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在文学层面上,玉门关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初唐盛唐时期,边塞诗开始走向繁荣,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要素材。
唐代文人多投笔从戎,通过求取军功来入仕。在亲身经历军中将士的生活,亲眼见到与中原、江南所不同的塞外风光后,他们难免豪气干云,心中的激荡之情,非长歌一曲不能抒发。玉门关则以其无法取代的军事作用和地理位置成为了边塞的象征。
玉门关为历代边塞诗人所关注,也与典故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诗歌讲究运用典故,用典之后,作品会更加
形象、含蓄、典雅,甚至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深层的感悟。
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中记载,班超虽然出生于史家,却少有大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多次出塞,平定西域,威震诸国,被封为定远侯,以军事家、外交家的身份永载史册。班超前后在塞外三十余年,一生将精力都投入到平定西域中。落叶归根,游子思家,古稀之年他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人生的最后一封奏折:“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臣老病衰困,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
帝国的都城里,汉和帝看到这封奏折,大恸,征召班超回京。102年,回到洛阳后一个月,班超便与世长辞,享年71岁。于是,“玉关老人”就用来借指久戍思归之情,玉门关也因此拥有了故乡与边塞、安定与漂泊界线的含义。
李广利:闻道玉门犹被遮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中,还记载着另外一个典故,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出玉门伐大宛,不果,退兵敦煌,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怒,使使遮玉门曰:“ 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
这个故事,让玉门关在中国文化中又多了一层成与败、生与死的界线,给玉门关增添了一层悲壮、苍凉的味道。
在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下,吟咏或赞叹玉门关就成了边塞诗的主要内容。虽然许多诗人可能并未真正到过玉门关,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描写玉门关来抒发自己对边塞的情感。
经过悠悠历史的沉淀,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玉门关已经从最初汉武帝设立在中国西北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
曾经雄踞西北的古关隘,随着时间推移,悄无声息地驻立在戈壁的风沙里,但是它却随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喜怒哀乐永远地留在了中华文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