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个人都想去一趟西藏,这片雪域高原如此遥远如此神秘,是每个人的旅行梦。
几年前就和朋友商量一块西行,我们向往着布达拉宫,幻想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以及雪山下蓝绿色的各种错湖……感觉里那么原始、古朴、天然、纯净,那么遥不可及。
这是春雨湘行中的一个图片,是2月份去长沙时飞机上拍的,无意中为两个月后西藏之行推了一把力。西藏之行,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让梦想变为现实。
4月底,一个偶然的时机突然来到,一家人都有了可以同时外出的时间,就不假思索马上行动,坐火车去西藏,那片梦中的高山雪域,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昨天联系西藏当地的旅行社,确定行程费用,今天当即从山东出发,如此高效。确定下来的那一刻,心情是这样的:龇牙咧嘴的笑,心里开满了格桑花!!!
旅行社的行程安排如下:5.1到5.8,八天七夜。.
拉萨、布宫、大昭寺、巴松措,鲁朗林海、大峡谷、佛掌沙丘,苯日神山、羊湖、扎基寺、纳木错
八天七夜。回来后的照片册是这样的:
这篇游记,先按行程详述西藏之行无限风光,再述其神秘风俗见闻。
因时间长图片多内容大,故此游记分三部分:一、在路上(D1-D3);二、行程美景(D4-D10);三、神秘风俗见闻。
一、在路上(D1-D3)。
山东——北京——拉萨(火车,2天半)
令人兴奋的旅程开始了。
对我们来说,29日晨坐火车去北京转晚上的京藏线列车,1号中午到拉萨。三天的路途,几乎是横贯中国东西。对应看中国山脉地图,要翻过座座高山、海拔从几米到几千米,才能到达目的地。
我们在51假期之前出行是正确的,德州到北京的列车,后面车厢里空荡荡的,经列车员同意,我们一家坐在后面车厢里,很安静,看车外的田野,麦苗绿油油的,树木刚开始萌芽。
到了北京站,出站,坐9路公交到北京西站,在站北著名的庆丰包子店吃了晚饭,就进站取票候车了。
小超市买点零食路上吃。走过去了才看到了楼顶上的“北京欢迎您”。对,这地方是北京西站的马路对面,挺有必要的。
北京到拉萨的火车候车区,坐的几乎都是去西藏旅游的人。准点开。
京藏线每天只有一班火车,Z21去拉萨,Z22回北京。
30日的清晨六点多,在隆隆的车轮声和车厢里杂噪的说话声中醒来,原以为到了西部呢,车窗外还是平原,还在内地,查方位才知道竟然拐到了宁夏中卫。中卫再到兰州,再到西宁,这才到了西部呢。这青藏线蜿蜒曲折,怪不得要走这么久。
这里路边的白杨是往上长的,越是干旱缺水,枝丫越是不伸展。第一次到甘肃时,这是最深刻的感触。
兰州这里,路边已经几乎没有庄稼了。列车员成功地推销了这“限量版”的两本书,2百多元。
这里看到了湟水,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对于居住在黄河下游岸边又干水利的我来讲,西部这些河流水系,我充满了敬畏又满心亲切。
到达西宁。车厢里两个小孩很活泼,问他们那里的,兰州地。
继续向西。一会就看到了铁路线南边的青海湖。它原是一线,远远的一条蓝线在南边的天际线处,然后就一点点扩大了水面也越来越近了,经过了东边的沙丘山,主湖面就到了眼前。土壤沙化,湖边是铁丝网分割成的一块块牛马放牧区,地上有一点枯草。因为不是夏季又离得比较远,看到的青海湖和宣传图片上的效果相比差距有点大。
走了两小时,才过了青海湖。不久,就看到了雪山。不时看得到草甸子和水潭。
这一处线路,路边经常见到冻死的牛羊,不知道为什么牧民没带走。
以后请教导游,可能这些野外死去而又无人收拾的牛羊是放生的神牛神羊,自生自灭。
到达德令哈,将近7点半,刚刚傍晚。这里明显比山东黑天晚了,拉萨和北京可能时差2小时,德令哈在拉萨北边略东,也差不多。
过了德令哈,火车拐弯向西南,两边是茫茫戈壁滩,看得到地上的防风固沙网,应该是保护铁路路轨的。
晚上十点,到达格尔木站。这里的温度非常冷,刚刚零上,海拔2829米。列车停留时间较长,25分钟,为了翻越唐古拉山脉,列车会在这里更换车头,并开始供氧。火车离开时,供氧口开始呼呼的工作,全车开始两种供氧方式,弥漫式全车厢供氧和乘客自助式供氧。这才是真正的高海拔缺氧地区行程的开始。
白天的兴奋,掩盖了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症状。躺在铺位上,开始感觉头胀头昏。知道夜里要经过著名的唐古拉山口,赶紧睡觉。
唐古拉山口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视野开阔望得远。只有过了此山,才是真正进入西藏。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山口天气极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
