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对敦煌心驰神往已久。
“敦煌”这个词在课本里可没少出现过,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是闻名中外丝绸之路的咽喉。敦煌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
敦煌存在于课本的时候,仅仅是“河西走廊”轻松一带而过,并没有过多介绍。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千年敦煌,来往的驼队、商旅、将士,都不曾为人们驻足,而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接收到一些敦煌独具特色的文明。
带着对敦煌的热爱,趁着暑假,处理完琐事,我在敦煌小住了七日。体会了大漠的广袤,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次次让我感怀,回来后,趁着记忆还鲜活,把我在敦煌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
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
小住七日,除了去莫高窟和西千佛洞,其余多半时间都在月牙泉小镇体会敦煌风土人情。又因为月牙泉小镇紧挨着鸣沙山景区,所以,七日里有三日都在对话鸣沙山的沙子。
莫高窟和西千佛洞主要是看壁画的,进到石窟都是一抹黑,导游会拿着个微光手电筒照着壁画讲解。在洞窟里是不让拍照,而且每天都限流。现在去莫高窟的人逐年增多,要参观得提前预约,暑期旺季提前一个月都不一定约得到。莫高窟很震撼,亲临现场看壁画和在画册或电脑里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去现场看,绝对值得。
《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
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15米。顾名思义,沙山全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流动时会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
这个季节的鸣沙山,远眺像一幅艺术品,却不局限于同一景色,一道道的沙峰,每一天都以不同的姿态向我示好。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鸣沙山不高,但山势陡峭,细细绵绵的沙子,仿佛有吸力大法,置身沙海中的人是渺小的,无论爬山时留下多少脚印,第二天都会了无痕迹。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只有亲眼看到月牙泉,才能体会那心中的震撼,尤其在山上俯瞰月牙泉时,确实是“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
大音希声,大爱无疆
月牙泉小镇依傍着鸣沙山,从景区里出来,走路几分钟就到了。说是一个商业小镇,但我更愿意把它称为活过来的千年敦煌。那些被历史长河的风沙所掩埋的敦煌印迹,在这里如雨后春笋般掘土而出。这一切让我很感动,敦煌的文明在延续了。我甚至有好几次恍惚,在这里,依然是千年前的敦煌,而我是往来于风沙中的一位教书人,每日与小镇上的孩童嬉戏,教他们读书识历史,教他们成人。
小镇的入口,就是一幅壁画墙。人物造型精致,色彩运用得当。
知识点来了,考试要考的:敦煌飞天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如果对于佛教等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看一看,高中的课本上也讲到了这部分知识。)
进了客栈才了解到,这一墙长16米、高4.2的壁画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千年敦煌专项基金,和西安美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一次合作,邀请了优秀的听障艺术生进行研学活动所创作。他们来到敦煌月牙泉小镇研学,通过参观莫高窟后,对敦煌壁画加以研究和创新,共同绘制了这幅巨型壁画。整幅壁画灵感源于佛教“梵音”,又作梵声,指佛的声音,具有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五种清净相。听障学生在无声的世界里用心聆听清净庄严梵音,契合大音希声境界,以心感悟,借鉴了莫高窟112窟的中唐经典壁画——观无量寿经变下部乐舞反弹琵琶,创作该作品。表达诸佛菩萨说清净微妙之音,令闻者喜悦,故取名为“梵韵”。
