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研学。

研学。

阳关博物馆是阳关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文化展示区,也是研学团体的主要活动地点。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体呈仿汉城堡式建筑群,由两关汉塞馆、 丝绸之路 馆、阳关研究所、汉阕牌楼、仿汉兵营、阳关都尉府、仿汉阳关城、仿汉居民一条街等组成。

研学资源

阳关景区作为专门的研学基地,以传承发扬 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让游客们通过听、看、能与、体验、感受,全方位感受两关长城、 敦煌 、 丝绸之路 文化,感叹历史变,学习古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开拓进去、勇于担当的精神,2018年3月阳关景区被评为 酒泉 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景区专门成立了研学部,负责研学的活动组织、实施,有研学老师18名,师资力量雄厚,技能熟练,能够满足各大研学团队的承接。通过不断的努力,积累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与阳关有关的研学素材,使研学产品不断地丰富,不断创新。继已有的阳关壮别、走阳关道、过独木桥等研学产品之后,我们的研学项目与体验项目。如:诗词吟唱、烽火传递、防古陶艺、玄奘之路、钻木取火、摹制拓片、简牍仿制、经书摹写、壁画临摹、汉服唐装、乡村世界等丰富多样的研学产品。

2018年阳关景区共计接待各类研学团队60多批次,人数近万人。

这个仪式是根据玄奘法师当年从 印度 取经回国,走丝路南道进入阳关,守关将士百姓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还原当时的情景再现。在都尉府办理出关文牒以后,由“将军”验证通关文牒,随着士兵急促而高昂的报号声,军鼓阵阵,身着威武盔甲的士兵打着彩旗率先开道,在悠扬的古代乐声中,身着节日服装的舞者跳着欢快的舞蹈,整个队伍蜿蜒至百米长。游客穿过阳关关城出关,犹如置身千百年之前的历史的实景之中,动情动人。

校场射箭

射”列为六艺之一。在射中育德、观法,在赛筵中为礼为娱。战时,将士以此技能保家卫国。“射”之术在古时备受推崇,以至弓箭被视为权力的象征,皇帝常将弓箭赐给诸侯,以事专征。汉代最有名的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就有“百步穿杨”之术。

汉服唐装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唐装即唐制汉服,其种类多样。一种是传统的襦,裙装,这种风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时期,基本上是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汉服唐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 和美 学,历经了几千年,成为了我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是我们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外在表现。

场景再现:阳关景区先后拍摄《神探狄仁杰》,《奔跑吧兄弟》等多

部影视,娱乐剧,同学们可扮演导演,摄像,编导,演员等不同角色,犹如拍摄电影或电视剧。

陶器制作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且 甘肃 马家窑彩陶彩绘精美,

器型多样,已享誉世界。而古代 酒泉 地区火烧沟彩陶也是 中国 彩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的彩陶,部分陶器带有东亚和 中亚 融合的风格。仿古陶艺活动,即是在对学员普及陶器历史之后,由学员模仿古人自己动手,将黏土经过练泥、拉胚、打磨、烧制等一

系列工序,制作成不同形状的容器及乐器等精美的陶器。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员深刻体会先祖们生活的艰辛,以及利用自然资源,发挥

聪明才智,创新创造的可贵精神。

钻木取火

以摩擦生热为基本原理,经过工作人员的考证和反复试验,使用木头制作钻火板和钻竿,石头、粗麻和细麻作为辅助道具,不添加任何

助燃材料,可以说完全还原了古人取火的环境。从“摩擦生烟”、

“火种溅落”到“吹燃火绒”,钻木取火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让体验者和旁观者兴奋不已,原始、复古的 成功 取火体验也让观众连连慨叹,也因其视觉冲击力、技巧性和协作性强而得到了大多数孩子甚至是家

长的欢迎和喜爱。

陶器钻孔

钻孔和磨制技术科上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骨角器制作,钻孔技术的发明,有力的促进了复合工具的发展。这个项目,就是古人钻孔的

方式延伸出来,孩子们使用改良过的工具在碎陶片上钻孔,模仿古人如何钻孔。方便的工具加上有趣的使用方式,也赢得了孩子们争先恐

后的参与。

摹制拓片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碑碣墓志、石刻造像、古陶砖瓦、铜铁铸器、古代货币、甲骨文字上的文字或图案以及文物的形状,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摹制拓片活动旨在引导游客了解拓片历史后,在40多种模板中任选模板亲自体验制作拓片过程,以此可以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拓片是纸张与石墨的艺术,既有对文物的还原,也有对历史的解读,还有书画的美感,经过细心装裱之后的拓片能够长期保存,供学术研究和欣赏

