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去过西安,匆匆地,不曾来得及仔细地阅读这个城市,而华山的险峻,兵马俑的神奇,碑林历代的书法艺术,甚至西安饭庄过于精致的小吃。。。一切却依然深深地印在记忆中,吸引着我。
于是,再去西安,一直是藏在心底的梦。
这个炎炎的夏日,带着儿子,与同事一起分道去了西安,我和儿子提前一天坐火车去,他们开车去,出门远行,我总是更偏爱火车,尤其夕发朝至的,睡一觉就到了,多好。
可没料到,这次夕发朝至的“特快”居然晚点了十二小时,郑州至洛阳段的萦河桥被暴雨冲断桥基,陇海线全线中断......这样的事居然也被我赶上了,真难得。
顺利与同事汇合,同事帮忙安排了住宿(住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内,安静,且安全,当然还免费),第二天便开始了我们的西安之旅。
西安:历史在它的城下流过
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
站在门口,几乎忘记了烈日,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漂亮的仿唐式宫殿建筑,没有红墙绿瓦的热烈,也没有雕梁画栋的工致精巧,那深灰色的琉璃瓦屋面,乳白色的面砖墙面,在绿色树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典雅,恢宏大气。
进入博物馆,所见的更是令我们为之震撼。序厅,空旷高大,无一文一字,背景的巨幅画面是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黄河,广袤起伏、苍茫无际的黄土高原,一高大威武、气宇轩昂的石刻石狮立在中间。站在这里,除了震撼,我无法言语,任何语言此刻都显得苍白而又多余。
在博物馆里我们逗留了整整一个下午,阅读了一部深隧而厚重的中国历史。从史前,周,秦,一直到明清,最古老的石器,神秘威严的青铜器,一面面精美的汉唐铜镜,苍劲古朴的秦砖汉瓦,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富丽堂皇的唐代金银器......图文并茂,从蓝田猿人直到鸦片战争,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人类进化发展的艰难足迹,几千年来陕西古代文明的兴衰和沧桑。
西安帝王陵
我们首先去的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依旧是烈日如火的一天。
秦始皇陵背靠骊山,面对渭水,山水俱佳。
秦陵并没有挖掘,也看不到什么,因此每次去,其实也就是登上山顶,感受一下秦陵的自然风光。
但每一次来到这里,依旧会感到震撼。
是啊,站在山顶,想象着两千多年前,这里曾聚集70余万人,前后近40年修造秦陵,所耗费的人力,财力之巨!想象着两千多年前,这里曾是高台华屋,鳞次榤比,何等的辉煌壮观,但为时不久便灰飞烟灭,只剩下一堆长满了荒草的黄土,默默诉说着秦陵昔日的繁华!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是非功过,历来众说纷纭。他统一了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他焚书坑儒,急政暴虐,但无论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他都留下了厚重的脚印,也留下了这座地下王国,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去探索。
不由得感叹: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随后,我们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依靠强大的军队踏着战争的硝烟走向了皇帝的宝座,事死如事生,在他死后,也将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带在自己的身边。站在一号坑大厅,场面好壮观,几千件栩栩如生的陶兵俑,近200件陶马,几十辆战车,排列整齐,似乎时刻准备着昂首阔步地奔向前方。
而令人称奇的还有精美绝伦的铜车马,是供秦始皇的灵魂出巡的驾车,由青铜制成,堪称青铜之冠。两辆铜车马按照实物的1/2铸造,制作精细,不仅形式逼真,惟妙惟肖,而且抓住了马匹的神韵,只听得周围的游人纷纷赞叹:怎么这么象啊!