我很想感谢这帮孩子,感谢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给予这些艺术“特种兵”们一次展现艺术才华的机会。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敦煌壁画的美丽,也让这些特殊的艺术群体可以用他们擅长的方式为守护敦煌文化奉献自己的价值。我曾经教过的学生里,也不乏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如果他们也能画出这样的作品,我想这是对他们艺术才华最好的证明。
这座古老的丝路重镇,仿佛是被人遗忘的大漠边城,进了小镇里,就等于进入了一个微缩的敦煌。所以,在住了一天之后,我决定剩余的几天全住这里了,这一周,我很满意。
我所住的客栈,是小镇内的沙泉阁客栈。虽然我喜欢历史,但不代表我喜欢按部就班,其实我来敦煌一点功课都没有做,我只想跟着感觉走。1600多年前的敦煌,没有手机,更没有Wifi,只有裹着风沙前行的骆驼和商队,千年后的今天,什么都很便利,我为何不可以像古人一样,豪迈一点,带着未知探寻敦煌呢?所以走进月牙泉小镇是因为去鸣沙山途中偶然相逢,而入住沙泉阁,也仅仅是因为我觉得店的招牌好看。没想到,入住之后,竟也没有让我失望,价格便宜,内饰干净有特色,老板笑容可掬。
据沙泉阁老板介绍,每间房屋都有不同的壁画主题,在美的环境下居住,可以净化心灵。让我更意外的是他们的家具采用纯木,这一点我是很满意的,纯木容易让人沉静平和,我的家居也大多是纯木,虽然是在旅游,却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一点家的感觉。
万千美食,独爱驼肉珍馐
敦煌文化里,饮食也是独树一帜。
所以,觅食也是我此行的重要任务。
中国人是最喜欢吃的民族,无论是的哪片疆域,对吃的研究是最为精细的,而对于吃这件事,也非常神圣。
在1600多年前,敦煌,或者说甘肃人吃什么呢?
在来之前,我读过关于敦煌的一些文章,知道了在古时,敦煌人会吃骆驼。隋炀帝时期,驼峰、驼蹄在河西这一带非常流行,到了唐代,商路更为通畅,在长安城吃骆驼肉已经成为易事,驼峰更是一道难得的珍馐美味。
即使在敦煌,骆驼肉平时也很难吃到的,为了满足旅客,骆驼的驼行任务很重,本来可供吃食的骆驼就少,能做得好吃的厨师就更少了,不过在月牙泉小镇正好有一家——大宛骆驼肉,做的骆驼肉很是鲜美可口。
这家店骆驼肉的做法很多,红烧驼肉,卤骆驼肉,秘制驼肉条,驼肉抓饭等等。
我个人更偏爱驼肉抓饭,很正宗的西域做法,非常地道,驼肉的香和着汁水完全浸入米饭当中,口感十分优秀。
驼蹄、驼峰虽为流行食品,是古代入列“八珍”的珍馐,但从其流行范围可见其终只属于皇宗贵族之列。到了今天,大家才可以尽情享用骆驼的美味。
除了驼峰,古代还喜欢“羊背子”这代表宴会的最高规格。羊背子即羊的背部。”不得不说,在古人那里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珍馐美味,在现在已经变成了寻常百姓日常菜品,总是和历史打交道,就难免要对比古今,感慨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
我在小镇内还找到一家敦煌的特色菜,胡杨焖饼。羊肉与饼的结合,算是羊背子的替代品。
在敦煌还是沙洲的时候,胡杨焖饼就已经存在了。隋唐以来汉文化和胡文化的融合,使得胡杨焖饼逐渐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基本上,你只能在敦煌吃到正宗的胡杨焖饼。
辛辣豪放的菜式,很像胡人策马奔腾的豪迈壮阔。胡杨焖饼,一在羊肉,二在面饼。大块的羊肉,辛辣爽快但没有羊膻味,面饼薄薄一层浸入羊肉汤汁,二者结合起来变成了一道敦煌美味。
和所有的古代文明一样,饮食文化有传承,更有遗失。胡饼、驼峰炙、驼蹄羹、枹罕羊、张掖豉、仇池椒、祁连乳酪、敦煌梨、瓜州大瓜、河西肺……一些食物依旧出现在今天我们的餐桌上,只是变换了名称,一些却已是传说了。
屹立风沙中的传承
文明能够延续的根本,在于精神。
月牙泉小镇的传承精神,在于三处。
一是致麟辣椒坊,是古代经济代表的延续。
致麟辣椒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仍然保存着用驴拉石磨,以畜力推动生产这种方式。在这个追求效率至上的机器化时代,依然保存着古老而传统的研制手法,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难得的精神。
为什么古代喜欢用驴拉磨呢?究其根本,是源于从古至今安置石磨的地方,空间不会太大,所以替人拉磨的动物,体积不能太大,因此牛就被排除了,而古时马经常被拿来当作交通工具或交通推动力,养马成本比养驴成本高太多,即使要用到马,也是去拉车,所以这种居家拉磨的重担只好落在毛驴身上了。
致麟辣椒坊就是老板家的祖传手艺,是采用传统的工艺制作辣椒,从碾磨到炒制到焙干都是亲手完成。遵循几百年来传统的技法,不投机,不取巧,坚信以这样的方式磨出来的辣椒会更香。
二是敦煌一梦陶园。
敦煌自古就是古文明交汇和发源之地,丝绸之路上的各种艺术门类和技艺在这里相互碰撞然后融合,陶艺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和生活必备技能,在敦煌这片土地上也是异彩纷呈。
