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初冬 西藏(二、拉萨)。

初冬 西藏(二、拉萨)。

        过了错那湖,开始出现一些大的牛羊群,牧民虽是逐草而居,但住的帐蓬看上去又大又干净,这里已经很富裕了。这时已是夕阳西下,我有幸照到了几张山峰的“金顶”。

        火车坐了两天两夜,到拉萨时,天刚刚黑,这个车站很新很干净。我们下车先买张地图,然后匆匆打车,直奔很多攻略中推荐的八朗学。这里据说是公认的拼团最方便的旅馆。楼下的画板上是各地驴友的拼友信息,想去什么地方,很容易找到旅伴。

        这里的卫生条件一般,似乎到处都有点霉味。其实整个拉萨都是这样,据说拉萨没有污水处理站,也不往河里排污水。居民污水都在城市的明渠里慢慢蒸发掉,所以在市区里都有一股下水道味,但好处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是清澈见底。

        几天折腾下来,感觉有点累,寻思先好好歇一会儿,确定一下要去的景点。不过打开地图确定方位时,愣是没找着车站的位置,原来买到的是一张几年前的拉萨地图,唉!刚来西藏就上了一小当。

        初来西藏,当然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晚上在旅馆对面,找了一家藏族餐厅,老板汉语不太好,但耐心的介绍了一些特色藏餐,这里的饭菜价格比长春大约高一倍。我们要了一份炖羊排、一份炒肉丝和米饭。过一会儿都上来了,虽然我们很饿,但是基本吃不下去。炖菜很生,还有些膻味,而且每样东西有一股藏香味,尤其是饭,好像是用藏香水里捞出来的,粒粒分明。简单吃了几口,实在是不好咽,为了不给藏族同胞留下浪费的印象,就直接打包走人了。

        第二天,我先到布达拉宫排了个号,然后把备用的现金都存入附近银行,一切准备妥当后,带大娟来到八廓街。这是拉萨最热闹的地方,但是听说当地藏族商家的脾气都不太好。

        著名的大昭寺就座落在这里,在大昭寺的门前,香火鼎盛,很多虔诚的信徒在日复一日的伏地朝拜,据说最忠诚的藏传佛教信徒都在这里朝拜,而不是去布达拉宫。

        在大昭寺的周围,都是一些卖旅游物品的商店和小摊,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还是人潮汹涌。卖的东西,看着都眼熟,应该是从内地批发来的。但在他们的口中,却都是当地的特色产品,比内地贵得多。我就是想买一把当地出的藏刀,摊主给价格都在五六百以上,然后从摊床下面拉出成箱的刀,刀和刀鞘的做工都非常粗糙,看上去象是从义乌批发来的次品,实在没什么心情收藏。藏族人的脾气不太好,女摊主都脸一沉,把箱子踢回去,男的会表现出藐视的表情,挑衅似的高声叫着:“男子汉…男子汉……”,好象不买他的刀就欠他似的,很影响心情。不知不觉走到市场的尽头,觉得没什么收获,有点可惜,在市场上最后一家好好看看吧,这个摊主不太张扬,看上去挺实在的,而且他们这里卖的刀比较便宜,我提出要买藏刀,他就从柜台后面拿出一把,很认真的和我说:“这个纯藏刀400块,”还指着刀鞘给我看:“你看这纹理……”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差点没笑出来,一年前我在内蒙买过一把刀,和这个一个模子做出来的,26元。老兄,你也太黑了吧!!!

        走着走着,看见路中央有一幢旧楼很显眼,仔细分辨了一下招牌上的汉字,竟然是传说中的玛吉阿米茶馆,能碰上就是有缘,进去坐坐。

        楼里光线不太好,楼梯间更是没有一点光亮,还很陡。我们摸黑小心翼翼的上到顶楼,上面是个大平台,用黑布蓬罩着。环顾四周,视线很开阔。虽然下面就是熙熙嚷嚷的人流,但这里的感觉还是很清静。悠闲的本地人在这儿点一杯茶,就能喝上大半天,不追求细致的清闲就应该就是藏文化的最大特色。

        这里主要提供藏餐和印度餐,我要了一个藏式片汤,大娟要了个印度菠菜。菜上来后,我倒是有些思想准备,虽然非常不合味口,还是体面的吃了下去。大娟那个看上去就是一盘充满怪味的菜糊糊。她闻了闻,就直接推到远处,下楼找快餐去了。

        这片地方都是老街,石块铺的路蜿蜒悠长的,走一会儿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很多地方看起来就象我们过去的小城一样,沿街是一幢幢昏暗的小楼,门洞口很大,里面没有灯光,分布着许多台球厅和录像厅;许多脏兮兮的小孩喊叫着跑来跑去,大人们大多穿着灰色的衣服,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这些情景都象极了我小时候住在扶余县时的那个样子,竟然有点亲切。

        不知不觉走了一天,晚上回去就开始联系拼车出行的事,这个时候是淡季,游客比较少。我们下一站想去纳木措,根据楼下征友的消息,我们联系了几个驴友,都不合适。而且听说纳木措前几天下过雪,现在可能已经封山,心中不免感觉遗憾。

