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拉萨应该是这个样子吧,桃花烈艳!
掐指算算,前后去了四次拉萨。
有人去了就永久居住了,有人去了说那是个脏乱差的省会。
我觉得拉萨是一个特别包容的城市, 即使因为旅游被过度消费,依然保持着商业化不了的独特气质。 这种气质大概来源于强势的宗教信仰。
第一次去拉萨市在17年4月初, 两份工作之间,去日本比赛之前。集训累屎,据说赛前要休息,速度的给自己安排了个旅行。看了一圈雪山徒步,发现还是封山期,而且临时找组织也麻烦。敲定拉萨,应该能看到雪山吧...
飞机上就如愿
关于首次入藏的方式和高反
很多人推荐火车进飞机出,这样子前期会有一个适应高原的过程以免高反。凭借多次高反的经验,个人总结高反是身体对高原的一个适应过程,气压和单次呼吸氧气含量下降的时候,身体会有自己的临时应对机制。心跳加速,头痛都属于正常范畴,多喝水保持愉悦心情挨过适应期就好。
当然,如果有感冒的话需要及时就医;刚进入高原也切勿洗澡。
江湖美好
机场大巴进市区路过布达拉宫,看到的那一刻无比的激动,大概是因为这个地标太过于知名。
下车直接去投奔妍妍, 从未见过面却感觉很熟悉的朋友。
川藏线上认识的朋友介绍了他新藏线上认识的朋友,然后第一次到拉萨就有了据点,在据点又认识了其他朋友。初次见面,没有陌生,相聊甚欢,这大概就是江湖的美好吧...
在青藏高原吃到了人生第一晚冷面和第一个杏花楼网红青团
嗯,我还是鸵鸟民宿的第一个住客~
没有做攻略,问了一圈,大概可以去如下一些地方:
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甜茶馆,羊湖,珠峰大本营...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周边
先去看布达拉宫,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知识的匮乏,即使跟着导游也是此地打卡而已,并没有太多触动。决定:要么大昭寺不进去了吧。
大昭寺周边瞎转悠,四月初的拉萨下了一场小雪,一条牛仔裤根本抵御不了雪后的寒冷,进了家咖啡厅取暖。咖啡厅很小,被安排和别人拼桌,在点完一杯极贵的美式后,一抬头,对面的藏族青年和背后的书架构成了一副和谐生动美丽的画面。
纠结了几分钟,终于还是问出了:我能给你拍张照嘛?
还在想要不要找个合适的理由,人家已欣然答应。
互相交换了微信和名字。更乐说他的家乡在年宝玉则,现在在拉萨社科院学习英语,今天有事情要先走了,未来可以一起逛逛。
(原来外国人不能单独进入的西藏,有外国学者在那里做研究呢)
大昭寺再往外延伸还是原来的老建筑,沿街很多特色商铺可以逛逛。进了一家饰品唐卡蛋糕店,点了一份牦牛酸奶蛋糕,和老板娘聊了起来。美女老板娘老家安徽,是西藏大学的研究生,当时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退而求其次选了西藏大学,然后留了下来。老板娘说,大昭寺一定要去,他一个朋友泪目了。真的有这么神奇么...将信将疑...
扎叶巴寺
在妍妍和马姐的住处被种草了扎叶巴寺,据说离拉萨不远可以骑行前往,且星空超美。出门在外,作死如我,随即决定要去经历一下。 在小付的帮助下借了辆自行车,出发。从海拔三千五到海拔四千的时候,一切都很美好,蓝天白云,经幡飞扬,中途还被投喂了青稞饼。扎叶巴村再往前就前变成了全线爬升,且是海拔四千到五千的那种...此时此刻意识到,这不是我所能承受的爬升...>_<
扎叶巴村很美,开篇的照片就拍自于那里。雪白的围墙里爬出一树的粉,高原版的“满园春色宫墙柳”吧。本来觉得在那里逛逛也不错,奈何野狗太多,不宜久留... 看了多个藏地拦车的故事后,鼓起勇气实践了一下。比较顺利的抵达了扎叶巴寺。门口有个小食堂,吃了点东西,把手机留在小卖铺充电,买票入寺。扎叶巴寺嵌于崖壁之上,海拔四千八。顺台阶而上,爬了十几分钟,开始头疼。椅子上歇了会,晒了会太阳,仰望了下远处的转经筒,下撤。
去小卖部拿好手机,听到后方有人喊我,原来刚吃饭把一只手套落在那里了。过去取手套,工作人员们正围着一只巨大的锅在煮甜茶,那可是新鲜牦牛奶煮的甜茶呢,被邀请喝了一杯,走的时候还灌满了我的保温杯给我带着喝。回扎叶巴村拿上自行,准备回拉萨。
不用担心随便停自行车会被偷,可以放心把手机放在某地充电,随处可得的给予,这就是藏区。
回城连人带自行车顺了辆小货车。付了五十块车钱,司机大哥很乐呵的跟我聊了起来。老家江苏,在拉萨工地干活,和媳妇两个人一个月能赚两万多块,比起呆在老家赚个几千块好太多。从大哥的笑容里面看出来很满意自己的这个选择。大哥来拉萨二十年,我觉得算第一代拉漂了吧。说当年没有青藏铁路线的时候,先坐车到西宁,再坐汽车上来,很多人适应不了高海拔,在二道梁子那里就永远的睡过去了。 大哥还附赠了08拉萨不平安的那个故事...
大昭寺
未完...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