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贵州省博物馆游记。

贵州省博物馆游记。

2021年9月19日,贵州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博物馆的外观造型非常新颖,整体建筑设计由菱形板块组团构成,采用鱼腮式外墙构造,表皮可行使生态呼吸功能,而且外墙中嵌入了LED光电二极管灯,外皮可实现灯光效果的变幻和控制,试图体现出“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织锦龙纹,解码夜郎人群遗传基因”等多元一体理念。贵州省博物馆占地面积106.29亩,建筑面积47397平方米,陈列展览用房建筑面积16610平方米,各类型展厅共7个,使用面积近9000平方米,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东区为公众服务区,包含临展、非遗展演、摄影与书画展、4D影院、青少年数字体验馆、教学、会议等功能;中区为核心功能区,一层和二层为“民族贵州”基本陈列展厅,三层为“历史贵州”基本陈列展厅,其他区域为大厅、餐厅、文物库房等功能用房;西区为博物馆行政办公区。

 

贵州省博物馆根据贵州省的历史与省情,向公众展示本省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人文生态等区域状况,基本陈列展览以“多彩贵州”为主题,包括:“民族贵州”、“古生物王国”和“历史贵州”三部分。博物馆主要承担着全省文物的征集、收藏、保护、陈列、研究等工作。经几代博物馆人的努力,目前馆内藏品已有27万余件,种类丰富,藏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物,包括东汉铜车马、铜柄铁剑以及杨氏土司墓的金器等都是有极高价值的稀世之品。民族文物为贵州省博物馆的馆藏亮点,在国内独树一帜,其中中国苗族服饰库和中国苗族银饰库位居全国第一。另外,馆藏有贵州古生物化石,旧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以及反映地方历史人文和文化多样性的各类文物,比如蜡染、服饰、瓷器、青铜器、古生物、陶器、刺绣、书画、漆器、金银、玉石、革命文物等,典型藏品有苗族婚姻记事符木、苗族刻绘动物图案酒角、苗族青缎镶花边饰银铃银坠女夹衣,彝族土司八挂龙袍、彝文《六祖纪略》手抄本和水族墓葬石刻“铜鼓”。

 

我们进入序厅,墙上有一个很大的电子显示屏,在贵州世居的十八个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瑶族、白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和汉族),他们穿着自己的服饰逐个闪现在大屏幕上,分别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向来到展馆的游客们说:贵州欢迎你!

 

贵州省简称“黔”、“贵”,是中国西南腹地的一个高原山地省份,是地球上远古生命的摇篮之一,亦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因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而闻名于世。早在24万年前,黔西观音洞人就在这里生活,自春秋始,华夏、百越、百濮、苗瑶、氐羌五大族群就生活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贵州古代文明,为贵州文化的多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多彩的贵州文化,环形照片墙介绍十八个世居民族。

 

贵州省博物馆的一层和二层是“民族贵州”的展厅,这里展现着贵州十八个世居民族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风貌,包括建筑文化、手工技艺、服饰文化、礼俗节庆等内容。一楼的展馆内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少数民族生活微景观,造景真实地再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让来到这里的人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真正入住到民族传统村落的感觉,干栏式建筑、风雨桥、石板梯,每一样建筑都极其真实,就连小木屋内的一桌一椅一农具,都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像是在诉说着他们独特的故事,整个建筑微景观内,处处彰显着人地和谐的哲学理念。

 

在一楼的民族贵州展厅内,还展示了贵州各个地区的特色手工艺产品。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平塘牙舟陶、贞丰陶缸、织金砂陶到威宁白碗中看到贵州制陶的悠久历史,种类繁多。贵州丹寨县以其著名的竹编工艺被称为\"竹编之乡\",因此,在博物馆也有关于竹编的展示区里展示出的竹编鸟笼尤其可爱,整齐排排坐在展台上。传统造纸技艺经过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在贵州的贵阳、丹寨、石阡等十多个市县传承。

 