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海拔6000多米。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场。四、五月间的高原,江河凝缩成晶莹的冰川,浪花沉默成无言的冰雕,曾经呼啸肆虐,湍急奔腾的江河静静地安眠着。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5231米,铁路海拔5072米,这里是世界铁路第一高站,也是我们列车在格拉段将要停靠的第七站。唐古拉山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也是长江的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青海和西藏两省的分界线,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
唐古拉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数十条远古冰川纵横奔泻,可谓“近看是山,远望成川”。这里还可以看到神秘莫测的一日四景。往返的游客大多数在此停留观景。
唐古拉山口立有为修建青藏公路而献身的人民解放军雕像纪念碑,海拔高度碑以及“军民共建兰西拉光缆工程竣工纪念碑”,大部分旅游者都会在这里留影。
都说海拔5000米以上称“生命禁区”,其实中国作家陈运和站在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口标志碑写诗《过唐古拉山口》:“时而阳光,伴随走一走;时而冰雹,双肩抖一抖。进入生命禁区,登临敢昂首;何惧空气稀薄,下车喜逗留!2005年6月9日的印辙,刺骨寒风写感受,海拔5231米的险境,飒爽英姿显身手——山高,高不过诗人脚板;春浓,浓不过歌者追求”。
夜里,听到有人在走道里说话,星星真大啊。我也就下了铺位,往外看,看到了满天的又大又亮的星空。但是,头突然很疼,耳朵也疼,头晕加剧眼前模糊,竟然就坐到了走道上。多亏了车厢里有跟车医生,气氛一度紧张,我当时的血氧量只有60%。医生赶紧给我吸氧,让我静静坐在走道椅子上,慢慢缓过来。其他椅子上也坐着人,应该都是高反比较厉害的。就这样,坐到天慢慢亮了。
太阳慢慢在山顶露头,看到了一处处还没融化的冰川,和河流一样闪着银光。
有牦牛在铁路旁悠闲地低头吃草。
过了唐古拉山,就进入西藏境内的羌塘高原,两旁雪山连绵,蓝天草原相映,牛羊如珍珠般洒落绿野。
这段路,看不到牧民和住房。只有偶尔的施工队搭建的板房和线塔,破坏了草原的原始状态。否则,让你感觉到来到了亘古时代,天地和谐、宁静、安详。
青藏铁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攻克了冻土问题。
中国的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有长达550公里的地段需要通过冻土层,其中风火山隧道全部位于永久冻土层内,另外还有长达111公里的 “片石层通风路基”。工程师需要透过多种方法如:石气冷、碎石护坡、以桥代路、热棒降温等方式使冻土层的温度稳定,以避免因为冻土层的转变而使铁路的路基不平,防止意外的发生。所谓“热棒”技术的热棒是一根根中空密闭的钢管,直径约15厘米,高约2米,里面注入氨水,并将热棒的一部份埋入地下,由于上下的温差会让氨水变成气体上升,带走热量,可用以降低冻土的温度,到了夏季,热棒则停止工作。
这片铁路路边经常出现这个不规则的钢结构插在地面上,应该也是解决铁路不受冻土侵害的处理措施之一吧。
太阳透过列车玻璃射进来,感觉特别灼热。这里海拔4000多米,确实离天空近了很多,云也特别蓝特别近。
到达那曲车站,两边的雪山一路相随,牧民的房屋也慢慢多起来,逐渐有一块块的正在耕种的土地,没有工业污染的原生态环境,呈现出一片悠闲的农作状态。过了宽阔的拉萨河,就在中午到达拉萨。
进入市区,我们早就收拾好了行李等待下车了。可惜的是,回来的时候,右边这个新杯子竟然被半路下车的人悄悄顺走了,那时候,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个词“布施”,就当我们布施了一次。
一出火车站,立刻感受到了日光城的威力,光线很强,灼热感,空气干燥。亏了大家都准备了防晒。
旅行社师傅接站。司机是个河南人,非常热情健谈,指点我们看远处的布达拉宫,介绍本地风土人情,和我们的半个老乡一样。
整个拉萨市区,感觉上确实比内地城市简朴一些。街道上绿化树以柳树杨树居多,交通有些杂乱,街旁楼房没见到高层,路边经常见藏族同胞手持转经筒步行。
司机问我们什么感觉,头晕脑胀啊,还是高反啊。司机一再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洗澡感冒,现在我们的身体就如带的真空食品一样到处是涨的,感冒了得肺气肿有生命危险!!!一会午饭让我们吃容易消化的面,吃含氧量高的苹果,下午一定在房间睡觉休息调整,晚饭就不能再吃饭了。睡一晚,明天才可以活动。
司机把我们送到一家藏族宾馆。各种雕花实木家具,比较典雅考究。
放好行李,楼下找地方吃饭,拉萨一半人是外地人,大多是四川人,所以整个市区的餐饮,川菜较多,很多食材外地供应,特别是水果和蔬菜价格较贵。找了一家面食店,老板果然是四川人。
于是,一家人在街边餐馆饱饱地吃了一顿面片面条后,在拉萨艳阳高照中,在安静的藏族宾馆里,继续伴随着高反的头晕脑胀,睡了一下午一晚上。梦中看到雅鲁藏布江边五彩经幡迎风招展磕长头的藏人一步一叩在318线上……
西藏,万山之祖,百川之源,在那里,你会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