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一个人的峨眉山四姑娘山自驾之旅。

一个人的峨眉山四姑娘山自驾之旅。

自从六月份从秦岭深处回到家中,一直呆在家里,写写画画,以度炎夏。随着秋天的来到,那颗不安分的心又激动起来,我又开始计划新的行程。起初,我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想去的甘南和川西,那个经典的环线,计划也一改再改基本确定。但由于家中事务,一拖再拖,直到进入九月,朋友说,不适合去了,那边开始冷了。打开墨迹一查,果然,早晨已经有雨加雪的预报,温度也到了接近零度。没办法,只有再期待一年吧。于是,我决定去游两座一直向往的名山,峨眉山和四姑娘山。并抓紧时间做好了攻略。遗憾的是,领导家中有事,不能与我同行。这样,这次旅行就变成了我一个人的自驾之旅。

9月8日,第一天:郑州到成都

下午,我登上开往成都的列车。从进站开始,我一直戴着口罩,虽说河南已经多少天没有确诊病例了,但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以防万一。可是,一进入卧铺车厢,便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戴了口罩,其他旅客都没有戴,有的还用异样的目光扫描着我。看来只有同流合污,才是正道啊。我在下铺躺了下来,把口罩收好,打开Ipad开始看小说和电影。在火车上,要呆上十五六个小时呢!

9月9日,第二天:成都到乐山、峨眉山

早晨近9点的时候,火车在晚点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停在了成都站的站台旁。我急忙带上行李快步出站,乘车来到租车的自助取车点,九里堤北路一个停车场。提到车之后,就遵循导航中那轻柔的女声的指引,向第一个目标,峨眉山,驶去。

去峨眉山的途中,顺便拐了个小弯,来到了乐山大佛的脚下。其实,乐山大佛是老百姓对它的俗称,据有人考证,它的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嘉州就是乐山在北周和唐代时的名称,而大佛所依之山就是凌云山。大佛依山而坐,双手抚膝,它看着的前方就是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由于8月份四川发大水,大佛也受到影响,因而这段时间游人是无法顺着凌云栈道下到大佛的大脚掌那儿去的,只有在山顶平视和俯看一下大佛的全貌。我来到大佛的那1051个发髻的边上时,正有一大片善男信女在僧人的带领下山呼口号,虽然听不清他们喊的什么,但可以看出来人们的虔诚。我对此兴趣不大,就一个人向更高处的东坡楼走去。没来之前,我一直以为东坡楼是苏轼曾经读书的地方,还感叹古人真的会找清幽雅丽之地读书学习。到了之后,才了解到,这个楼原来居然是明末魏忠贤的祭祠,后人因为魏是大奸之人,而苏轼由于在历史上声名赫赫,又是此处不远的眉县人,于是把这个地方改作了纪念苏轼的场所。怀着对历史的感慨,我走下凌云山。又驾车朝着峨眉山方向继续我的行程。

由于前段时间的水灾,乐山大佛暂时无法经栈道下到大脚掌上去。

乐山大佛的建造者

下午3点来钟,我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了峨眉山五显岗停车场。停到这里,是为了明天下来的时候方便。带上简单的行李,我就乘景区观光车上了山。因为时间(家中有老人,每次出来都是七八天)及年龄的关系,近年来我的旅行已经从见山就爬,变成了有缆车的地方一定乘缆车,观光车则看情况。到雷洞坪时已经五点来钟,天开始暗了下来,天上飘着小雨,风中带着些许寒气。我找到事先订好的酒店,放下行李,就出来在附近转了转。雷洞坪距金顶还有六七公里,是上金顶之前中转休息的绝佳之处。附近有灵觉寺,这座寺院原名叫雷神殿,后因清康熙帝赐御书“灵觉”及《金刚经》一部,遂改以“灵觉寺”为名。寺院门外就是山崖,云气翻腾蔚为壮观,但最吸引人却是成群的猴子,甚至感觉在峨眉山上只有这猴子才是真正的主人。它们三五成群,拦在人们必经之路,讨要吃喝,有的还不经邀请便主动与游人合影,在人的身上抓来挠去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这儿的猴子最喜爱的是穿红色或花色衣裤的女士,有时竟然抓着女士的裤子不松爪子,还有的女孩欲走不能居然哭了起来。不由感叹:好色之猴!晚餐,就在住的酒店用,要了一盘油炸花生,一份麻婆豆腐,一小瓶二锅头。完后想再出去走走,结果发现已经下起了小雨。只好作罢。

