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2008年云南旅游(游记,九)绿孔雀的羽翎——橄榄坝(上)。

2008年云南旅游(游记,九)绿孔雀的羽翎——橄榄坝(上)。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下午 晴

2008年云南旅游(游记,九)

绿孔雀的羽翎——橄榄坝(上)

伴随优美动听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大巴跨过西双版纳大桥一直顺澜沧江而下,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美丽的勐罕(橄榄坝)傣族园,要在那里亲身感受了一番傣家的风土人情。






勐罕(橄榄坝)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境内的河谷盆地中,在版纳首府景洪市的南部。从景洪市出发,沿澜沧江顺流而下四十公里就能到了。导游讲:橄榄坝有很多美女,是出美女的地方,素有南国美女之称,我将用像机多记录一些美女的画面。



在傣语中,“勐”是地方的意思,亦是过去土司制下的行政区单位;“罕”:卷起之意。勐罕即卷起来的坝子。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传教时,当地百姓和教徒们将自织的土布铺在地上相迎,让其佛祖踩着白布而行。因布匹长度有限,路径漫长,人们只好前面铺后面卷,铺了卷,卷了铺,一直将佛祖迎进曼春满。释迦牟尼感动至极,便以群众卷布之举为该地命名,称这片平坦的土地为勐罕。现在曼春满佛寺壁画里依然有这个传说故事的记载。

有人说,勐罕这地方的坝形如橄榄,故称橄榄坝。有说,过去这里橄榄树多,便得名橄榄坝。又有说,主坝子原先是瘴疠之地,后结人们的辛勤开发和建设才好起来的,日子有如橄榄先苦后甜,为不忘这艰难历程,人们也就认可了。又有说法:是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勐罕坝子才又有了橄榄坝这个别名。这一别名,据说来源于日本飞机投弹轰炸之时,傣语形容群众蜂拥入林躲避的“橄榄号坝埋”一语。但这仅是传闻,未见有何记载。现在,无论东西南北,凡提起西双版纳就自然想起了美丽的橄榄坝。

澜沧江从坝子边穿过,大约有五、六十个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勐遮与景洪,是名列第三的坝子。因坝子坐落在澜沧江畔,只有五百三十米的海拨,也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的地方,但也是气候比较炎热的地方,常年平均温度在二十一度左右。不过,这炎热的气候也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

由于面临大江、雨量充沛、土地平坦肥沃的自然环境优势,既适宜于种植水稻,又适宜于热带果木和经济林木的生长。坝内有水田三万多亩,是水稻的主产区,也是水果和橡胶的主产区。水果主要有椰子、槟榔、香蕉、芒果、荔枝、杨桃、菠萝蜜、西蕃莲等等,除鲜果外,橄榄坝还出产大量的果脯。坝中分布着的八十多个村寨,户户种田,家家种水果,村村有胶园,寨寨有林木。每个村寨附近都有棵连棵、蓬挨蓬的铁刀木林,每个自成院落的傣家庭院,或种椰树、或栽芒果、或育翠竹、或植槟榔。许多竹楼有高大的菠萝蜜树遮荫,有花果掩映。路边道旁的椰子树上挂满果实,显出“南国美女”的风姿;槟榔树亭亭玉立展示苗条身材。整齐的竹篱、苍翠的果木、怒放的叶子花和精巧的竹楼相互交织,组成了一处处庭院园林景观。那些古香古色的佛寺、佛塔和寨间那些用亭塔、屋宇装饰的古井,以其古老特殊的造型,形成一道诱人的风景……。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繁殖着野象、孔雀、犀鸟等许多珍禽异兽,被人们誉为孔雀之乡、动物王国、植物王国。

人们都把西双版纳比作一只美丽开屏的孔雀,孔雀的尾巴就在橄榄坝,绚丽多彩。美丽富饶的傣族寨子布满了整个橄榄坝,这些村景和庭院园林,千姿百态,宛若装点在孔雀尾羽上最美丽的羽翎。

傣族园是一个具有典型傣家民族特色的村寨,主要由五个村寨组成。我们今天要在这里要走进傣家,到傣家做客,访问傣家人的生活,参观了傣族佛寺,欣赏了傣族歌舞表演和泼水表演等,最重要的是多看看傣家的美眉!












