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春临古都,寻梦西安(一)。

春临古都,寻梦西安(一)。

前言

时钟拨回2022年一月中旬,正当全国人民们正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期待着归家过年的号角,一场始料不及的疫情在陕西大地上爆发。停工、停学、封城,一时间,全国的目光都关注在这座蕴含千年历史的古都—西安,庆幸的是,在西安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春节到临之际,西安最终实现解封,再次以欢迎的姿态向人们展现其古都的韵味。

作为对历史与旅游情有独钟的笔者而言,西安这座城市一直是我旅行清单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地,两年前正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使本已计划好的西安行程泡汤,两年后也是由于疫情的常态可控使我有机会再次前往西安,没有意外的,仍在新春时节的二月初七我踏上了前往西安的航班。

(视频版的vlog已经发布,大家可以在我的社区主页中观看哟)

flight log

春雪覆大地 初至大明宫

来到西安的第一站我首先选择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大明宫作为唐朝时期的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其地位相当于如今的北京一环,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40余年 ,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如今的大明宫经历千年的战乱焚毁和风雨侵蚀早已只剩残垣地基,但其宏阔的面积和建筑的遗存仍然述说着千年前大唐盛世的雄厚气派。

在前去大明宫遗址的路上,天上再度飘起了片片飞雪。虽然在飞机上就已经看到陕北大地上被覆盖了一层浅浅的白衣,但真正感受到下雪的奇妙,作为南方的人的我,仍然免不了如同小孩似的欢喜与兴奋,雪花如同冰晶一般,绽放着细小而精致的纹路,转眼间就化成了水消融于无形。

丹凤门,大明宫的正南门,唐朝的国家象征,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

西安丹凤门

洛阳应天门

如今的丹凤门是依据唐朝的建筑风格在原遗址上重建而成,既从外在重现了丹凤门雄伟壮大的建筑奇迹,在内则向游客展示一千多年前丹凤门的残存遗址,与洛阳的应天门遗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视觉观感上看,应天门的建筑则比丹凤门的更加壮大)

丹凤门博物馆

门道遗址

丹凤门中五道门的门道遗址至今只存有三四道和部分夯土,但俯瞰其宽敞的道路和不难想象当年车马通行的盛世景象。

离开丹凤门遗址,越过金水桥,就进入了遗址公园的内部。映入眼前的首先是含元殿遗址,尽管当年的宫殿楼阁早已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之中,灰褐的基石仿佛仍在述说大唐的宫廷气象。

拾阶而上,站立在含元殿遗址的最高处,鹅毛般的大雪在四周不断飘落,直面丹凤门的城楼,原本高耸伫立的城门如今只是眼前景象的一处建筑,方才感受到整个大明宫面积的庞大,正如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夯土层

沿着含元殿朝北走去,便来到了中轴广场,在底下的博物馆展览了许多有关大明宫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与对遗址的介绍,里面的游客不多,细细品味着博物馆的文物历史与聆听讲解,让人不由得赞叹古人的建筑智慧与精湛的做工。

在中轴广场的东面,是一座无比精致的大明宫复原微缩景观,丹凤门、宣武门、含元殿、宣政殿...大明宫内的宫殿楼阁,湖光景色都被展现在这一座微缩的模型当中,对模型充满喜爱的我来说,这么一座精巧的微缩景观,满足我对模型的一切想象。在不同的角度望去,都能发现微缩带来的别致的美感。

微缩大明宫

继续朝北走去,一个8米左右高的夯土遗址矗立在宣政殿的旁边,这就是望仙台遗址,这是一座道教建筑。据文献记载,唐武宗曾痴迷道教神仙之术,于会昌年间调发左右神策军3000多人,修筑望仙台。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座本土宗教的建筑仍在,而时代早已物是人非。

望仙台

雪花的飘落掩盖了历史的印记,许多宫殿的露天遗址只能通过白雪的轮廓依稀可辨,已是傍晚时分,诺大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只有我一个游人在四处乱逛,作为一个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约等于4.5个故宫的遗址公园来说,想短短几个小时走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天色渐暗,两旁的高楼亮起了灯火,对大明宫的探索也就告一段落。

在回程的路上,去品尝一下地道的陕西美食也是旅行中重要的乐趣之一。

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漫步于高楼大厦之间,感受不绝于耳的喧闹声、扑鼻而来的烟火气,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一千多年后的西安市,变得是时间,不变的是世俗。