接下来,我们去了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乾陵,这是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
乾陵,头枕梁山,脚踩渭河,众多的石像和梁山北峰的高大形体,使得乾陵更为雄伟壮观。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是一块“无字碑”,据说是要将自己的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说。
沿着山间小路,听着那位农民导游一路不停的讲解(讲得不错,很尽责,而先前的专业导游三言两语就把我们打发了),我们来到了梁山的主峰,从山顶往下看,将乾陵的整个风貌尽收眼底。
夕阳西下,清风微拂,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词: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呵呵,汉家)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也在西安的西边,我们没有去,因为在碑林已经看到了其最著名的石刻“昭陵六骏”。
作为炎黄子孙,此行我们还去拜谒了黄帝陵。
黄帝陵由西安往北200公里,传说黄帝活到110岁时,被召回天上,百姓舍不得他走,纷纷拉扯他的衣服,后来人们把黄帝遗留下的一些物品葬在这里,就是黄帝陵。黄帝陵座落在几万颗松柏之中,陵前是一池清水,一、两只船儿在水中荡漾,让人无法想象,在黄土高原,竟会有这样的青山绿水。陵区分为两部分:轩辕庙是拜谒皇帝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虔诚地敬上一柱香,拜我们共同的祖先。
几千年以来,这里留下了很多帝王的足迹:汉武仙台(汉武帝建造用于拜黄帝的高台,台阶上为七,下为八,“七上八下”出自于此),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等立的碑。几千年,中国经历了如此多的战火纷飞,只有这里,似乎一直是这么宁静,宁静了几千年。
西安:山为安全之势,水为生存之本。
西有陇山,东有潼关,南有秦岭,北有歧、乔、黄龙山脉相连,包裹着的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印象中,西安一直是缺水的,直到前次去西安,才知道自古曾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河;南有滈河、橘河;北有渭河、泾河,因而,西安的地理位置曾是非常优越的。而到了上个世纪末,由于工业兴起,人口增加,西安居然了发生严重水荒,现在,是引用了附近的黑河水进入西安,才缓解了水荒。
这次,我们是路过渭河,直奔母亲河----黄河而去,去看壶口瀑布。
从西安到壶口,近500公里,翻过一道道山梁,来不及仔细欣赏沿途的景色,就这样,天黑时,我们还在狭窄的山道上盘旋,几乎什么也看不见,路又不熟悉,因此开得很慢,到了壶口位于河滩上的观瀑坊大酒店,已是晚上九点了。去边上的小店吃了晚餐,特地要了黄河鲤鱼,味道不错,可店老板过于精明了些,一点没有陕北人的纯朴。
河滩上有些嘈杂的声音,看不清,据说是在修停车场,配合旅游的开发吧,不禁暗自庆幸我们来得早,这景点一开发,固然方便了许多,但也会失去原来的味道了。
早晨,美美地睡了一个懒觉,儿子起来得很早,出去转了一圈,激动地跑回房间:妈妈,我看到黄河了,我看到瀑布了,在走廊尽头就可以看到啦!
我们也迫不及待了,简单吃了早餐,匆匆向壶口走过去。
远远地,就听到黄河的“咆哮“声,转眼,滚滚浪涛映入眼帘,终于见到了,我们的母亲河!只见壶口两岸高山耸峙,黄河的河床由两、三百米骤然缩减到几十米的宽度,最后再坠入落差50米左右的壶口峡谷。滚滚黄河水倾盆而下,波涛翻滚,激起层层黄色的水雾,渐渐变薄,而后散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站在悬崖边,任凭激起的浪花溅在衣裙上,看着黄河水倾泻而下,再奔腾而去,似乎热血也跟着沸腾起来,耳边仿佛听到黄河大合唱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终于,我们恋恋不舍而去,大家都说此行尽管累了些,但太值得了,不虚此行啊!
一路上,依旧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返回西安,因为是白天,路也感觉好开多了。我们依旧兴奋着,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窗外的景色。从山梁上往下看,千沟万壑,层层叠叠。让我们感慨的是,与印象中的黄土高原不同,我们一路所见都是苍翠的绿色,甚至有一处青山绿水,让我们有些不知身在何处了,难道是江南吗?
路边的西瓜地里有卖西瓜的,我们忍不住停了下来。一老农在瓜地旁搭了个小小的草棚,悠闲地坐着,见我们停车,笑容象花一样,帮我们挑了一个很大的瓜,起初担心吃不完,咬一口,哇,凉凉的,好甜啊!我们一口气吃完了。老农还不到60岁,晒得黑黑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但看上去非常健康。临走时,我们又挑了一个瓜带着,不仅因为瓜好吃,也因为老农的纯朴。
结束了壶口之行,也基本结束了这次西安之行。
至于华山,上次去了,坚持不坐缆车,爬完了几个峰,要是让我再爬一次,也许没有勇气了,给儿子留些空间,让他长大了,自己再去吧。
太白山,这次也不去了,给自己也留些空间。
(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