民族贵州主题展厅主要展示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文物,展品有贵阳市花溪苗族女装,贵阳苗族挑方块花背扇、苗族彩挑“米”、“囍”花块背扇、黄平县革家挑几何纹背扇,六枝布依族蜡染女盛装,苗族银饰等。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是在1987年平坝棺材洞出土的,裙腰为麻质,白色,长31厘米,裙身为棉质土布,长62.5厘米,宽51.2厘米。蜡染纹样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以飞翔的鹭鸟为主,其造型昂首展翅,屈肢及长长的尾羽,翔鹭间排布着和谐的几何纹样,作为陪衬,使图案组构丰满。其下为黄、蓝条形几组弦纹相间,使裙身的纹饰复杂中亦见简洁。下部分的纹饰图案似流云,流云间空隙以若干小点密布,两部份纹饰以黄蓝相间为底衬,且呈浓淡之分,显然是经过两次封蜡所出现的效果。冰纹均为纵向,细腻自然。再往下是完全不同的工艺手法所制作的三段纹饰,即在两段挑花中,夹一段刺绣,自上而下,是以黄蓝丝线挑的“万”字纹,与图象多变,似由树木、人物、走兽、环形图象等组构而成,并显黄蓝绿的刺绣图案,及以蓝色为主,间或呈黄色的挑花席纹。这件“鹭鸟纹彩色蜡褶裙”集挑花、刺绣、蜡染工艺手法为一体,纹样繁缛多变,呈色丰富多彩。图案模取的是早期铜鼓上的鹭鸟纹,画面大、线条流畅、着色不多,融欢乐、严谨、热烈、大方于一体,显示了古代少数民族的艺术观及工艺技术。对于研究贵州蜡染史、古代贵州民族服饰及其演变有着重要的实证作用。

 

苗族石榴纹蜡染垫单于1958年从贵州安顺市郊黑石头寨征集而来。垫单长180CM,宽172CM,棉布质地,由两幅布拼接而成。垫单的图案精美,由里向外,最中间的四方格内有四瓣八芒花,第二个方格与最中间方格相交错,所形成的四个三角形内各有鱼1双、蝴蝶1只和刺藜花1朵,最外层方格与第二方格之间散布着几簇四瓣石榴花。花纹图案变化多样,蜡画线条均匀。蜡染垫单是大型手工艺作品,较为少见。安顺蜡染久负盛名,本件藏品为黑石头寨蜡染能手王素芬的精心之作。

 

枫塘革家蜡画头帕是1958年征集于黄平,该蜡画头帕呈方形,长34.7CM,宽31CM,以白棉布为底,用蜂蜡画满纹饰,呈金黄色调,尚未染色,是蜡染花帕的前期制品,图案纹饰以方形和条形为主,这些方形和条形图案将蜡画分割成几个不规则板块,每个板块分别填满了蕨菜纹和漩涡纹图案。这件蜡画头帕是几何纹和蕨菜纹有机结合的典范作品。蜡画细密、工整,图案对称、饱满,给人以满而不累、密而不板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及研究价值。

 

剑河苗族锡绣女套装,这套服装的前、后围腰和上衣均满饰锡绣工艺图案,围腰的工艺尤为精湛,平均每平方厘米使用36块金属锡片,整件围腰需嵌入约15000块锡片。前围腰的底料采用绛红、藏蓝和黑三种颜色底纹交错的织锦。后围腰的底料为挑花的藏蓝土布。上衣的底料为彩色刺绣的藏蓝土布,其色彩包括绛红、玫瑰红、橙红、深蓝、墨绿、浅绿和深紫等。整套服装所用来装饰的锡片数以万计。套装包括头帕1张,上衣1件,褶裙1条,前围腰1片,后围腰1片,绑腿2条,共6件,1999年征集于贵州省剑河县南寨乡。

 

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是贵州民族文化中最为闪亮的文化瑰宝,民族贵州展厅可称之为贵州各地除了汉族之外的各主要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头饰的一个集大成展示之地,尤其是苗族的银饰制品全身上下装饰完成时的那个银光闪闪的情景足以让人有一种蓬荜生辉的感觉,我要为这些各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精湛服装服饰技艺点赞,因为它永远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的永不消失的精神与物质宝藏。

 

黑估乡苗族菱形花块男长衫,这件白色麻布长衫是1958年征集于威宁县黑土河黑姑乡,长130CM、肩袖长107CM、腰宽70CM,用两幅麻布从背部拼合,至胸腹处稍加缝合,再缝上袖子,加上花披肩即成。袖子上镶有和披肩相似的花纹。花块均用黑、红毛线织成菱形和梯田式的图案。该图案中的山水、田园代表苗族迁徙前的居住环境,记录了苗族曾经的家园风光。穿着这种服装时,衣背处配穿方形背牌,背牌代表祖先曾经居住过的城镇,白色背牌镶有花边,并垂吊五咎长花带。这一支系苗族的男女衣服均用此种花纹,男女披肩相同,只是男衣长,下配裤装,女衣短,下配裙装。