进入傣族园的第一个寨子叫曼将(藤蔑寨),“曼”即寨子、村寨之意;“将”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用,傣语称将。传说,佛祖来到曼贺堆,看见村边一块好看的大石头,似乎有点灵气。他即请人们把石头搬到江岸边的山包上,让世人瞻仰。怎么搬走这“佛点石”呢?人们想出了用“将”套石、穿杠肩抬的办法,终于把“佛点石”抬到了目的地。佛祖为表彰村民们的这一历史功劳,干脆把曼贺堆改成了曼将。






曼春满是花园寨的意思,是中心佛寺所在地,是佛光普照、风景秀丽的村寨。曼春满是傣语,“曼”为村寨,“春满”为花园,“曼春满”就是花园寨的意思。过去,土司曾把曼春满定为栽花寨,也因此得名曼春满。如今,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牛肚子果、绣球果等热带果树、植物、花卉依然繁茂,每家竹楼庭院都布满了花果。

而曼乍为厨师寨,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且有名气,土司便把厨师的称呼作为此寨的寨名。类似的还有很多,如砍柴寨、抬轿寨、守坟寨、奴仆寨等,都深深打上了封建领主制度的烙印。也好,可以让后人从中懂得和了解这些历史的辛酸与苦难。

曼嘎,即赶街(赶集,集市贸易的地方)的寨子。据说,建寨人是一个叫李道荣的汉人,他到此计了傣族媳妇,安家立业。后来,又来了一些广东、广西等地的汉人,聚集为寨,专做杀牛宰猪的买卖,你来我往,慢慢地成了一处热闹的集市。至今,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还保留着明显的汉人相貌,操着纯正傣语的波玉雷老人就是河南汉人的后代,这种民族通婚、血缘融合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生活的历史。

曼听(花果寨),“宫廷花园寨”的意思。关于“曼听”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听”是停留之意。很早的时候,过往客人常在此地留足,观看专门饲养的孔雀群,也因为孔雀多,有人也就赋予它一个别名叫孔雀寨。一种说法,说的是景栋一个老庚(朋友),去尼泊尔朝圣,计得一根佛发回到这个寨子会友,媾本寨正在建塑白塔,两个老庚都笃佛教,便一起把那个无价之宝——佛发奉献给白塔,两人又一起小心冀冀地把佛发放入塔心,景栋老庚再三叮嘱要睁大眼睛盯好。“听”就是傣语的看好、盯紧之意。后来,白塔建好了,人们也就把“听”作为寨名,叫为曼听。这个寨子的特点是,竹楼之间距离较大,庭院较宽,村民极注重环境的绿化,家家户户都栽种子椰子、槟榔、芒果、柚子、牛心果、香蕉树等,各种奇花异果紧紧环抱竹楼。这里景观之多是其他寨不能相比的,如孔雀舞场遗址、孔雀坟、公主井、塔包树、佛寺壁画等,都在漫漫岁月里留下了许多动听的传说和故事,蕴育出多采的文化。

曼春满和曼听是傣族园景区内五个傣族村寨中同属于勐罕镇(橄榄坝)两个比较大的寨子,除了以上五个寨子外,沿澜沧江的其它寨都很很美,只不过没有这么集中,江边的大沙滩很漂亮,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傣家竹楼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而楼梯只有一道。

每座竹楼外面,都是竹片作篱笆,围成一个大大的院子,用来种菜和栽果树。傣族很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道路两边和寨子周围到处都是铁刀木树,又叫挨刀树。他们在寨子周围种上这种铁刀树是作为烧柴以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这种树砍了又发,越砍越发,是很好的柴禾。

这里,菩提树是神树,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种有这种树。而且,树根部都被用大花坛保护起来。在一棵茂盛的菩提树下,见到了没有修有门的竹楼(因这里没有小偷,傣这竹楼都未修造屋门;第一代是竹楼,第二代是木楼,第三代是砖楼,)不管是第几代,都一例的式样,象一顶古人的帽子,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看到傣族人没有房子,都住在露天,就建议他们盖个遮风避雨的房子,可是,傣家人哪里见过什么房子呢?诸葛亮就丢下一顶帽子,说,就照这样盖,于是,傣居就世代保留了这种帽子的风格。

进入村寨,我们刚一下车就被一群“骚哆哩”围住了,首先就被邀请到傣家人家里去做客。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傣族“骚哆哩”(通常对男和女的称呼为猫哆哩和骚哆哩,哆哩是英俊漂亮的意思,猫和骚分别是指男人和女人)。从骚哆哩的穿带看得出她的家里是相当富有的。

