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非洲带回来的烟灰缸颜色已经有些斑驳了,安静地躺在办公桌的角落,周围是烟蒂堆满的小山,搓了搓冰得发红的双手,又点燃了一支香烟 ,呵欠不停,毫无思绪,手指只是条件反射地敲打键盘。已经习惯了睡眠被剥夺的疼苦,但这样平淡无趣而无所适从的日常还是会慢慢耗尽你对生活的热情。。。
这张办公桌,听了太多我的理想与抱怨,早就烦我了吧,也许是时候换种生活方式了,至少是一次对城市的逃离,去一个与现实完全隔绝,只有雪山、寺庙和纯净星空的地方。
去拾取那个多年的夙愿吧,去心中的香巴拉,即使躺在雪山下,看着高原的风与白云亲吻,让斑驳的阳光撒在身上,我也会觉得生活带给我的,还是美好大过颓唐。
比雪山更坚韧的永远都是人心
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去迪庆,假期不多,加上周末,只有四天的时间,
除去往返交通,满打满算,纯粹的游玩就只有72小时,而香格里拉所在的迪庆州却又那么大。
巴拉格宗、石卡雪山、虎跳峡、普达措、松赞林寺、白水台、梅里雪山、属都湖、塔城......我不用看攻略,都能在心里默念出20个已经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地方!!!
毫无疑问,迪庆州就是一个宝藏之地,而这堆宝藏中最被低估了价值的那颗遗世明珠无疑就是巴拉格宗。
孟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巴拉格宗就藏着香格里拉的大美,却少为人道,就像勤劳朴实的巴拉村村民一样,究其原因,一切根源都是因为公路。
要知道巴拉格宗地处滇川藏交界处,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的核心区域,群山环绕,外人难得进入,而在这雪山之间有一个藏族村落名叫巴拉村。这个多少年来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因为没有公路,到香格里拉市区只能步行,最快也得走5天。
藏于大山之间的巴拉村因为通了公路,已经迎来了崭新的面貌
巴拉格宗是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白云掩映下的雪山若隐若现,湍急奔流的岗曲河宛如一条绿色的腰带环绕在峡谷。
从四川巴塘地区迁徙而来的巴拉村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原本我这辈子是不会与大山中的巴拉村人有交集的,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朗读者》上认识了一位特殊的巴拉村村民,那篇《火塘闪着微暗的火》如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把一整个巴拉格宗点亮。
斯那定珠第一次走出雪山峡谷,是9岁那年因烧红的铁条打中左眼,被父亲带去县城看病。走了整整5天,才到达中甸县城(现在的香格里拉市)。不过,由于拖的时间太长,斯那定珠的左眼几乎失明。但那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大山外的世界。
五颜六色的灯光、在地上跑来跑去的汽车、用电的钢磨、卖酥油茶的店铺……村外的世界令斯那定珠的内心深深震撼,也使他萌生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梦想。
这些梦想在斯那定珠心中生根发芽。13岁时,他怀揣父亲筹来的35元钱,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巴拉村,开始外出闯荡。从香格里拉到昆明,再从昆明到广州,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诚信务实的处事方式,斯那定珠积累下几千万元资产,在迪庆州开了第一家五金机械门市部和火锅店。
然而,贫困封闭的巴拉村却一天天衰落。62、48、31、25……原本有60多户人家的巴拉村最后只剩下14户。这牵动了斯那定珠的心。他一直记得儿时的那个梦想,“要让村里人过上和山外人一样的生活。”
他下决心修出一条让巴拉村人走出大山的路。
然而,当他回到家乡表示要为巴拉村修路时,遭到了家人和村民的强烈反对。有人冷嘲热讽,认为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有人认为他想把大峡谷卖了搞水电开发,还有人因为修路要占用自家土地而拒绝。一位愤怒的村民甚至将唾沫吐到他脸上。
“所有的事都很难,困难太多了。”回忆起当时修路的情况,斯那定珠感慨不已。村民不同意,只能反复去沟通。“我把唾沫一抹,继续说。占用大家土地的,包括地上的庄稼和经济作物,全都给予补偿。好在后来,村民们都理解了。”
可要修通长35公里,连接周边4个藏族村落的“挂壁天路”,远不止村民的同意就能完成。望着峭壁悬崖,斯那定珠请来的一批又一批设计者、工程队都束手无策,连修路的价格都不询问,掉头就走。最初,斯那定珠只好亲自带人勘测地形、设计施工路线。两年时间,他风餐露宿,硬是规划设计完成了公路上的43个急转弯。
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在绝壁上修路耗资巨大,斯那定珠的几千万元很快就被用完。为了保证资金投入,斯那定珠不顾家人反对,变卖了经营多年的餐馆、五金店,抵押了房子、车子,跑遍了所有的银行和信贷公司,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只为修成巴拉村通向外界的公路。
2004年9月,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破声响,从国道214通往巴拉村的盘山公路正式动工。
修修停停,停停修修,2008年1月1日,执着的斯那定珠终于在半山腰、沟壑间凿出了这条“天路”,宛如山间的银色“哈达”。