        回到旅馆,才感觉累得要命,这地方海拔3500米,高原地区对体力多少有些影响。我简单洗了把脸,打开电视,正在休息。突然,门猛的被推开,径直进来一个黑脸大汉,着实吓了我一跳。

        大汉看来没什么恶意,在床边用生硬的汉语问我们是不是要去珠峰,原来是个藏族司机啊。我还没有这个计划,就先问了一下价格,很贵。他说是好商量,现在正在凑人。看着他脏兮兮的样子,我实在提不起兴致,让他留下号码走人,然后我马上把门插上。在这里又得到了一个教训,住旅馆就算是经常出入,也要记住随手插门。

        27号,正式向布达拉宫进发,虽然我不信佛,但觉得这里有一种神秘感令人向往,计划了好多天了,想到就要进去了,心情还是很兴奋。我们一路沿台阶往上走,发觉这里是看拉萨市最好的地方,全市没有高楼,在这里看下去一览无余。

       再往上走,来到大平台上,前面就是第二道关口,需要购票进入,这里也是很多逃票高手都无法逾越的地方,其实要不信佛的话,到这里就可以止步了。就在平台的旁边,就是那个网友们所推崇的落差几百米的厕所。

        过了第二道关,里面依次是许多殿堂,有许多令人敬畏的大佛,旁边有各世达赖喇嘛修行室,以及各种藏传佛教中的宝物,基本上记录了藏族的文明历史。布达拉宫是唐朝松赞干布时期修建的,但中原王朝对藏地的正式管辖是从雍正时期开始的。在这里,有很多清朝皇帝的题字。

        从前别人说时,总爱提到布达拉宫的奢侈,修缮时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金子,但我没有感觉到一点金碧辉煌。里面的光线不太足,装饰色也都很暗,很多木框上还有灰垢。这里每个宫殿里都有大盆,里面点着长明灯,燃料是当地的酥油,信徒们进来时,都用暖壶或塑料袋装满酥油,路过时向里面添加,每个大盆里都是满满的。

        在楼上的主殿里,烟雾缭绕,有几十个虔诚的信徒在日复一日的叩拜。据说很多传统的藏民村在辛苦几年挣点钱后,会选出几个代表,三步一伏地,一路朝拜到布达拉宫。整个过程往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到达后在布达拉宫各个位置叩拜几天后,把财产全都捐献给佛,再坐车回去,继续放牧挣钱,重复这个过程,这份虔诚着实很让人佩服。

       在大殿前面,不时有出手大方的香客,得到佛前主事喇嘛送出来的哈达,寺庙的创收真是方便!现代的社会也在这里留下些痕迹,喇嘛也开始带手机了,有些人念经无聊时也玩手机游戏打发时间。

        从布达拉宫后门出来,感到首要的事还是拼团,想想万一拼不上,明天就得又待一天,不免有些心烦。发信息问之前一直在网上联系的上海网友,她是前两天拼团走的,听她说下一站是纳木措,原来这两天天气好,封山又解除了,好消息!

        在旅店里没拼成团,我们又试着在附近找了几家专门出车的旅行社。我们主要问的纳木措、珠峰、林芝三条线路,有一个女老板业务很熟,把她们的报价、路线以及注意事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感觉这个比较实在,就定下来了。不过这里是按车次收费的,我们可以再找两个人一起出行分担费用。

        闲聊时提到藏族司机,她还有些愤愤不平,说旺季的时候,她们这里的客人比较多,车不够用,就临时在附近找了一个藏族人的车,玩几天回来后,客人相当不满意。吃饭时候司机都去藏族亲戚开的店,一个普通的炖白菜都得一百五六十块钱,几天下来玩一肚子气,回来找旅行社索赔,还是她们赔了一笔钱才算了事。

        我先让大娟回去休息,又在八朗学重新贴了寻友的告示,不久就招来了两个上海姐姐。她们一看就是资深驴友,昨天刚到的,哪里都没去呢!她们分别来自上海和加拿大,都习惯用英文名字,一位是AQUA,一位是QUEENY,都有丰富的旅游经历,AQUA作为摄影爱好者,还经常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作品。我马上向他说起刚才的旅行社老板娘那套说辞,说着说着都感觉自己象个托儿。我说得比较细,她们听了也挺感兴趣,于是一拍即和。

        到了旅行社,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谈判成功。我们比较后,选了一辆丰田4500。基本路线是纳木措——日喀则——珠峰——羊湖——巴松措——鲁朗——直白,整个旅程7天左右,全程车费7800元。

        了却一桩心事,我心情很好。就和大娟又找了一家藏餐厅,再换别的藏族美食尝尝。这次要的是糌粑和酥油茶。酥油茶端上来以后,闻着还有些奶香,但是入口后,会感觉到一股又咸又膻的味道,受不了;糌粑是用酥油拌的,但膻味淡了些,多少还能吃点。大娟根本不碰,看我吃得勉强,在那里幸灾乐祸。算了,还是打包走人吧!从这次开始,我开始对藏式的饮食失去了信心,好在附近还有几家川菜馆,也饿不着。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