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2007乐山旅游(游记,九)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七)。

2007乐山旅游(游记,九)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七)。

2007年05月03日 星期四 全天 睛

2007乐山旅游

震旦第一山——峨眉山(七)

28、雷洞坪

雷洞坪位于连望坡上,是峨眉山景点之一。由洗象池上来途中经滑石沟、大乘寺旧址到雷洞坪这里共计有3.5公里路程,海拔2430米。

雷洞坪,唐宋时名雷神祠,据载为汉时开建。造型古朴庄重,明为雷神殿。清乾隆年间重修,更名雷洞坪。道光年间僧心量移基重建,同治年间,僧觉园迁建于此,后毁坍,1992年,峨眉山佛协再建。一楼正中供弥勒像一尊,寺右有一亭,亭前石埤,篆书刻“雷洞亭”三字。

相传雷洞坪岩下有七十二洞,有龙神和雷神居住,旧时遇天旱,乡民往往来这里求雨。往岩下投死猪死狗或妇人衣裤鞋袜,往往雷雨交作。清康熙帝曾赐御书“灵觉”二字。寺侧旧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迅雷惊电,风雨暴作。寺右悬岩绝壁间,相传有女娲炼石的“飞来剑洞”(又名仙人剑)、伏羲悟道的“伏羲洞”、鬼谷子著书的“鬼谷洞”等,云遮雾绕,人迹罕到。

“雷洞烟云”是峨眉山高寒地带一大气象景观。宿雨初霁,迷蒙的烟云从巨壑中袅袅升起,随着不定的山风恣意摇荡,幻变着千种风情。传说此地只能静观,绝不能高声嬉笑,否则会触怒雷神,雷会从岩下霹雳而起。

从雷洞坪到接引殿一段山路是峨眉高山杜鹃的集中区,可见名贵的花木——杜鹃。初夏时节一树千花,五彩缤纷成片成林,耀眼夺目。据专家考察,峨眉山从雷洞坪到接引殿一带有杜鹃花12种,均为中国或峨眉山的特有种。我们眼前所见到的有美容杜鹃、芒刺杜鹃、山光杜鹃、海棉杜鹃、皱皮杜鹃等。花繁似锦,十分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重要研究价值。自古以来,僧人非常注重保护杜鹃花,劝说香客、游人不要摘花。

在桫椤坪这里盛产一种杜鹃花(杜鹃花的一种),当地人称之为桫椤花,是峨眉山四大名花之一。“桫椤鹃海”为峨眉山一大植物景观,气势辉煌。

雷洞坪是所有徒步和在旅游客运中心乘坐观光车上山游客的汇合地,在这里汇合后还需要步行1.5公里(约30分钟)到接引殿(金顶索道下站所在地),再按自己需求是徒步上金顶还是乘坐观光索道上金顶或是留下来接引殿附近安营扎寨休息了。

29、接引殿(金顶索道下站所在地)

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由雷洞坪到接引殿有1.5公里。

接引殿宋时名新店,明初改建为接引庵,或称朝阳阁,明末后殿宇朽败毁坍。

清顺治年间,河北一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老僧已饿六日,恰遇蜀中名士赵翊凰登山,大为感动,回成都劝说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重建,寺建成后多次失火,康熙时再建,铸有铜铁罗汉一堂。民国五年(1916)火毁,现仅存一小庙。在外参学的圣钦大和尚闻讯后即回山,当即决定恢复祖庭,经过3年准备,亲率徒果静以及两序大众于民国八年(1919)开工,因工程浩大,经数年艰辛努力,至民国十五年(1926)方可圆满。建成后的接引殿殿宇最崇宏,佛像庄严,法器华贵,连龛壁上的彩绘罗汉均由竹禅大师所作,艺技之精湛。1953年又经大火,后仅恢复一殿,遥不及往日。庙内有接引殿,供阿弥陀佛塑像,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塑像,两旁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