竹楼一般都为杆栏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确实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帽子。过去的傣家竹楼都是用竹料修建的,现在大多改用了木料,有的也用上了钢筋混凝土,看起来只是洋气了一点,但我还是喜欢竹楼式的。我们到的这家竹楼是用竹子和木料混合建造的,用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用竹料再做墙面的装饰,相当好看。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杂物和饲养禽兽,还有一辆小车停放在楼下呢,竹楼具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进傣族人家,有“一脱,二摸,三不偷”之说,一脱,指的是上楼梯入客厅前先要脱鞋;二摸,说的是进入客厅后首先要用手抚摸厅中央的“神柱子”,它会给你带来好运;三不偷,指的是不准偷看傣家人居住的卧室。傣族人居住的卧室门口都是用很高的柜子堵住的,是不允许外来人看的,如果哪个猫哆哩偷看了主人家的卧室,说明对这家的骚哆哩有意思,就要被强行留下来,做满三年苦力,然后和这家骚哆哩成婚,如果这个猫哆哩是已婚之人,期满被赶出寨门。假若偷看的是个戴眼镜的猫哆哩,就只做半年的苦力就可以了,因为傣族人很崇尚有学问的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些年,上海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帮助傣家人发展种植香蕉,致了富,因此受到特殊款待。下完苦力后的猫哆哩就可以堂而皇之睡在大通铺的红帐子里去了,从此他也一下子从“奴隶到将军”,白天看看孩子,打打牌,抽抽烟,喝喝酒,外边的一切活儿,挣钱的事儿完全有骚哆哩来承担。楼房四周主要用木板围住,房内用木板隔开,左侧是是厨房,中间为客厅,右侧是卧室。楼室高出地面大约两米,这样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即使涨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的周围栽植着凤尾竹、木瓜、香蕉等水果,使得整个庭院充满了诗情画意。












骚哆哩引领我们五十多人登上了她家典型的傣家竹楼。上竹楼后在客厅的外面有一较大的走廊,都要把鞋脱下才能进入客厅。进了宽敞、通风、百余平米的大客厅,大彩电放在进入大客厅门正对的地方,大彩电的墙角的地板上堆满了铺盖,听说是准备给留宿的客人用的。主人在大彩电前面坐下,大家围坐成一圈,聆听女主人用她那不太流利还带着夹生的普通话讲述傣族村寨的文化习俗和自己家庭的故事。

骚哆哩首先告诉大家:“傣家的卧室是不允许客人看的,因为里边供奉着保护神,客人看了就不灵验了。”游客务必注意竹楼内不可拍照,因为傣族人称这样会“摄魂”。








至于他(她)们的卧室,导游在车上已给大家介绍了,她(他)们风俗是几辈人同居一室,不分长幼,几代人睡一大通铺,中间不能用板子隔开,那样做族人就会笑话说这家人心有隔阂,不是一条心。只是通过帐幔(蚊帐)区别,帐幔的颜色的深浅是有规定的,年长者用黑帐幔,已婚者用红帐幔,未婚者则用白色,而且要睡在靠近楼梯口的地方。

真正到了傣家,卧室决对是看不到的,他们巧妙的把卧室的门隐藏到一排大立柜中间,你还不知道哪是柜门哪是卧室门。傣族人认为卧室是积聚家人灵魂的地方,被外人看了,就会失魂落魄,一家人不得安宁。据说,他们的卧室有两个门,老人和小孩个有个的入口,这样体现了家庭成员的尊卑,也体现了傣家人敬老的好习惯。还有,两门间的某个柱子也是碰不得的,那是他们家老人归西时必须要靠着的,传说他们这样就可以把魂魄留在家里,保佑世代子孙。如果有外人碰了那根柱子,家人也不得安生,估计,那柱子也被隐藏在那大立柜中间了。

女主人介绍,傣族人有名无姓,贵族男女分为刀、召,一般家族叫岩和玉,岩是指男嫁到女家前,先到女家如岩石般下苦力三年;玉是指傣家女人像玉兰花一样的美丽。

女主人是个老师,她讲:在当地她算的上是个有文化的人了。这都是她的上一辈们那时的思想不是那么的守旧,也把她送去当时由知青们开办的学校上学了,开始了她在小学里的读书。可是,当问起她的学历,她居然小学都没有念完,这都是因为当年知青一窝蜂回城时造成的。我想,女主人也可能是当时知青们留在这里的产物吧!不是有部电视剧里的一首歌是这样唱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妈,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