 

苗族竹制上衣,这件竹制上衣来源于松桃县,上衣为对襟式,无领无钮,由白布包边。整件衣服由竹枝段串连制成。每段竹枝长不过1厘米,细如缝衣针。制作时将细小中空的竹段用线穿起来,制作成镂空竹制衣服。由于竹节细小,经过线穿的每个结合点犹如可活动的关节,所以穿着起来时衣服可以随体成型,舒适而不会刺及皮肤。这件竹制上衣是贵州博物馆此类服装的惟一收藏,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台江苗族皱绣双凤双麒麟蟠龙纹袖片,台江苗族女衣的刺绣尤其以双袖上的一对刺绣最有代表性。该袖片一对两块,征集于台江县,辫绣工艺制作。辫绣早在3000多年前已经出现。该袖片以红色绸缎为底,周边挑花,镶齿瓣纹压金箔,主体纹饰用兰、绿、紫、粉、黑等色丝线分别十根左右编成小辫,然后将小辫按构形需要均匀地结籽皱起来,由外向里铺钉在布面上,组成浮雕般的双凤麒麟盘龙图案,其间用小亮片点缀显得艳丽雅致而厚重,是20世纪50年代皱绣中的精品。袖片工艺和纹样属巴拉河流域苗族服饰类型。构图表现为:整个布局对称中又有突破。中部是一条盘曲呈太阳状的龙,龙身上有似蕨类植物的纹饰,其间点缀一铜钱图案。盘龙的正上方是一只展翅的蝴蝶,蝴蝶两边上角为一对对称的朝阳凤凰,凤凰下面是两只尾巴为花草造型的引颈麒麟。

 

贵州的民族歌舞绚丽多姿,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歌”和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还有芦笙舞、木鼓舞、踩鼓舞等,动作潇洒,风格纯朴,感情细腻,舞姿活泼。侗族“大歌”的歌声宏亮,气势磅礴,曲调庄严,音域宽阔。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且注意押韵,有“有歌都有韵,无韵不成歌”之说。水族的铜鼓舞、斗牛舞、狮子舞、龙舞等亦颇有特色。土家族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劳动歌、祝福歌等。民族戏曲有苗族高台戏、侗戏、布依戏、傩戏等,被誉为“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铜鼓从铜釜演化而来,原本是炊煮器皿,由于敲奏,兼具有乐器功能。于是渐渐从炊具分化而来,成为独立乐器。铜鼓独特的形体构造,赋予它与众不同的储存、共鸣、传声的功能,敲击时能发出金属般的音响,具有打击乐器的功能,能演奏特有的铜鼓音乐。因其声穿透力强、响度大、传声远,还适用于指挥军阵。在各族的祭祀活动时,人们常常以铜鼓伴歌舞,而舞乐与祈年禳灾等宗教活动密不可分。也许是鼓声的频率刺激了歌舞者的神经,产生某种兴奋感甚至狂热感,当时的人们于是相信铜鼓蕴含着神奇的力量,于是对其加以神话,铜鼓被奉为神器。由于铜鼓所具有的乐器和神器的社会功能,铜鼓逐渐成为重器。“国之大事,在祭与戎”,主持祭祀活动和指挥军阵的应是民族或者部族的首领。因而,铜鼓成为了身份、权力、财富的象征。铜鼓系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而成,制作工艺考究。铜鼓有鼓面和鼓身,鼓身又称胴,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腰间铸鼓耳、下段是足。鼓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竞渡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不同的年代、地区和民族铸造的铜鼓是有差异的,其差异具体表现在鼓面的大小、鼓身的形状、纹饰和题材等方面。铜鼓按不同时代、型制和纹饰,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

 

