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碑
在西安碑林第三展室的角落里,陈列着一方螭首龟趺,高378厘米,宽140厘米,厚30厘米的碑石——《大观圣作碑》。它是此展室众多名家碑刻中最为高大的一方,虽然文字多已漫漶,内容难辨,却依然吸引了众多游客,因为它的作者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艺术家——宋徽宗赵佶。
大观圣作碑
《大观圣作碑》刻立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此碑额题“大观圣作之碑”,3行,行2字,楷书。碑文28行,满行71字,楷书。宋徽宗赵佶撰并书,李时雍摹写,蔡京题额。原藏于陕西乾县,1962 年入藏西安碑林。碑文内容为大观元年(1107年)所颁布的诏书,记载当时设立八行取士科及三舍之制的重德行、轻辞艺的科举新法,极具文献史料价值。所谓八行,即孝、悌、睦、姻、任、恤、忠、和。此八行又按照上、中、下分为三舍,作为升降和授官的依据。八行皆备,即可入太学学习。同时又规定“八刑”,对太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不遵守者则要被惩处,从暂停入学到取消资格不等。此碑的撰、写、题额、摹写,积聚了身为皇帝、宰相、名臣的三位书界名人。当然,更具价值的是,该碑文字体为宋徽宗赵佶自创的“瘦金体”。《大观圣作碑》是宋徽宗瘦金书代表作之一,是后人研究学习瘦金体的典范,因此该碑具有历史和艺术的双重价值。
诏书既成,遂勒石刊行天下,“立于宫学,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至今在河北、山东、陕西尚存《大观圣作碑》数方,只是碑石规格有所不同。赵佶初学薛稷、薛曜,后学黄庭坚。其书法引入工笔画的勾线技法,笔势劲逸,峻瘦挺拔,铁划银钩。笔画虽无宽窄之分,却富于舒放变化。通篇气韵如流水,风流儒雅,挺拔脱俗。古人评之曰:“乍看不得佳,结法亦时时露疏稚,而天骨遒美,逸趣蔼然,于细玩得之,信不在李重光下也。”应该承认,瘦金体上石是有局限性的。纤细的笔画使它缺乏那种威严、堂皇之感。而且,线丝如缕的笔画在纸帛上细看,其提按动作清晰可见,而刻在石碑上远观,效果就不强烈了。看碑是看其气格而非可以求其细部,瘦金书在这方面显然是很困难的。但作为宋代碑书中一种特殊的例子,它还是很有价值的。
大观圣作碑
摹写者李时雍,字致尧,成都人,其祖父与父亲皆以书法闻名于世。他以门荫入仕,官至承议郎、殿中丞,喜作诗,书画皆有大成,尤善画墨竹,曾作《渭川晚晴图》等,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大家齐名,甚至黄庭坚曾求书于他。北宋崇宁年间,他曾为尚书郎冯澥写过上殿札子,宋徽宗见其书法,甚为欣赏,遂御批他为书学博士。当时士大夫碑记多出于李氏父子之手。其书法被评为“结字妩媚,虽乏遒劲,然亦自成一家”。当世以及后世模仿瘦金体者众多,但大多难得其精髓,而李时雍所摹写的御笔书法,却神形兼备,惟妙惟肖。
大观圣作碑
题额者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先后四次拜相,官至太师,著名的奸相,北宋亡国的有力推手。他虽然身后骂名滚滚,但书法成就却相当高。“苏黄米蔡”书法四大家,一说“蔡”即蔡京,而非蔡襄。《铁围山丛谈》载,蔡京曾问米芾:“今能书者有几?”米芾认为:“自晩唐柳,近时公家兄弟是也。”可见其书法地位之高。《大观圣作碑》之题额,书法体态健丽,笔意精细,笔画错落呼应,气韵贯通,实为上乘之作。
此碑诏行天下,原本是为了向天下士子树立榜样,为国家选取贤才,然而此后北宋的国祚,在艺术家皇帝赵佶和蔡京等奸臣的肆意挥霍之下,不足二十年就耗尽了。由此可见,掌握着国家命运的权力阶层,才是最需要德行与才干的群体。
原载于《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 西北大学出版社
END
来源:碑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