我不由得想起六十年代那悲壮的一幕,几十万热血知识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奔赴云南边疆,在那次全国集体性癫狂下,那里成了知识青年们的青春坟场。刚才进入寨子时,看着不远处村庄那凫凫的炊烟,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因绝望而扭曲的面孔。我可以理解这种绝望,在那个没有柏路马路的年代,这里,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坟墓。对于那段历史,我们都已经慢慢淡忘掉了,但在那段黑色的年代,无数的知识青年的青春与生命,在这里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埋藏了。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在边疆,他们抛下的不只是红土地、橡胶林……还有他们的青春情怀和爱情结晶——孩子。由于这些知青们走后没有老师任课,学校开不成课,就只有学到哪就在哪毕业,学了什么就教什么了。女主人当年也只读到了三年级多点点,也就算毕业了吧!现在她已在岗位上也奋斗了几十年了,现在学校也满员了,就是本科生也还不能分配进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凭她的这点点儿文化,女主人同时还兼任了生产队的妇女干部。

同样的热血的青年,他们的生命,原本可以象这里的花儿一样灿烂,却因为政治的因素,成为那个时代的殉葬品。

…… ……

其实,客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傣家人的婚嫁问题。女主人也对客人提出的这一问题也作了介绍:傣族人重女轻男,谁家生养了女儿,便欢天喜地,生养的是男孩,就垂头丧气,说是赔本的货。

傣族人现在还继续沿襲的是古老的“女婚男嫁”制度,即:男子上门从妻居的婚俗,男孩子要嫁到女孩子家,要三年住女家,三年期满才可回家居住,建立了家庭才算定居。女主人的两个哥哥己嫁到别的村落去了,要一两个月才回来一趟,女主人的老公也带着孩子出去玩耍去了。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生男孩不值钱,要给女人做苦力”。这里着实是个女权至上的地域。男人不但在女方家中做饭打柴,第三年还要在金沙江里淘沙,提炼沙金为女主人打首饰。女子身上的金银首饰越多说明男子越能干。然而三年之内,女方若对男子不满则可以随时“解雇”他,另择人选。

更有甚者,是要先同居再结婚的,是否结婚要看女方是否怀上孩子,不能怀孕的女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抛弃。所以有云南十八怪之一的“背着孩子谈恋爱”之说。

恋爱过程:若哪个小伙(猫哆哩)看中了某家的某位姑娘(骚哆哩),想要与该姑娘约会,则可夜晚就会来姑娘家竹楼下,用竹竿(木棍)在骚哆哩所睡位置轻轻往上捅几下木板,让骚哆哩知晓,如姑娘果愿意,就会偷偷溜出去和他幽会。夜晚用竹(棍)子在此叫做“捅竹楼”。可千万别捅到了“老咪涛”(老婆婆)所睡的位置,这样“老波涛”(老公公)就会背着大砍刀追你,他认为你看上了他家的老咪涛。事先要到女孩儿家做三年的苦力才可以结婚。婚后就可以享福了,主要任务就是学傣文、琴棋书画和品茶聊天儿。傣家人还非常崇尚知识,读过书戴眼镜的男孩可以少做一半的苦力!

傣族青年男女结婚,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嫁到女家,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婚礼开始前,新娘新郎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芒锣,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娘和新郎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比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男方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楼,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在竹楼的堂屋里摆上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两个用芭蕉叶做成的圆锥形帽子,下面放着煮熟的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此外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们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双把饭团放回桌面。这时,主婚人拿走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分别拴在新娘新郎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

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鸡拿给小伙子们去分吃,预祝他们早日找到心爱的姑娘,也来幸福地拴线,其余的东西全部放在新婚夫妇的帐子边,过了三天才能吃。

拴线吉束后,便开始宴请宾客。席上的菜肴多带有傣味特色,其中有一腕是生血加料血炖,以象征着婚姻的吉祥。席间,新郎新娘要殷勤地向宾客敬酒,宾客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新郎新娘回答,有的则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等,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气氛热烈而活跃。

…… ……

第二天天亮前,新郎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家。

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戚,并分别向各亲友送凉米粉一块。

婚后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着凉米粉来到男方家认亲戚,同时也分别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也要向新娘赠送礼物。到此,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结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新郎新婚结婚后即盖起自己的房屋、建立起自己小家庭的已不少。

