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动植物给人的美感 云南游之三终结篇。

动植物给人的美感 云南游之三终结篇。

动植物给人的美感 云南游之三终结篇

人的记忆总是有偏差,去云南的第二天,清晨7点出发,其实还是在普洱境内游览。云南的第一个景点,并不是离开普洱,直奔西双版纳,而是观赏地处普洱市的太阳湖国家森林公园。这好像正和后来在西双版纳参观的植物园相对照,这个森林公园,除了密布的丛林,更有各种动物栖息其中。而后来去的西双版纳植物园,则是云南另一个地区西双版纳的景点。这个植物园,虽属国家级的科研机构,但因为研究的是热带植物,各种热带植物也就生长其中。这两个景点,其中的动物和植物,正好构成一个对照。

普洱太阳湖国家森林公园步道图

西双版纳植物园

这让我有机会来一点时空交并,把这两个景点的动物和植物放在一起来摆弄一点文字,这大概就是所谓人类思维的功能了。线性的时间一往无前,只有人的记忆和思考可以让它的线性来点变异。而三维的空间是立体的,它不会如同时间那样线性地流动,却同样可以通过人的记忆与思考,让它的立体特性和时间粘合在一起。这样,时空粘合的思考,思考之后的人类行为,就有可能把我们对于时空的感受,变成可读的文字,变成可视的图片,变成可视而且可听的视频等等。

这些文字图片或者视频,记载着我们的美学感受,道德感受、还有更深层次的人生感受。道德感受是复杂的,人生感受更为复杂。但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尽管也差异多多,似乎更容易找到共通之处。至少,傣族人,基诺族人,还有云南的其它少数民族,它们大概也和汉族人一样,对于大自然赋予其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同样的美学感受。

大自然和人类,它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在时空之中放置无数的有形物件,当然要包括大自然赋予其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次的云南行,这些大自然的有形物件,它给人以美感。美得让人总想把那瞬间感觉,永恒地留存于大脑的记忆,于是,就用相机把这些自然物态一个接一个地收入到电子存储之中。

太阳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动物:

犀牛

大象

猫头鹰

甲虫

小熊猫

鸟影

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植物图片

睡莲

王莲

朱缨花

金凤花

鸡蛋花

自然物体的美,是由主体的心境来决定?还是目标客体投射到主体脑际产生的愉悦感觉?如今真是有时间来思考这个莫名其妙,却玄而又玄的形而上学问题了。

新冠疫情肆虐的庚子之年,总有无数的恐惧和忧郁不时来袭击你的心境。你担忧着自身,还常常要担忧远在海外的孩子。这些担忧其实就是中国成语所说的杞人忧天,毫无用处。但心境如果没有修炼,这些担忧常常不请自来,赶都赶不走。除了用知识的追寻来排遣恐惧和担忧之外,大自然是最好的灵药。那些焕发着生气和灵性的动植物,它们给人带来的美感,至少在你产生美的感受的那个时刻,恐惧和担忧自然就乖乖地离开了你。

就此而言,获得美的感受,一定有目标客体对你的投射。或者是有节奏韵律的声音,或者是有奇妙身形的画面,或者是有可口飘香的味道,再或者是…。音乐的美,还有味道的美等等,那更为玄而又玄,我姑且只诉诸一点有关视觉美感的自我感受文字吧。

视觉美感的要素,也许就是有形物体的对称、均衡与协调。所有动植物的形体结构几无例外,全都是对称性的结构。上述图片中的鸡蛋花、猫头鹰和大瓢虫,表现尤为明显。很多人喜好做倒影的拍摄,这倒影不就是对称的一种典范体现么?实在世界的图像倒影在水面之下,成为和实在图像对称的一个镜像,自然是一种变形的对称,但的确很美。

而所谓镜像的对称变态美,大概是自然界赐给人类的一个礼物。对称变态还表现在生命体之中,生命体之美有一个要诀,它们是动态的。动植物的动态,会在其行为变化中产生所谓的对称破缺美,这让美感的探讨又深入到一个层次。对于对称美感的进一步抽象,在物理学那里,就成了物理哲学先验命题的一个起源,所以,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研究对称的德国专家外尔有一句名言:

“物理学中一切先验性的陈述都起源于对称性。”

(转摘自王溢然 王明秋编著《对称》扉页)

对称,从美学到物理学的先验陈述,似乎就离开美学了。但最为抽象的对称研究还不是美学、物理学或者生物学,这份“抽象之最”应该属于逻辑学。自从美国的皮尔斯开始关注关系逻辑,关系逻辑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那就是对称性。有关对称的物理性、美学性等等特性,似乎在这个学科中全都抽象掉了,成为一个纯粹的关系特性。我们的人类思考,就要去考察各种各样的不同关系。

好了,云南游就写到这里了,我该继续关心刘易斯的那个模态逻辑,模态逻辑的关系语义学就是研究各种关系的,自然包括这个对称性。

关于作者: Joe21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