悠悠钟鼓楼 连绵城墙根

西安的钟鼓楼是无数游客对这座城市的最深刻印象,也是这座古城最象征的历史名片。钟楼和鼓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钟楼的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至今也成为西安城市的中心点。

鼓楼位于钟楼的西侧,两座建筑遥相呼应,跨越历史的羁绊紧密联系。站立在鼓楼的下方,“文武盛地“的匾额悬挂于上,蓝底金字的提笔显得苍劲有力,气势雄阔,在北面“声闻于天“的匾额更说明了鼓楼对西安百姓的重要意义。登上台基,首先见到的是两面巨型的大鼓,整座鼓楼拥有24面鼓,分别代表着24个节气,同时还有一面世界上最大的鼓—闻天鼓。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

鼓楼的后面便是著名的西安回民街,这里的商业气息日夜不停,人群川流不息。在鼓楼的一层是历史展览馆,里面展现了鼓楼的历史和不同鼓文化的实物展览,沿着木质的阶梯蜿蜒而上,便可在鼓楼的高处眺望别样的西安建筑布局和景色,北面是低矮密布的老城民居,南面则是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暖阳透过栏杆照射在地上,驱散了早春残留的寒意,亘古的鼓声仿佛仍在回响,述说着时刻的到来。

钟楼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构建于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楼分两层,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四周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

卯榫彩绘

走在钟楼的高处,可以分别眺望到四条大街远处的城门,白天的钟楼在外展现出坚厚的基座以及标志性的绿瓦红梁和金色的宝顶,一副古色古香的韵味,夜里绚丽的华灯照耀下,钟楼本体在不息的车流中表现出雄伟与壮观的气势。

夜色钟楼

游玩过钟鼓楼后,坐地铁便可以来到青龙寺。这是一座与日本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古刹,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青龙寺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日本著名留学僧空海法师事惠果大师于此,后成为创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皆先后在青龙寺受法。

如今的青龙寺是在原址的遗迹上仿古复原而成,但十分可惜的是,当我辗转半个小时的地铁到达这座古寺的门口才被告知因为疫情原因而不开放,虽然无功而返,但是借助航拍俯瞰一下青龙寺也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建筑布局和园林景观。

如果说西安最适合闲暇漫步的地方是哪里,那必然是城墙莫属了。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也是西安实际上的一环标志。

现存的西安城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在如今的含光门的城墙遗址中,也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夯土层,代表古人智慧的过水涵洞遗址等古代城墙工艺。

涵洞遗址

西安城墙全长13.75公里,现有城门18个,其中永宁门、安远门、长乐门、安定门四座城门,作为西安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瓮城。除永宁门外,其余三门现都只剩下两道城墙。

永宁门

瓮城

这四个城门登上城墙,白天可以在上面租自行车绕城墙骑行,行走在城墙之上,可以观望到城墙内的老城区街景和城外高楼大厦,感受历史与现代不同建筑特色的对比。夜幕降临时,在城墙上也可以观临西安的城市夜景。城墙下围绕一圈的护城河在经过改造后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亲水公园,在城墙下散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角楼

城墙内一景

远眺钟楼

城墙夜景

护城河公园

探古碑林处,乐食永兴坊

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堪称是“雕刻的历史”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碑林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的圣地,在碑林博物馆有众多各朝代书法大家的石刻真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体现宝贵的艺术价值。

大门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旁,坐落城墙跟下。在碑林的入口是一座自宋代建立的孔庙,现存其大多建筑都为明清时期。进入碑林首先跨过一道大门,也称义路门。然后就进入到孔庙之中,迎面而见的是覆满精美雕刻的太和元气坊,牌坊上精细叠翠的房梁展现着中国古建筑的独特艺术构造。

泮水桥

越过泮水桥就来到棂星门前,该门在元代时为两扇门,清代改为三扇门。每个门的门额刻有文字,中门额书“文庙”即孔庙,东门额刻“德配天地”,西门刻“道冠古今”。

棂星门

由于疫情的原因,曾经熙熙攘攘的碑林在早春的时刻显得些许冷清,院内只有依稀可见的游客和颇为闲暇的工作人员,但千古的石雕碑刻却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漫步在这古朴的院落内,也更能切身体会到文化的蕴意。

在碑林道路的两侧有几座碑亭,里面的石碑记载的是清王朝时期对西北边疆出兵凯旋而归的庆功碑,由皇帝所书写,也就称为御碑。乾门的西北侧有一座马像石雕,这是一件公元424年赫连氏大夏国的遗物,也是至今唯一有文字刻载能够证明大夏王朝的实物,是东晋时期历史文物的代表之作。