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如离婚,由提出离婚的一方递给对方一对腊条,或双方拉一块白布从中剪断,从此便恩断义绝,算离婚了,如夫妻中一方死去,不论年龄多大,也要举行离婚仪式;生者用一根棉线拴在死者的棺材上,出殡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生者和死者便断了夫妻关系。

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傣族还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集会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

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了年轻的小伙子,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另在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子还有一种奇特的求偶方式,无论春夏秋冬,小伙子如果想找情侣,他就会一条宽大的毛毯把自己连头带身都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站在大路边,等待姑娘的到来,这也是未婚小伙子的临时标志。

而没有对象姑娘的标志是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身束小围腰。小伙子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姑娘经过,都可以上前说话求爱。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他就会取下身上的毛毯,拉着姑娘的手离开大路去细谈。

当双方恋爱成熟时,一般由男方请舅舅或姨妈出面去姑娘家提亲,对方答应后便可成婚。

傣族人男方“嫁”到女方家要做三年的苦力,榨糖就是其中的苦力之一,傣语叫做“喝依外”。现在在傣族园还能看到那种木材做成的机器,虽然既原始又古老,怀旧的傣家人还是沿用至今。只要把甘蔗伸到这个缝里,推动操作竹竿,使机器旋转,甘蔗榨出汁,再熬成糖,就是傣家人食用的红糖了。

西双版纳的傣族以米线为主食,早、晚点必备。他们加工米线的木制机器叫做“干好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村子里的傣族几乎家家都有。傣族传统手工米线的制作既讲究又复杂。首先挑选上好的新谷子,用木舂舂去皮后在水中浸泡一天,再用木舂舂成米粉,放进锅里熬成糕,冷却后用手搓细搓糯,然后用芭蕉叶包好捂上2~3天,直到米糕发酸,再放到“干好弄”的圆洞里加工成米线。

历史上,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而闻名。现在还能看到的纺车和织机是傣族用来织锦的,傣语的织锦叫“喝赕乎”。傣家人把棉花从山上采下来用这纺车纺成线、织成布,再缝制成筒裙和床上用品。对于傣家人而言,纺车也是非常特别的道具。每当日落黄昏时,女孩子就会坐在竹楼上摇着纺车等待小伙子的到来,那时小伙子就会吹着短笛和着纺车声倾诉情思,如果姑娘看中了他,就会柔情地从筒裙下递出情人凳,让他坐在自己身旁。如果姑娘不喜欢这位小伙子,纺车就会发出无规律的声音,并对小伙子的多情无动于衷,此时小伙子便会知趣地离去,另外寻找目标了。

傣家人的生活少不了金银首饰的装饰,澜沧江上淘金是西双版纳一道很古典的风景。农闲时分,傣家人就会在漫漫黄沙里,聆听河水的清唱,用如雨的汗珠淘出金子,为女儿准备嫁妆。傣家人加工金银首饰的技术也代代相传。

骚哆哩还回答了游客提出的其它感兴趣的问题。

最尴尬的事情是在傣家人家里呆久了要上厕所的问题。急的团团转转,这里没有一间厕所。傣家的男男女女都是在露天解决,找个没人的树林,西双版纳的树林是比比皆是,在他们没有什么不方便。我好不容易在路边找到了一个有两个平方米的小茅屋,也可能只有游客急了才去光顾一下,里面显然不经常有人进去,卫生令人担忧。更让人吃惊的是,一路上,导游告诉我们,傣家的女人以前是不穿裤子的,(有游客问导游:现在呢?导游停了停说:“说不清楚”)。小便的姿势同男人一样的,筒裙一提,就解决了。这真让我对那些窈窕的裹在艳丽长裙里,头上带着鲜艳的大花的女人刮目。

至于傣族人洗澡,清澈的溪水是他们天然的公共浴场,男男女女都全裸着集中起来洗,不同的是抽出一只手护住自己的下身,男的靠上游,女的靠下游,这样算是分开了一点点。

傣家人规矩很多,可是用手抓饭吃,不同的是,把饭事先搓成团子,包在芭蕉叶中弄熟了。而且只能伸左手拿。我想这也许跟他们饭桌太小有关系,一个竹篓子翻转过来就是张桌子了,人只有坐在矮凳上,简便得很。

随后骚哆哩又向大家展示了本村寨用真金纯银、沙金沙银所制成的各种首饰器具向大家推荐选购。话语很诚恳,绝没有强买强卖的意思,购买者甚多。f r也选购了两百多元的砂金饰品,不知是真是假!

关于作者: 今年去哪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