该寺原址在1982年用于修建索下站,1995年峨眉山佛教协会在距原址100米外重新恢复,殿的建筑布局坐东朝西,四合院布局,三重殿宇,由前殿(弥勒殿)、中殿(大雄宝殿)、后殿(弥陀宝殿)组成。建筑主体属全框架水泥砖石仿古结构,歇山式屋顶,琉璃瓦屋面,素面砖石台基,如意踏道多级,坐三级平台,前后高差25米。1997年落成,恢复此庙。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从接引殿往金顶方向有两条路可上。一条是直达卧云庵(金顶)的客运索道;一条为曲折迂回俗名“八十四盘”直达金顶的爬山步行道。

30、峨眉山金顶索道

接引殿侧是1988年新建的直达金顶的客运索道下站。全长1168米,它由海拔1540米的接引殿直达海拔3048米的卧云庵(金顶索道上站所在地)。人坐索道车厢中,俯看众山烟云缥渺,翠岚重叠,幻化奇纱。金顶索道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设备好、安全舒适的客运索道之一。1988年7月我第一次上峨眉山金顶时就坐过该客运索道,属往复式客运索道。

原往复式客运索道于1986年开建,1988年5月正式运行,经过近20年营运,又于2006年撤除了旧的,在原址上又重新安装了一条更先进、更安全的往复式客运索道。又于去年(2006年)6月动工,今年(2007年)元月开始运营的一条往复式客运索道,是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第一的双承载单牵引往复式客运索道,全套设备由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引进,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舒适美观。索道起站接引殿,海拔2540米,止站金顶,海拔3048米,索道全长1164米,中间无支架,车厢容量100人,运行时间3分钟(是接引殿到金顶步行时间的三十分之一),每小时运量1200人,是目前国内同类索道中,载重量和运量最大的客运索道,目前主要担负游客前往金顶观光的运输任务。

为了节省一点体力和一些时间,我们选择了在接引殿乘坐金顶空中索道到卧云庵,在那里还要办理入住手续,放下姓行李后,再前往金顶。

坐在金顶索道的车厢中,途经了高山植被繁茂地带,沿途空气清新,景色怡人,集峨眉山自然风光的雄、秀、神、奇等特点于一体,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索道建筑典雅大方,独具一格,与峨眉仙山融为一体,乘坐索道有安全、省时、省力,是山上下山观光游客的最好选择。

31、卧云庵(卧云禅院)、(金顶索道上站所在地)

出金顶索道上站几十米处有一银光闪闪的大殿,这就是峨眉山“银殿”。银殿最早始建于唐朝代,叫做卧云庵。

唐代诗人贾岛有《送卧云庵僧》一诗可证。诗中道:“下观白云时,山房盖树皮。垂枝松落子,侧顶鹤听棋。”贾岛于唐文宗开成二年起,先后任长江主簿和普州司仓参军时就于峨眉山的僧人交往甚笃。写出了初期卧云庵以木皮为瓦的特色。宋代卧云庵依旧,有范成大“峰顶卧云庵”诗句为据。

到明中,庵毁,像也不存。嘉靖时性天和尚重建,因风高雪重,以锡瓦覆盖屋顶,又因其座落在波涛云海的“银色世界”之上,最后更名为“卧云禅院”。有“银顶”之称,故又称“银殿”或“银顶”,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峨眉山名胜之一。

明代状元杨升庵对此情有独锺,特作诗道:“峰顶散朝阳,凭高眺渺茫。山岚银色界,宝气白毫光。”诗题便名《卧云庵》。明人舒其志《宿卧云庵》诗道:“岩下云飞岩上突宿,傍岩处处云相续。先生清梦不知疲,门外白云封板屋。”最是切景。当时庵内供奉文殊、普贤、观音像,尚保留古印度风格,或作“虬髯”,或“头陀而髯”。