我们来到了“古生物王国”展厅,将贵州史前海洋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窥见生命的爆发及演化过程。“古生物王国”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包括贵州的古生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盘县生物群、兴义生物群、关岭生物群、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从距今6.35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到258万年前的第四纪均有化石记录。李氏云贵龙化石产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顶效镇绿荫村附近的中三叠统海相地层,距今约2亿多年。标本出露于浅灰色的薄层泥质灰岩中,显露形态为保存较完整的龙体背视。躯体呈“S”型保存,头颈弯曲向体右,尾弯曲向体左,身体的各部位特征清晰可辨。标本体长166毫米,头长16毫米,颈长47毫米,躯干长42毫米,尾长61毫米。贵州龙是一类营两栖生活的水生古爬行动物,在古生物分类中属爬行动物纲、双孔亚纲、鳍龙目、肿肋龙亚目、贵州龙科、贵州龙属。

 

历史贵州主题展厅展示了自人类出现以来的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贵州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以贵州历史发展脉络为依据,重点展陈“探访观音洞、夜郎寻踪、建省之路、文教兴延和黔山红迹”五个部分,展品有铜马车、平播钟、贵州清江协中军部司之关防铜印、镂狮铜带钩、漆耳杯等。

 

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东汉铜车马一套,皆以铜制,出自贵州兴义万屯汉墓,装配复原后马加车之总长为112厘米,马由头,耳躯,尾,四肢共11段分铸合装,可任意拆卸。体高(足至耳尖)88厘米,长45厘米,除双耳外,其余9段钧用砂模空心浇铸,铜壳菲薄,铸技高超,马的造型生动,神态逼真,昂首翘尾,鬃毛平整,竖耳咧嘴作嘶鸣状,十分矫健。整辆车由大约300个零部件组成,车由辕、衡、轨、舆(车厢)、轮、篷盖等部件构成,通长95厘米,宽60厘米,通高69厘米。辕、衡、轨连而为一,前端架于马肩之左右,后端直接车舆。轮径57厘米,中有扁幅12根。轮端二毂无辖。舆作长方形,蓬作覆瓦形,用厚0.1毫米的素面铜箔拼接,上饰簟席纹和云气纹。缰以加工很薄的铜箔为主。通过修复实践,知其铸造技术有范铸、锻制、延压、铜竹复合制四种。装配方法有扣接、焊接、铆接、子母口套合四种。装饰主要是压花和鎏金。从整体看,此件外形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车的构件多达二百六十有奇,长短大小不同,规格形制各异,没有一轸一辐是模拟的,也没有一钉一铆是抽象的,复原装配时,无论套合、连接、斗合,都是“丝丝入扣”,非常牢固。这与同一时期的陶车明器显然有别,很可能是按照实用器的式样、结构和所需各种构件而制成的。这件铜车马是一件东汉明器,但处处仿照真车马制,从大的结构到细枝末节,除尺寸为真车的三分之一外,均与真车马无异。制作精细,工艺精湛,如铜车马的车棚厚度仅1毫米,轻柔如纸。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汉墓中的车马里最精美完整的一个,这对了解汉代车制、冶炼工艺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1975年兴义万屯汉墓出土,现藏贵州省博物馆。

 

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的墓位于贵州遵义龙坪区永安乡。1957年发掘。播州杨氏自唐末至明万历年间,统治播州长达755年,是西南地区著名大土司。杨粲为第十三代,南宋嘉泰初年袭播州安抚使职,官终武翼大夫,其墓建于淳祐年间。在两室墓底腰坑内发现两具铜鼓,鼓面朝下,平放在铜钱上。男室铜鼓重12.25斤,通高28厘米,面径44.5厘米。鼓壁夹垫剪破的铜钱碎片,字多模糊,可辨识的有\"元\"、\"通\"单字,应为北宋哲宗所铸之\"元通宝\"。女室铜鼓重17.75公斤,通高30厘米,面径49.5厘米。两鼓胭、腰、足三段分明,胭部稍大于鼓面,束腰,足外撇,带状扁耳。造型凝重,纹饰精美,十分珍贵,已被定为南方铜鼓发展史上的八大类型标准器之一。男室铜鼓由于鼓壁夹垫有字铜币,可以明确地判断年代,这在已出土的铜鼓中实为罕见。

 

西汉石寨山型铜鼓是1957年在赫章辅处出土,通高24.5厘米,面径45.5厘米,腰径40.3厘米,足径48.8厘米,重10.8公斤。器形如座墩,内空,鼓面略小于胴部。束腰,有对称带状扁耳两对。足外撇,近沿内收。通体纹饰,鼓面中心为九出光芒,芒间饰四重圈点三角纹,共八晕,其中四晕是主晕,鹭鸟六只。一、三、五晕饰锯齿纹;二、六晕饰带尾圈点纹;七、八晕为线条。胴部有龙舟四只,用圈点纹、锯齿纹组合成图案,俱作竞渡状。腰部有牛四头,锯齿纹图案。根据形制和纹饰内容,属云南石寨山型。

