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两道风景线 文旅尽开颜。

两道风景线 文旅尽开颜。

1982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对外营业,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户外、帐篷式草台演出零星出现。1994年,九寨沟民族艺术团在新落成的九寨沟宾馆演艺厅成功首演,标志着以政府为主导的演艺市场进入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2006年,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九寨沟演艺市场快速发展。九寨沟旅游文化内涵不断延展,游客文化体验不断增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集聚效应日益放大,在产业融合、传播文化、做优市场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01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经过多年发展,九寨沟以“九寨千古情”“藏谜”为代表的10家演艺团体已构建成全国藏区规模最大的演艺产业集群,具备了每日接待1万余名游客的能力。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运营对于深度整合九寨沟旅游资源、多层次展示民族文化、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带动群众脱贫奔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巨大效益。

(一)政治效益。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汇集了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演艺人才和文化精英,演艺水平不断提高,创作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目。2010年,全景式展现藏族文化精髓的《藏谜》被列入国家重点出口项目。2013年,《藏谜》《九寨天堂梦幻之旅》荣获“四川省十大优秀旅游演出剧目”。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成为藏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主阵地。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在此享受文化盛宴、感受藏羌风情、了解民族历史,大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增进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认同,巩固了民族团结、推动了藏区社会稳定。

(二)经济效益。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仅以“8.8”九寨沟地震之前为例,《2016中国旅游演出市场报告》指出,2016年全国旅游演出接待游客539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03亿元,其中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接待游客达185.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75亿元,分别占全国演出市场的3.4%和4.1%。同年,西南地区旅游演出市场票房收入为9.35亿元,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票房占比达18.7%,其稳固的市场龙头地位,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三)文化效益。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在不断加大自身文化吸引力的同时,积极助力九寨沟县及周边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九寨千古情”大型主题公园中,藏碉、羌寨、茶马古道等原汁原味的藏羌风物和民族歌舞、民俗风情、藏族傩戏、民间绝技等传统文化得以集中展呈并创造价值。㑇舞、南坪曲子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得到进一步保护传承。藏族“祥巴”“大九寨•小九九”“九寨有礼”等特色旅游文创产品陆续研发。民间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山桃花开》《九寨欢歌》《乡里乡亲》等原创歌曲深受观众喜爱,全州旅游文化产品富集于此。同时,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也培养、储备了一大批优秀文化生力军,造就了容中尔甲、蒲巴甲、扎西尼玛、“高原红”女子乐队等一批知名歌手和组合。受九寨演艺发展的辐射影响,九环沿线及周边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瓮城传奇》《羌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产品。

(四)生态效益。

演艺业是无烟工业,是生态产业。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立足“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现代化生态经济理念,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城乡科学发展,带领当地群众直接参与文旅发展与生态建设,并且分享互建互荣的巨大红利。2016年,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演职人员规模达1000余名,吸纳当地相关行业用工1700余名,极大促进了老百姓的当地就业和绿色创业,为九寨沟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社会效益。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了九寨沟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品质,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世界,铸就了九寨沟演艺文化旅游的品牌。赏山水美景、观人文风俗、悟自然生命,游者的体验得以丰富,一方面极大地拉动了旅游消费、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同时,各族干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意识也得到空前加强,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华夏一脉、世界和平成为共识。群众的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九寨沟成为世界看见藏区改革发展、文明富裕的一扇窗口。

02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文旅融合发展的做法

“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是九寨沟旅游演艺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两只手”着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优势。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正在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载体。

(一)解放思想促改革。

2001年,阿坝州人民政府出台《旅游景区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管理暂行办法》和《级别评定细则》。新颁布的《管理暂行办法》取消对从事营业性演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规定国内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依法依规组建演艺单位,从事演艺活动,打破了演艺市场国有、民营的身份壁垒。多元经营主体被一视同仁,九寨沟演艺市场蓬勃发展,实现由“帐篷表演”向“帐篷表演+舞台艺术表演”的演出模式转变,形成“景区+藏羌民族风情晚会+民族歌舞伴宴”的旅游组合新模式,丰富了演出的形式和内容,强化了游客的观赏和体验,拓展了旅游的市场和外延。这一切,为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政策保障。

(二)行业自律促规范。

2005年,九寨沟演艺协会成立,完善行业规则,优化市场环境,实现了由政府监管向“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管理模式的转变。2017年,演艺联合体又对各演艺团队的节目和人员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一营销演出场次和价格,破解了演艺团体被旅行社、驾导人员“主导”的局面,避免市场乱象的出现。

(三)强强联合促发展。

2015年4月,有着丰富行业经验和雄厚经济实力的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8700 万元,以受让股权及现金增资的方式获得九寨沟县容中尔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60%股权,双强联合,成立“宋城•九寨千古情”艺术团及演艺中心。优质资源的交汇融合,软件硬件的大幅提升,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表演形态的异彩纷呈,艺术张力的强势表达,使《藏谜》《九寨千古情》成为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旗舰,推动了九寨沟演艺剧目和作品的差异化表现和多元化存在,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四)观念转变促创新。

为助力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文旅融合发展,州县文化部门率先创新管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作风,加强服务意识,破除部门保护、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主义思想,积极引导演艺市场由初级产业形态向高级产业形态转变提升。九寨沟各演艺团体也积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大胆创新,推进演艺市场新的创作和生产,打造出《神奇的九寨沟》《藏谜》《九寨千古情》等精品力作。在内部经营管理上,演出团体探索实行剧目认定创作人、工作室和定价折股等市场运作方式。注重旅游客源市场营销机制的建设,确定专人负责市场营销。在搞好舞台艺术的同时,努力进行舞台艺术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使艺术产品的效益得到更好的体现,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在文旅融合发展中不断进取、创新前进。