卧云禅院后被火焚毁,清康熙初年又由可闻禅师再建,其法嗣照圆和照玉、照端、照元“负石运米二十年”,方告成功。照圆四人也被称为“卧云四友”,名重一时。庵建成后,康照皇帝赐诗道∶“何处问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算是褒奖。后又遭两次火灾,清代重建则改为铁瓦作盖。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庵上所盖铁瓦全部被拆下运往重庆钢铁公司冶化。

现存卧云庵已是清末建筑,建筑占地面积达一千六百平方米,为全木结构重楼(正殿为三重楼)悬山顶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由弥勒殿、观音殿、玉佛殿及厢房组成。进入山门,即观音殿,步过观音殿,即是玉佛殿。殿内有玉佛一尊,高约1.2米,1989年7月缅甸佛教徒赠送。庵内外匾联众多,其中“卧云庵”门匾和“地阔峨眉晚,山高岘首春”门联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墨宝。殿前旧有池名半月池,“深广不数丈,水日上渗,足饮千人。”故又有圣泉、观音水、井络泉等异称。当年还有“扪参历井”石坊立于池畔,张扬着圣泉的名声。殿后即是著名的小睹光台,是观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等金顶四大奇观的好去处。

玉佛殿内还存放有一八二八年金殿被毁后残存的两件铜墙壁。金殿在一九二八年恢复为砖构鎏金屋顶,靠此鎏金屋顶仍有“金顶”风味。岂料在一九七二年,设在华藏寺内的电视转播台机房失火,殃及池鱼,金殿及华藏寺(内藏清代的《北方藏经》等二千四百馀件佛教文物)被付之一炬。

庵旁为井络泉,从前泉水可供千人饮用,后干涸,据说僧人为之诵经后,泉水又流淌出来。清代有位德坚和尚曾写有《井络泉》一诗:“蒙蒙雨润空山夕,浩浩泉声走白石。流向人间大有功,从教万物沾膏泽。”

32、华藏寺(金顶)

金殿,庄严矗立,位于金顶的最高处,是攀登峨眉山的最终点,是亲身感受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感受峨眉山风光的奇美的地方。


从卧云庵出来,往上右行二三十米,一排宽敞乳白色石阶出现在眼前,石阶两侧对称站立着两米多高寓意吉祥的白色大石雕象,更是提醒这里是普贤的道场。

拾阶而上,四面十方普贤菩萨像就这么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用一整天时间。尽管不是朝圣之旅,但也算历尽艰辛终得一睹金身,此时自然怀着恭敬之心,对菩萨礼拜致谢,感谢一路保佑我们的平安,虽然在旅途中遇上了“抢盗”,在困苦畏难时候给予了我们信心、决心和力量,平安达到了金顶。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主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相对。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现身说法的普法道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称为“银色世界”。这尊四面十方普贤金像高48米,重达660余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菩萨像组成的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象征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普贤菩萨圣像。整尊金像设计完美,工艺精湛,堪称铜铸巨塑的旷世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四方十面普贤在西斜的阳光照耀下金光四射,整个金顶都沐浴在普贤之光下,一派祥瑞之象。虽是天气比较炎日,但是并不妨碍游客们虔诚的心,那些远到而来的游客与信众,在太阳下顶礼膜拜。金殿前,香炉中熊熊燃烧,高高的火苗映照凡尘中人修持随喜之心。

过去这里曾经是个较大的建筑群,包括锡瓦殿、铜瓦殿、金殿(金顶)、光相寺、祖殿等等。最早的建筑传为东汉时的普光殿,唐、宋时改为光相寺,明洪武时宝昙和尚重修,为铁瓦殿。

锡瓦、铜瓦两殿为明时别传和尚创建。铜殿又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并重新创建,皇帝朱翊钧题名“永明华藏寺”。据有关资料记载,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广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屋顶檐瓦馏金,瓦柱门窗四壁全为渗了金的青铜铸造,工艺精湛,叹为观止。

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铜殿迎着阳光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迢耀百里,十分壮观,故故人们称之为“金殿”或“金顶”。

