕影壁融合了伊斯兰教装饰艺术。院内南、北两侧厢房陈列着明清家具,书法真迹等。

更多内容可以看我的同名“一个虫虫的旅行”其他自媒体:百家号/搜狐号/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趣头条/大鱼号......

关于作者: 一个虫虫的旅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