(五)多元并进促繁荣。

2014年,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驻九寨沟漳扎镇。宋城演艺以藏羌文化为灵魂,植根阿坝历史沃土,依托九寨沟绝美风景,运用宋城科技技术,以“一个公园+一台演出”的模式,进行异地复制与拓展,打造出集文化演艺、特色街区、科技体验于一体,全面展示藏羌原生态文化,具有“穿越”感的旅游文化综合体“九寨千古情”,再次引爆旅游演艺市场,开启了四川旅游演艺发展新路子。随后,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藏迷》《九寨千古情》系列剧目为塔尖,演艺团体民族歌舞表演为中间,群众广场演出为基础的梯次演艺结构,满足了不同层级游客的文化赏析和体验需求。目前,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有一类演出团体6家,二类演出团体3家,三类演出团体1家。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演艺活动,已经成为全州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夜经济”的重头戏,九寨沟演艺市场一片繁荣。

03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

20年来,在中央、省、州、县四级政府、各级文体旅游主管部门和演艺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九寨沟演艺团队从无到有,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从单一演艺到综合延伸,从自身发展到辐射周边,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经历了发展阵痛,突破了瓶颈制约,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1

政府引导,政策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

拥有奇美自然风光和独特民族风情的九寨沟具有发展旅游演艺产业的天然优势。阿坝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系列文件大力支持九寨沟演艺产业发展。九寨沟县委县政府运筹谋划,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系列措施和方案,为九寨沟旅游演艺发展理清了思路。支撑演艺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旅游演艺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落实。

二是打造个性产品。

1994年,九寨沟演艺市场进入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时期。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九寨沟演艺团队植根民族文化土壤,充分挖掘藏羌文化“基因”,创新民族特色演艺节目,创作出有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区别于全国演艺产品内容和形式,具有唯一性的演艺产品。同时,政府下大力气培植演艺产品品牌,如由容中尔甲和杨丽萍合力打造的藏族原生态歌舞《藏谜》,以其独特的文化性和精品品牌,成为九寨沟演艺产品的精华,创造出较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价值。

三是培育优秀企业。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谋前虑后,着手建设规范的演艺市场。首先是优胜劣汰,去粗存精,经过市场选择和资源整合,将30个演艺团体整合为10个,使演艺团队从无序发展到规范经营、从恶意竞争到协同合作,确保了各个旅游演艺企业规范运营、良性发展。其次是强化演艺企业的整体联动,切实规范客源市场,强化行业自律,结合演艺场所承载量和服务能力,合理分配客源,形成演艺集群与客源市场的良性互动,不抢客。差异化、特色化的推出演艺剧目,用多元富集的节目保障演艺质量,切实规范演艺产业集群的产品供给,不骗客。推动演艺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支持演艺节目创新和转化,确保展呈给游客的都是优秀上乘之作,确保市场货真价实,不欺客。

02

内改外引,转型升级

一是市场为主,着力供给侧改革。

2015年,修订版《九寨沟县营业性演出团体协会章程》出台,立足市场、顺应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地位,支持各类文艺院团、演出制作机构与演出中介机构、演出场所等以多种形式参与旅游演艺项目。推动旅游演艺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演艺市场的繁荣。

二是招贤纳士,聚集文化艺术精英。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九寨沟作为世界遗产和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积极争取政府和政策支持,大力吸纳艺术名家、创演人才加盟九寨演艺产业集群,杨丽萍担任《藏谜》总编导、艺术总监。结合实施国家、省和州级的人才项目,依托州内各级各类国有及民营文艺院团、文化和旅游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创作、表演、舞美设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是强手联合,打造九寨演艺航母。

在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发展中,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加强引资、引智、引理念。2014年,引入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驻漳扎镇,打造出高水平、多体验的旅游文化主题公园。推出了沉浸式“5D”技术和民族风情有机融合的《九寨千古情》精美剧目。2015年4月,九寨千古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九寨沟县容中尔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优质资源携手,进一步推动了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更高更优的发展。

03

全域发展,共享共建

一是打破行业壁垒,立足资源转化。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九寨沟景区的发展,得益于阿坝州多元多彩的民族文化,得益于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更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九寨演艺产业集群重视社会效益,立足阿坝特色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产值明显增加,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高,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

二是扩大区域辐射,带动演艺发展。

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在较短时间崛起壮大,离不开九环沿线地区旅游、文化、交通、服务的发展。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积极拓展演艺市场,推动优秀剧目通过“驻场+巡演”等方式,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和影响区域发展,实现演出渠道和演艺收入双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构建产业体系。

漳扎镇人聚人散,意味着物流、资金流等的快速交换,要真正发挥人流聚集的最大效应,仅仅依靠演艺产业集群是不够的。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建共享、惠民利民,因地制宜打造多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演艺节目,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演艺活动,吸收当地群众参与经营服务。大量具有艺术特长的藏、羌群众参与到各种演艺活动之中,极大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为藏羌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演出团体到演艺联合体,再到演艺产业集群,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成效显著。虽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8.8”九寨沟地震使演艺产业集群遭受重创,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浴火重生的九寨沟和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将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更加美好的阿坝风光和民族文化,九寨沟演艺产业集群正以国家文旅融合发展典范形象大步向前!

关于作者: 带你去远方看风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