经书摹写

敦煌 写经是 中国 古文献中的瑰宝, 敦煌 藏经洞发现的写经,上起两晋,下至唐宋,其中的大部分是唐代的写经卷子,并且有很多写经卷子有抄经者以及年月的题记,为人们了解唐代经生及其书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由于写经卷均具有久远的历史及不可替代的唯一性,所以,每一件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收藏经历以及极高的文物和学术价值。摹写体验 敦煌 写经抄写活动,是通过摹写写经卷子,既是对古代书法艺术学习过程,也是对 中国 传统文化历史的了解过程。通过参加此项活动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好传播和弘 扬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

壁画临摹

敦煌 莫高窟是 中国 艺术殿堂中的一颗明珠,集合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等,是古代 中国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 敦煌 莫高窟众多的艺术集合体中,壁画艺术可以说独占鳌头,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艺术画廊。 敦煌 壁画临摹体验活动,旨在体验古人的画法,去学习、研究和吸取。从参观莫高窟壁画的感性认识,再亲自临摹壁画加深对 敦煌 艺术的感受,领略千年 敦煌 石窟壁画的独特魅力。

遗迹远眺

在阳关的遗址区,分别安装有观景望远镜,能够让游客身临其境去领 略阳 关深厚凝重的历史文化、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物知识,也能够发挥阳关博物馆教育基地的作用。

走阳关道、过独木桥

在阳关,自然联想到“阳关大道”一词。阳关道,《辞海》上解释:原指古代经过阳关(在今 甘肃 敦煌市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泛指通行便利的大路,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也称阳关大道。有谚语“走尽崎岖路,踏上阳关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等,都把阳关当作一种理想的化身。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阳关虽然沉寂了,但她的精神却是永恒的,“阳关大道”就是一种升华,一种飞跃,一种寄托。通过带学生们走阳关大道、阳关独木桥,感受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词吟唱

《阳关三叠》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这首诗入乐府,当作宴送歌曲,唱时从第二句开始重叠,一唱三叹,故又叫《阳关三叠》。千百年来,由于《阳关三叠》的广泛传诵吟唱,才使地处西部边塞的阳关如雷贯耳,声震广宇。为了让学生们体验王维在写这首诗的苍凉悲壮,由景区讲解员带领学生们咏唱《阳关三叠》。

大漠落日

在古阳关烽燧处是最佳的观日出、赏日落之地,在这里能够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象,这里地理位置奇特,视野开阔,登高远望真正感受到“无限风光在顶峰”的效果,感触 西北 风光的独特,地域的广阔,站在观景台看着太阳一点一点从古董滩上露头仿佛看到商客、游人在此踏上阳关大道,那是新的希望,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当然也有亲人离别的苦涩,让我们不经想起王维诗句中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而看着太阳一点的落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放眼望去,远的烽燧、沙梁、胡杨、梭梭、红柳、丘陵在落日的影射下,已没有了具体的轮廓,留下的只要无尽的思念,思念远去的亲人是否平安,感受曾经的阳关,是怎样的繁荣塑造了今日如此的雄壮.

观星赏月

一代代人对星空的梦想,其实是他们心灵上的远行。人们仰望星空,感怀、揣测,追随着星光行走,站在阳关烽燧下,遥望茫茫戈壁、 阿尔金 雪山、大漠、与星空相伴,由于远离都市灯光,每到晴朗夜晚,在孤寂的漫漫戈壁上,星光如约洒满整个沙丘,照亮每一个寻找星辰的夜行人,让我们相约这片星光沙漠,给同学们关于宇宙、关于星辰的一次浪漫体验,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天文探索欲,一起来这个“观星胜地”数星星吧!

乡村世界

生长在城市的人们,对小麦、棉花、葡萄、苜蓿等农经济作物很陌生,对锄草、拾棉花、剪葡萄更是知之甚少,在这里可以让您回归自然,了解农村生活,体验农家风味美食,感受阳关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天马行空、胡人牵驼

在阳关景区还有一项特色的活动,就是乘坐各种运输工具走阳关大道了,城市里的孩子平时很难看到到这些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更无法近距离的接触,在这里可以让孩子们骑马领略古代军事文化,体验驰骋沙场之快感,也可以乘坐驴车,体验农家风情,还可以骑乘骆驼感受丝绸路上驼铃叮咚。

篝火晚会

这本是古阳关守关士兵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士兵们为了庆祝战斗胜利,都会架起篝火,互相庆祝获得的丰厚的战利品。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而现在让孩子们远离都市的喧闹,感受边塞阳关的浩瀚,体验 西北 风味的烤羊肉串,烤菜,感同古阳关守关士兵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爽!

徒步探险

阳关道已成为吉祥、光明、 成功 大道的代名词, 敦煌 的所有徒步路线将阳关景区作为徒步终点或出发点,从此便踏上了阳关大道。景区还有专门的房车、自驾车、徒步探险营地,适合各旅行社组织活动。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