 

明嘉靖嵌宝石五翟金凤冠,该冠用银片作胎,外缀以金片压花、金丝镂花作成的龙、凤和花卉,并在一些部位的饰件上镶嵌红绿宝石。正面中间置大牡丹花一朵,瓣片重叠,嫩枝参差;花上五凤并立,花下有条形边饰一道;顶部三龙腾空,左右两侧各有一横栏花耳。背面当中是大芙蓉一朵,蒂、瓣尖均嵌宝石;顶部横置一菱边大花块,左右上方各有二凤伫立花间;下方各垂卷云头扁体花翅,中间夹一飞蝶,并悬半弧形大花一朵。其装饰方法,正背两面均以大花为中心,再向前后左右对称展开。工艺精湛,殊不多见。

 

清乾隆斗彩福禄寿缠枝纹瓷碗,碗高6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4.9厘米。直口,弧壁,圈足。外壁绘釉下五个青花寿子纹以及釉上缠枝纹挂五个红黄葫芦和蝙蝠。因葫芦谐音即禄,蝙蝠谐音即福,故名“福禄寿”。该碗胎白细泛青。底足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方形款,是一件标准的官窑器。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决定性的主色,是在釉下先用青花绘出花纹的轮廓线,罩一层无色透明釉,烧成后再在釉上按青花规定的范围填充黄、绿、红、紫等色,然后入炉烧制。这种斗彩的釉下青花,釉上红黄紫多种彩互相辉映,争妍斗艳,显得清秀,丰富而又颇具立体感。该碗无论从造型到纹饰均透析着吉祥的瑞气,是研究清代斗彩瓷的典型器物。

 

唐三彩方瓷枕,古代喜瓷枕,谓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瓷枕始创于隋,流行于唐、宋、元各代,而且品种多样,形式纷繁。贵州省博物馆于1958年收购的这件三彩方瓷枕,唐代。高10.3厘米,长17.5厘米,四方形,中部小,呈束腰状。通体施赭红、谷黄、油绿三色相渗釉,一端釉纹呈十字状,另一端有大块釉滴。枕面釉纹呈孔雀羽毛纹,釉开细纹片。两端刻划花朵,一面有一圆孔。此瓷枕造型简单,线条流畅,是古人安睡养神之佳品。

 

西汉铜柄铁剑 1978年赫章可乐汉墓出土,全长58.5厘米,茎长11.5厘米。剑身铁质,狭长起脊,横断面呈菱形,两面刃,有锋。剑茎铜质,弧形牌饰茎首,饰镂空卷云纹、涡纹、弧线纹等;茎中段有孔一,饰突棱两道,四周遍布绳纹;突棱两端装饰云雷纹、连续三角纹。具有地方特点,与周边地区出土的滇式、巴蜀式、中原式等剑有明显区别,对研究夜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西汉铜钺,中空,銎口内凹呈“V”字形,半圆刃,两刃尖上挑,銎口下饰牛角图案。该铜钺装饰特殊,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征,长13.2厘米,宽11.1厘米。

 

南朝铜盏托,通高12.6厘米,盏口径9.6厘米,托口径16.8厘米。一九六五年平坝马场南朝墓M36出土。这件铜盏托由盘、杯、盖三部分组成,盘底圈足,盘口外侈,杯敞口高圈足与盘铸为整体,盖上凸,附塔尖形纽。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专门的器具——茶具。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茶具从食器中逐渐分化出来,首先出现了带托盘的茶盏。盏托为饮茶用具,盏托配套使用,始于东晋。盏托又称茶船、茶拓子。盏托从托盘发展而来,东汉已有一盘托四至六只耳盏,以后逐渐减少,至东晋已出现一盏一托,南朝时,成为风行的茶具。

 