路修好了,但对于斯定那珠来说,他依然肩负重压,公路需要养护,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斯那定珠至今还欠着巨额债务,于是才萌生了发展旅游业的念头,同年,他注册了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慢慢的,景区建设也逐步走上正轨,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有望在今年成为AAAAA级。
原本,他有一个赚钱更快的选择,一直有人出高价请斯定那珠一同开发巴拉格宗的矿产资源、修建水电站,但都被他毅然拒绝。在他心中,巴拉格宗神圣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决不允许被污染,被破坏。
在《朗读者》看完斯那定珠的故事之后,我就萌生了一定要来巴拉格宗看一看这条天路的想法,亲赴胜地用门票来表达我这微不足道的敬意。
如何前往巴拉格宗
巴拉格宗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在著名的独克宗古城以北80公里。
迪庆州建有机场,目前通直航的城市有昆明、拉萨、成都、重庆、北京和上海,以下是网上搜集的航班信息表,我因为在重庆,1.5小时就可以直达,冬季淡季的时候飞机票只要300多,前往巴拉格宗可谓是特别方便了,在城市生活与雪山高原间轻松切换。
而在2020年,从丽江到香格里拉的高铁和高速路将会双通(估计车程1.5小时),游客就有了更多交通选择,毕竟前往丽江的机票要便宜得多,而那时候,有了交通的带动,迪庆州的这个宝藏之地一定会成为中国旅游排行榜上的佼佼者。
说实话,巴拉格宗尽管目前只是一个AAAA级景区(明年很可能升5A),但比很多的AAAAA级景区都大,景色也更加丰富,集雪山、峡谷、冰川、河流、高原湖泊、原始森林于一体,更有圣洁原乡巴拉村、达拥佛塔、巴拉卓玛拉康等藏乡人文景观。
进入景区之后的第一站,是千年菩提树,看上去的第一眼如同是崖壁上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又像是欲展翅腾飞的凤凰,在佛家经典中,菩提树是最为神圣的,何况是这一棵有着3000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所以在巴拉村人的眼中,这就是上天赐予巴拉格宗的神树。
一般的菩提都是独自站立,枝叶向四面八方延展开来,而这棵菩提树却是依山而立,整个枝干像是攀附在崖壁上一般,所有的枝干、树叶舒展地铺陈在整整半幅崖壁上!就如同是不畏艰险,在崖壁上求生存的巴拉村人。
巴拉格宗是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白云掩映下的雪山若隐若现,湍急奔流的岗曲河宛如一条绿色的腰带环绕在峡谷。
从四川巴塘地区迁徙而来的巴拉村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1300多年来,巴拉村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巴拉村人备受神山的庇佑,也对神山无限虔诚。
这里也许缺少物资,却从不缺少信仰!
改变巴拉村命运的就是信仰,为了能把与世隔绝的家乡与世界连通,斯那定珠,这位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用他的倔强去追逐故土的神迹,天路盘踞在雪山峡谷的悬崖峭壁间,用时10年,全长35公里,99个发卡弯,108道拐,连通圣境与凡尘,贯通村民的命运。
没有斯那定珠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今日的“香格里拉小江南”巴拉格宗。如今的巴拉村已经全村参与到巴拉格宗的景区建设中来,全民脱贫,共同富裕,成为了这个传奇故事最完美的结局。
而未来,巴拉格宗景区将会越来越好,5A景区的升级,高铁的开通,这处雪山中的秘境将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现在的巴拉村也做好了向全世界游客开放的准备,旧房全部改造完毕,酒店、餐厅和民俗博物馆也在村子里营业了,没有承包给外人,全部都是斯那定珠和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质量和管理好得让人惊讶。
如果你想了解巴拉村人过去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来到民俗博物馆坐上一坐,喝一口热乎乎的酥油茶,尝一块香甜的青稞粑。
在这13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品尝手工细打的酥油茶,奶香味十足,也有历史的味道,窗外是巍峨的雪山,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那1300年的时光仿佛就在一刹之间。
民俗博物馆的三楼露台是一个观看格宗雪山的好地方,把相机降低,可以拍出好看的合影照片。
村子里还有不少可爱的小猫,性情温驯不怕人,撸猫一族可以自备小鱼干
参观完了巴拉村,也就差不多到了午餐时间,村子里有两处就餐的地方,想要便利的可以去巴拉村小吃店,而想要品尝藏家美食的,可以来巴拉村藏式特色餐厅,两处餐厅都在观光车停车场,非常显眼,也很容易找。
巴拉村藏式特色餐厅的人均消费大概是60-100,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川式粤式做法的牦牛肉、藏香猪、藏乡鸡等特色美食,说实话,味道真的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期望值,尽管是在偏僻的巴拉村,但厨师却相当专业。
藏香猪做成的小炒肉,超级下饭,肉质非常细腻,这里的食材都是村民们自给自足,漫山遍野散养的家畜。
红烧藏香鸡,现在都还忘不了那入口即化的软糯口感,因为这些美食,我肯定还会再一次回到巴拉格宗
除了肉,这里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粤式做法,包你满意。
在这寒冷的冬季,这一大桌香喷喷的佳肴,真的会让人把这里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