铜殿供奉5米多普贤骑象铜像,两旁陈列24尊铜佛和万尊小佛,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印刻“云栈剑阁”、“峨眉山道全图”和门壁上雕刻的全蜀山川道路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在铜殿外还树有铜塔和铜碑。一般寺庙大门皆朝南,唯独峨眉山的都朝东,金顶的铜殿,却又例外的朝西,这算是峨眉山的独特之处了。可惜不幸在在清代道光年间,一次大火,烧坍了铜殿,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通铜碑,一面是王毓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殿记》,现存华藏寺中,另有几扇原金殿窗门也存在华藏寺。从这几件遗物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金殿是何等的辉煌壮观。

铜殿被毁后,光绪年间心启和尚在原址建以砖殿。1972年4月8日又不幸失火,整个华藏寺再次化为灰烬。1986年政府拨款重建华藏寺,1990年9月11日落成。

登金顶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览峨眉风景、香客朝拜普贤是最大愿望的地方。游客不仅可以烧香敬佛,流连于神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灯。

站在金顶极目四望,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东面,三江如带,一派平川;南面岷山万重,若隐若现;西面,瓦屋、贡嘎、琼峰晃耀;北面,青城、玉垒、或拱或揖。苏东坡诗中有“北望成都如井底”的贴切佳句。

现今华藏寺比原先华藏寺规模大,建筑质量高,飞阁流丹,崇宏壮丽,殿宇轩昂,高耸入云。寺门金字横匾“华藏寺”三字,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90年题书。

第一殿为弥勒殿(铜殿),殿内供弥勒铜佛像一尊。殿门有遍能法师所书对联一副:

“华藏尊严普贤行愿,峨眉耸翠伯仲昆仑。”弥勒像侧,即为原金殿铜碑。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内供释迦牟尼“三身”佛像。三身佛后,有铜铸大象一只,铜铸普贤像一尊,皆为1972年金顶火灾劫后遗物。

第三殿是普贤殿。殿正中高悬“金顶”横匾,是集唐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殿额悬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所书藏文横匾,意为“普贤愿王”、“普贤菩萨,是全山唯一用藏文书写的横匾。殿内供普贤像一尊。殿外台基上,竖有四通大石碑:

一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隆莲法师撰书《峨眉山华藏寺重建志庆》诗:

“西南一柱峙神州,苍翠浮空静不流。双展黛痕天地秀,半轮玉魄古今秋。至人大愿恒无尽,游子归心志必酬。华藏庄严恢净土,天龙万稷护金瓯。”

一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遍能法师撰书《和赵朴老四游峨眉山初登金顶华藏寺》诗:

“金绳界道巧安排,更喜慈云覆玉阶。无尽重重华藏界,层层不二法门开。”一刻当代著名佛教学者贾题韬撰书《金顶华藏寺重建落成喜赋》诗:

“百城烟水此登峰,人境交参入画中。无尽华藏云不隔,眼前声色自重重。”

一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撰写《乘缆车上峨眉金顶有感》词二阕:

“金绳道上,上界俯层云。四上峨眉初到顶,群峦围绕一峰尊,待放大光明。”“华藏寺,金顶喜重兴。安得普贤行愿力,咸兴平等大悲心,世界永和平。”

站在金顶极目四望,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东面,三江如带,一派平川;南面岷山万重,若隐若现;西面,瓦屋、贡嘎、琼峰晃耀;北面,青城、玉垒、或拱或揖。苏东坡诗中有“北望成都如井底”句,把站在峨眉山远眺四方的壮阔情景描写得多么真切啊!