碑亭

沿着道路向前走去,眼前也豁然开阔起来,一座四面方正红柱绿栏双飞檐的碑亭矗立在中央,其牌匾上由林则徐书写金灿的“碑林”二字令人瞩目,这也是碑林给世人最深刻印象的画面。

碑亭之下便是被称为“迎客第一碑”的《石台孝经》,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碑文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结体庄严恢弘。这座《石台孝经》的碑刻四面皆字,其下具有三层石台,它的工艺之美,即便是我这位不通书法的普通游人也大为赞叹。

再向内游览,便进入到了第一展室的碑林当中,博物馆内共有七座展室,此外还有石刻艺术室和石刻艺术馆。这七座展室里陈列着自汉唐到明清时期的书法大家碑刻,像第一展室中除了《石台孝经》外还有著名的《开成石经》,在第四展室中还能领略到精美的线刻石画,譬如《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

第一展室

太华山全图

仔细注视着碑刻上刚劲有力的文字,既有工整规范的隶书楷体,也有行云流水的行书以及奔放飘逸的草书,近距离看更能观察到古人入石三分的坚毅笔法,这种匠人精神相较于我这种日常书写都潦草不清的现代人来说,着实在惊叹中带有些许惭愧。

在走马观花似的参观过展室后,便能看见门前由众多石兽林立的石刻艺术室,迈步进入其中,里面展示着众多精美的石刻工艺品,东汉双首、汉代画像石砖等

里面最为著名的是一尊的墓志及石刻棺椁,它的主人是初唐诸王之一的李寿。李寿的墓志为兽首龟形,其中龟甲身分为二体,更能以滑盖的方式打开,这样的志石在历史上为绝无仅有。

墓志

展厅的另一侧伫立着一个厚重巨大的石犀,出土于唐高祖献陵的陪葬物,石犀的刻像体现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之繁茂,来自异域的动物也跟随着外国的来使一同进入到中原王朝的大地。

石犀

在展厅的红墙上,悬挂着六幅石刻跃马的浮雕,这便是唐雕的代表佳作《昭陵六骏》。六骏所雕刻的是唐太宗生前驰骋疆场的六匹骏马,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令人遗憾的是,六骏中的其中“飒露紫”、“拳毛騧”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如今的四骏则静静安放在碑林之中,默默盼望着何日能再次与他们相隔万里的二骏再度重逢,展现策马飞奔的飒爽英姿。

若说文昌门下是书法文艺之园的碑林博物馆,那么东面中山门脚下则是市井烟火之乡的永兴坊了。这座涵盖特色美食,民俗文化,历史新潮的古城巷坊,是作为游客的我流连忘返的地方。永兴坊原为唐朝魏征府邸旧址,后在城市规划改造中逐步形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景点。

站立在永兴坊门前,一片红色欢庆的气氛夹杂着令人垂诞的香气扑面而来,火红的灯笼悬空高挂,一个大大的福字立于坊前。

进入街巷内,琳琅满目的小吃招牌令人目不暇接,biang biang面、肉夹馍、牛肉饼、卤猪蹄、核桃馍...堪称是吃货的天堂。我不禁想起半年前在成都锦里巷道的气象,同样是游人如织,商铺林立,而永兴坊相比较下,少了些许浓厚的商业气息,多了些许传统的地域风情。

羊血

“没有一个人能饿着肚子离开永兴坊”这或许是一句嬉笑之言,但也说明了永兴坊的美食之繁多,已是傍晚时分,我也禁不住品尝了不少特色小吃;首先是核桃馍,这种以核桃为馅的馍饼在我这南方人眼中自然是感为奇特,它的味道并不同于南方地区的核桃酥饼的甜腻,反而是咸脆的口味

同样值得一品的还有牛肉饼,满满的牛肉馅再加入胡椒、菜丝等,在经过酥炸后变得外焦里嫩,一口下去的芳香简直让人大大的满足。

面食是西北地区的精华所在,一团看似平淡无奇的面团,用竹签细细搅拌几下就会发现里面是由无数条细细的面丝所组成的,蘸些简单的香醋和辣子,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永兴坊内除了特色的美食,还有一些传统的民俗表演,里面有一座小小的戏台,当吃饱喝足时也能顺便在广场上品品茶,观观戏。

广场上的艺术化的建筑也是人们热衷的打卡点,永兴坊虽在众多的商业街里面积不算出众,但却五脏俱全,不失韵味,吃喝玩乐各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