近年敦煌荒郊不断发掘古代陶片出土,可想当年陶的技艺在敦煌之兴盛。现在也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古陶技艺敦煌彩陶器皿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精美的瓷器制作过程中的艰辛不易,我已经深有体会,越是不易,就越是对千年来的手工匠人,油然生起恭敬心,历史正是因为有他们以技艺代代传承,才让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三是“发现敦煌”文创产品馆。
文创产品其实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概念,由故宫博物院推动带火,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够火起来,也是人们关注历史关注文物的态度在逐渐兴起。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文创产品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下的产物。
文创产品更像是文化符号的变现,文创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敦煌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关注敦煌,了解这一文明从未衰败过。这些文创品有很多故事,大多取材于敦煌石窟壁画,多以飞天、九色鹿,以及敦煌人物志为原型而创作,精美而富有内涵。
如果家里有小孩,趁着假期带孩子来敦煌研学,在这里观察毛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契而不舍的精神,跟随陶艺匠人从拉胚到烧制体验整个器皿的生活过程,跟着敦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学习飞天剪纸,甚至是自己设计文创品,这也不失是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假期吧。这就是文化的厚重力量,敦煌是一个值得每个中国人来寻找艺术源泉的地方。
流淌千年的沙漠热情
在小镇的黄昏里,看到太阳与月亮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两端。云霞的余晖倾覆在鸣沙山上,沿着沙峰沉默地流淌。浮云每隔几秒钟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超出想象的极限。
夜晚的小镇,却慢慢热闹起来。在小镇停留的第五天,我赶上了篝火晚会。
篝火晚会,起初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现在已经传播到各个群体之间。热情的舞蹈、欢快的歌声、熊熊的篝火……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为小镇的游客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艺大餐,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感受到了别样的边城风情。
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我忽然找到一种归属感。小镇客流量不算少,当地人的热情却不减,我和几家店的老板都成了好友,好像认识了很多年。全国各地都有篝火,可敦煌的篝火却是不一样的燃。说不上是因为什么,也许是这方水土流淌了千年的热情,在感染着每一个亲近它的人。
后记
回到家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历史上的敦煌,其实是枚弃子。
在历史中我们最强的时候,敦煌也许繁荣昌盛过一阵子,但随着时间终究被湮没了。那些远去的传奇已经被埋在沙下,那些委婉而断肠的人和事,也已经被埋在沙下,而历史的记忆也被岁月埋在沙下,历史是什么?时间又是什么?同样在未来历史中的当下又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许只有珍惜当下,才是对生命最好诠释吧。
在我离开小镇之前,客栈老板跟我说,那个无声壁画墙,也是在告诉大家,趁着一切都还在,来看看美丽的敦煌,也许再过几十年,莫高窟会被风化,鸣沙山会因为自然而消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去守护好这边净土。
历史上的敦煌盛大又惨烈,如今,能有一个小镇,成为敦煌的缩影,让文明延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不虚此行。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