明万历“平播报德”铜钟,通高78厘米,底径62厘米。重70.5千克。该钟顶铸双首四足蒲牢(龙状物)纽,向下弯环,似树根形。肩部饰三道凸弦纹,弦纹间饰一行雷纹,一行铸篆书“平播报德之钟” 六字。另有阳文篆书铭词环绕钟腹一周。计四十六行,每行六字(个别行七字),记载明王朝武力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事迹。平播钟为明万历年平播战役后贵州巡抚郭子章铸造。明万历28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为平定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明廷自三月十二日发川、桂、湘、滇数省之兵24万分8路围剿,五月中旬把杨应龙围于囤中,设云梯轮番进攻,六月初六破囤,杨应龙自缢死,从此结束了杨家自唐末以来七百余年的世袭统治。平播之役取得胜利,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该战役成为明万历年间三大著名战役之一,也是贵州“改土归流”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六朝铜鐎斗,于1965年平坝马场六朝墓出土,通高11厘米,口径11.2厘米,柄长23厘米,此器物造型独特,侈口,口部有一长流,宽沿,沿面略凹,直腹平底,下附三只竹节形蹄足,腹一侧附一长条状曲柄,柄首铸有如意形片状装饰。作为古代炊具,多用于军旅。

 

东汉陶猪是1972年出土于黔西罗布夸墓葬,高5.1厘米,长11厘米,为东汉遗物。手工捏塑,低首,吻部前突较长,大嘴微张,作行走觅食状,体形比例较准,四肢粗壮,身体肥硕。背部鬃毛竖立成一棱,造型逼真,线条简洁明快。陶猪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此陶猪虽造型较为简单,但却具有猪的特征,稚朴古拙,为贵州省汉代陶塑的上乘作品。

 

西汉黑漆地朱漆绘对鸟纹耳杯是1958年出土于清镇琊珑坝汉墓,高3.8厘米,口长径16.6厘米,短径10.6厘米。麻胎,黑地、朱绘,呈椭圆形,杯壁为弧形,底心微凹,髹以黑漆。内壁为朱漆。口沿一周绘雷凤纹。两耳铜扣鎏金,呈新月型,正面绘雷纹,背面绘卷草几何纹。这件漆器外壁有70字针刻隶体铭文,详细记载了该器制作时间、地点、工序、工匠及管理人员姓氏等。

 

明刻花龙头金手镯是1954年遵义高坪明代墓葬群出土,直径6.9厘米,重79.9克。形制为圆梗手圈形式,中间留有缺口,两端略粗,并饰刻花龙头相对,龙颈作球形,其余部分无纹饰,造型别致,款式新颖,工艺精湛。

 

明代杨辉墓彩釉陶俑,彩釉陶俑群一组共70件,为明代陶塑,1986年贵州遵义团溪杨辉墓出土。由骑马俑33件,步俑37件组成。其中佩剑骑马俑6件,捧印骑马俑1件,吹号骑马俑4件,持物骑马俑14件,背物骑马俑8件,牵马步俑1件,持物步俑14件,敲锣打鼓击镈步俑9件,侍步俑13件。骑马俑高矮不一,高者通高29.5厘米,步俑高矮不一,高者通高27厘米。此组彩釉陶俑群不但数量众多,阵容大,而且造型丰富,生动地模拟着仪仗队伍中各种人物的姿态,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出行的盛况,墓主人杨辉为播州第二十四世土司。

 

普安铜鼓山遗址是贵州境内经过正式发掘的唯一的一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冶铸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科研和保护价值,不仅对探讨古夜郎文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还可部分解决广泛流行于贵州西部、云南、广西甚至东南亚地区部分青铜器和的产地。遗址分布面积3000多平方米,1980年发掘,发现一座房屋、一座陶窑及较多柱洞等遗址。出土石器274件,包括磨制斧、凿、刀、臼、网坠、纺轮、支子、弹丸和箭族等生产、生活用具;还有许多瑗、环、璜、管、笄、珠、扣等装饰品;尤其以一批铜器铸范引人注目,所铸器物主要为兵器和小型工具。出土陶器包括釜、罐、豆、碗、杯、纺轮和坩埚等。陶质主要为夹沙陶,陶色为红皮灰陶,有少量水波纹、方格纹和斜划纹。还有数件铜器铸模。出土铜器45件,包括剑、刀、钺、箭簇等。出土铁器17件,包括刀、矛、箭簇、凿、叉、兽钩和“单两”铜币等。

 

