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拉萨最小众寺院:没有门票、没有游客、没有商业,只有朝圣。

拉萨最小众寺院:没有门票、没有游客、没有商业,只有朝圣。

拉萨大大小小的寺院遍布全城各个角落,虽说布达拉宫真正意义上应该是一座宫殿,但也有人将它归为是寺院,但对于虔诚的朝圣者而言,这一生的终极朝佛之地只有大昭寺。凡是每个去拉萨旅游的人于大昭寺前和八廓街,往往见到的朝圣者比游客还要多。

但除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拉萨还有许多其他寺院,在游客看来可能是鲜为人知,但对于朝圣者看来,那些规模小,没名气(旅游层面)的寺院依旧有者非凡的宗教影响和地位。小昭寺边上的次巴拉康,就是一座这样规模极小,但影响力很大的寺院。

这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院门前有一座煨桑炉,香烟缭绕。周边还有许多售卖桑枝、松柏叶的摊子,比我往年来的时候更要密集,蓝天之上,彷佛云雾缭绕。

寺内只有一座佛堂,供奉着无量寿佛。朝圣者们朝佛之后,便开始转“廊热”,即绕佛堂而建的巷道,转经者有几岁就转几圈,据说可保平安长寿。每天转“廊热”的朝圣者川流不息。

2015年,第一次来到次巴拉康,就对它留下了深刻印象。跨入门槛,在转经筒对面的长凳上遇见了一位善良的妇人,与妇人聊天的时候,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垫着脚尖,她伸长着胳膊,努力转动着那一排金色发亮的转经筒。

但最让我倾心的是,当我转过经筒,走到佛堂跟前,一次偶然的抬首,湛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少年的微笑打破了我平静的内心。他像是一朵洁白的莲花,漂浮在在纷扰的俗世之上,俯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佛堂之内,“廊热”之中,那喃喃的诵经声,在窄小的巷道里汇成强音。

大概正是寺院于“旅游层面”是那么的不值一提,比不上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西藏之旅必去之地吧,因此次巴拉康于俗世中少了一份俗世,走进院门的那一刻起,纷扰的红尘就被隔断了。没有游客的喧嚣和相机的快门声,寺院只被包裹在喃喃的诵经声中和弥漫着的桑烟内。

佛堂的偏殿内有点酥油灯的地方,成排的酥油灯看着颇为壮观。只是不敢拍照,只能一眼望去,记于内心。后来随着人群,踏上狭长的阶梯去了二楼,那里曾是小少年出没的地方,依稀还记得他爬伏着,只探出一个小脑袋,突然朝我笑起来。

如今,小少年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朝圣者们的不断朝佛。在登上二楼之后,还有一间屋子,类似经堂。朝圣者们需要拽着绳子,再次登上阶梯才能进入。屋子里头供奉着佛像,挂着唐卡,还有两个喇嘛在诵经。屋内中央摆着一个盛放着酥油的大容器,朝圣者们朝佛之后,会朝容器里倒入一些自己备好的酥油。

关于次巴拉康,这可能是我在拉萨遇到的一座规模最小的寺院,比丹杰林寺还有小。虽说与大昭寺仅一墙之隔的默如宁巴寺只有一座佛堂,但院落三面的居民房都曾是僧舍,其规模也是比次巴拉康大一些。

但它与丹杰林寺和默如宁巴寺一样,都有一股俗世之外的清幽。只是比起另两座寺院,次巴拉康的地理位置并没有那么隐秘,但凡去小昭寺的游客基本上都会看见这座寺院,只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引起兴趣罢了。

其实有时候,拜访一些这种“不知名”的小寺院,往往会给旅途带来不经意的惊喜和收获。虽然我们不太懂那里的文化,也不太理解藏族人的信仰,但没有游客的喧嚣,没有商业的纷扰,随意在寺院一隅坐下,心底可能就开了一朵莲花。

也正是如此,我每来一趟拉萨,都会来到这座简朴的寺院坐坐。虽不像朝圣者那般会进入堂内朝佛,但就在坐在阳光底下,看着人来人往,或思绪万千或平淡似水,都会发现幸福两个字会是如此简单。但每次来,总会想起那个在蓝天下微笑的小少年。

关于作者: 苏丹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