登金顶,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览峨眉、朝拜普贤的最大愿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烧香敬佛,流连于神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灯。

在金顶卧云底的东西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舍身崖,也有人叫舍身岩,失脚下去定会粉身碎骨。不过这里却有人敢跳下去!他们是我国与少林、武当并列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的“峨眉武术”的武僧们。过去武僧就有从崖边跳下去,又从下面爬上来的,那功夫真是了不起,峨眉武术源远流长。但我是不可能去试的!又因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所以又叫睹光台。每逢天高云淡,玉宇澄清,站在睹光台上远眺天下,天苍苍,地茫茫,远近诸峰尽在脚下。在这些山海峰浪之外,一望无际。看东方,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曲折环流,成昆铁路贯穿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顾,大小凉山层峦迭嶂;西盼,青藏高原群峰披雪。江山如画,大地似锦。更为难得的是,此处还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看佛光的绝妙之处。

金顶是峨眉山第二高峰,海拔3079米,这里附近为亚高山针叶林植被,主要是冷杉,林下除峨眉蔷薇、冷箭竹、杜鹃等外,还有独生草、延龄草、大叶柳等古老珍稀植物。为保护好这一大片自然植被。景区管理部门建立了面积为400公顷的冷杉及独叶草、延龄草保护区。

每年十月这里便开始下雪,要到次年三月才能完全融化。银装素裹,皑皑一片。冷杉、箭竹和岩石上,全是冰层、冰柱,恰似“玉树琼花”。故冬游峨眉别有一番情趣。

33、舍身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峨眉山似乎把这两者都占尽了。除山水外,那不绝于耳的袅袅梵音、空灵悠远的暮鼓晨钟,使这里的一株草、一瓣花、一方石仿佛都浸透了佛性,峨眉山水也因此多了几分气韵、几分灵性。而冬季的峨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显得更加的圣洁与庄严。冬游峨眉,会令人倍觉意趣盎然。

江山如画,大地似锦。舍身崖这里有着许多许多神秘的传说和未解的地方,崖又以其雄伟险峻和崖下那片人迹罕至、岩壑交错的原始森林,吸引着一批批探险者。

金顶舍身崖,又叫摄身崖,难怪叫它舍身崖,原来这里美丽到了极致,让人有跳下去飞翔的冲动。远处落入眼帘尽是层峦叠嶂的山峰。山海峰浪,一望无际。崖边的云海是个美丽诱惑,亦成为一种危险的诱惑。每当清晨,自金顶下望,可见云雾似海,时而波涛翻涌,时而风平浪静,变幻无穷。苍茫的云海,似雪、似棉,厚厚的,无边无垠,似能让你卧、让你踏。风一吹,一缕微云便扑到脸上,薄薄的凉意沁入心扉,人都有追求在天空翱翔的愿景,让人刹那间忘却身后的世界,产生想飞的渴想。传说中的成仙之人就是受了云海的诱惑,只要纵身云海,便能到达神仙居住的地方,孩子,跳下去吧……。但这一跳下,在这里舍却肉体凡胎,成为了美丽的殉道者。

网络游戏传说:峨眉山舍身崖,壁立千仞,上有冰雪圣景,下临深渊绝地,云雾不散,飞鸟不宿。相传峨眉创派祖师郭襄女侠曾在此题偈曰:爱别离绝情,求不得舍身。故而此处被後世称作“舍身崖”。传说中,真情真爱的痴心人从“舍身崖”上跳下去,不仅不会死,还能实现心里的愿望。

峨眉弟子林思非,自小无父无母,饱受同门欺凌,终於病重难愈而死。她活着的时候孤苦无依,死的时候也凄凉寂静。如果她可以,她一定从“舍身崖”纵身跃下,不管是在这一个世界里,还是在死去的世界里,或者是实现心愿,或者是黄泉相逢,都能和父母在一起了,再也不孤单了。

千百年来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人生若遇上了不愉快事,到舍身崖后就很容易在这里冲动,从舍身崖跳下可以得道成仙,这种选择,却是一条不归路。人生不如意事常有,遇到了我们没有办法去面对的,可以选择别的路,选择一条更有未来的路,总比选择不归路好。所以舍身崖成了国内旅游景点中自杀率最高的一个景点。

关于作者: 今年去哪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