战国一字格曲刃铜剑于1980年普安铜鼓山采集,通长26厘米,其中身长18.2厘米、茎长7.8厘米,格宽13厘米,喇叭形空首一字格曲刃铜剑,茎上饰几何形人字纹、卷云纹、心形纹等,剑身起脊。该铜剑特殊之处在于:剑刃弯曲至剑身中段,向外撇开,又收束至锋,形成曲刃,剑脊装饰矢状纹,矢末端刻画对称尾羽图案。

 

西汉虎钮五铢纹铜錞于1962年冬出土于松桃木树乡西汉墓,通高45.2厘米,上盘径42厘米,肩径28厘米,口径17厘米,重6.35公斤。该器形如碓头而空其中,横剖面略呈椭圆。平顶、边沿折曲,肩部略外鼓,腹部内收,足略内敛。面盘中部铸立虎为钮,虎钮高6厘米,长15厘米。钮盘内有双鱼、叶瓣和桥形符号,五铢钱纹等。

 

铜龟灯为复合器,底部乌龟作爬行状,头向前抬伸,嘴眼刻纹清晰。两前足呈八字形外撇,两后足用力蹬地。龟背上隆起的厚甲将整个龟身罩住,甲后露出一尖尖的细尾。龟腹空,龟背上坐一男子,鹰鼻深目,大耳,头顶平。其左腿曲盘,右腿曲蹲,双手扶于膝盖上,整个身子略向前倾。平头顶立一长柱形灯杆,柱顶分枝已残,灯盏已不存。

 

王守仁奉命兼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并两广及江西湖广四省军务,征剿思田叛乱。临行前,他将绍兴阳明书院的一切事务交给门人钱洪德和王畿暂理,并特意书写了《客座私祝》帖,告诫书院诸生要注意德业向善,刻苦攻书。是少见的王阳明楷书作品,沉着刚劲,端庄高雅,字如其人。原文:“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毋陷于非僻。不愿狂躁惰慢之徒来此博弈饮酒,长傲饰非,导以骄奢淫荡之事,诱以贪财黩货之谋,冥顽无耻,扇惑鼓动,以益我子弟之不肖。呜呼,由前之说,是谓良士;由后之说,是谓凶人。我子弟苟远良士而近凶人,是谓逆子,戒之!戒之!嘉靖丁亥八月将有两广之行,书此以戒我子弟,并以告夫士友之辱临于斯者,请一览教之。王守仁书”。

阳明先生遗爱处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城东栖霞山,2006年,阳明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因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谪为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于正德三年(1508)年曾居于此洞而得名。阳明洞又名东洞,洞口苔痕苍绿,藤萝密布。洞内宽敞明亮,可通往后山。四壁石乳凝结,洞口崖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右侧有明罗汝芳题刻\"阳明别洞\";左侧有清庞霖题刻\"奇境\"等。洞中的镌刻较多,字的大小不等,草、楷都有。洞外是长12米,宽9米的青石铺地的院落,岩坎边用青石栏杆围绕;院落南边石级两旁,有两颗参天古柏,为王守仁亲手所植,称为守仁柏。建在石岩之上的君子亭,为六角重檐攒尖式清代建筑,亭东北岩石上有(清)贺长龄书录王守仁《君子亭记》碑刻。

 

清“凤麟洲宝”玉印,高7.5厘米,长10.7厘米,宽10.9厘米,碧绿色。纽作高浮雕“天禄”连体双兽形,两首背向,四足,作蹲伏状。印面阔边朱文,小篆“凤麟洲宝”,双行竖读。凤麟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神仙居地,在西海中央,洲上有凤凰与麒麟,数百合群,仙家用凤啄和麟角煎制成胶,名“集弦胶”或曰“连金泥”,称能粘连断弦折剑。这方印当属闲章。

 

贵州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非常丰富,因为文章篇幅有限,还有很多我没有在此一一介绍,比如说在黔西等地洞穴遗址出土的早、中、晚旧石器时代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及各种骨器、打击石器,南夷墓中出土的\"套头葬\"葬具和带有四十余种刻划符号的陶器,南北朝墓出土的带有刻划铭文的永元十六年陶罐,明代墓出土的丝、棉、麻、纺衣服,明清名人书画,清代农民起义的布告武器和寨门石刻,辛亥革命时期的\"1911年贵州大汉军政府布告\",红军长征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书刊以及武器、标语、布告、文件、印章,抗日战争时期三都水族农民抗击日军的战利品,以及贵州地下党的秘密文件、民先队的宣传品、革命烈士的诗文、书信等。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