峨眉山云海

9月10日,第三天:峨眉山,眉山

一早醒来,看表已是5点20分左右,想起昨天酒店老板说的,如果5点10分不叫早,就是外面下雨了。于是,又休息一会儿。6点左右,起来洗漱收拾停当,背上包包准备去金顶。出门一看,果然雨下得还不小,但既然上来了,怎么着也得到金顶去走两步吧!于是,我沿着登山步道向上走去。雨下得颇大,没走多久就觉得鞋子和上衣都湿透了,看看雨并没有停下的意思,就乘接引殿旁边的登顶缆车到达金顶。踏上金顶时,发现天已经亮了,雨依然在下,大雾弥漫,寒风凛冽,令人不觉从心里向外激灵了一下。直到我走到华藏寺的最高层,即金顶跟前,仍然看不清这座供奉着普贤圣像的金殿的模样,更不用说看到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了。

雨雾中,金顶依稀可见,能看清的就是这几只大象了。

下山回到酒店,浑身几乎湿透,号称防水的背包也湿了两层。用过早餐,在遗憾和不舍之中,我乘车下山了。车到达万年寺站时,雨已经不下了。海拔越高,天气越是无常,这已经见怪不怪了。我游历了万年寺后,一路下坡,一个小时后来到了清音阁。这段山路约两公里,全是台阶,雨后稍滑,除了山色几乎无其他景点。清音阁位于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处,是山上黑白二水流出之地,两水经接御、牛心二亭,冲泻而下,击打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更令人称绝的是刘光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一副对联:\"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于此情此景中吟诵,不由得令人击掌。据说,在夜半时分,于清音阁听二水清音是难得的机缘。过清音阁后,我又按攻略继续前行,先后经过康熙帝御赐“忘尘虑”等几处摩崖石刻,弥补了前面人文景点少的缺憾。至一线天,再往前走就是生态猴区了,因为头一天已经与猴群打过照面,于是就此打住,经小环线折回清音阁,下山,约走了半小时左右,到达五显岗停车场。

双桥清音和牛心亭

康熙寻父摩崖

康熙帝御赐:忘尘虑

驱车下山,我前往计划中的眉州,去拜谒向往已久的三苏祠。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历经毀建,现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走在园中,清风缕缕扑面而来,与水、竹相伴,恰有当地男女十数人于园中奏乐吟唱,虽听不明白唱的什么,但那乐调雅而清柔婉转,十分好听,不由得神清气爽。游览人文景观的一大乐趣,是赏读不同时代文人拟就的对联,这里也不例外,对联颇多,耐人细品,但最喜欢的,仍是入园大门处的那一副,出自历仕清代康熙、雍正二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张鹏翮之手的“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不仅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评价公允,有大家之风。当晚,宿眉州。

眉山三苏祠

9月11日,第四天:眉山到映秀、四姑娘山

一早告别三苏故里。今天行程仍很轻松,274公里,目的地是四姑娘山脚下的日隆镇,现在据说改名叫四姑娘山镇了。但是第一个目标,是位于半途的映秀镇,去看一下当年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悼念在地震中不幸离世的亡灵。2017年10月,我和妻子驾车去甲居藏寨,路过这里,因为时间太紧张,没有能够拐进镇子。

一路高速。车在映秀下路,没多远就进了镇子。有交警在路边挥手,示意拐进有标志的停车场。我顺从地开了进去。其实后来才知道,震中遗址和纪念馆那里都还有停车场,但这个停车场离那儿较远,必须搭乘镇上的观光车才行。10点来钟,在时断时续的小雨中,我终于站在了映秀的字标下,旁边就是漩口中学地震遗址。进校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在一片废墟上的那个纪念标志,一个白色的钟表盘,下面是“2008年5月12日”,灾难发生的时间。记得那一天中午,我和一个朋友在单位对面一个餐厅小酌,正要碰杯的一刹那,原本应当碰在一起的杯子居然没有碰上,感觉是有人拽了胳膊一下。我们当时都没有当回事,过了几分钟,一个服务员急匆匆地进来喊我们快下楼到空旷地方去,我们才意识到刚才正是地壳被撕裂的那一刻。转眼十多年过去,此刻我站在了这片废墟旁,看到那些在地震中被震得歪斜倾倒的楼房,教学楼和宿舍都成了几层摞在一起,想象着当时状况的惨烈,不由得心里发紧。据介绍,这所中学在当年的地震中,仅不幸遇难的就有55人,包括43名学生和8名老师。

映秀震中遗址,漩口中学

学校内震垮的教学楼

五层楼被震得摞在了一起

出了学校,我又爬上公路对面的山坡,去看地震纪念馆,更为全面地回顾地震发生后那些牵动全国老百姓心神的日日夜夜。返回停车场的路上,我让观光车停在映秀镇主要的街道上,自己步行回去。新的映秀镇是在原址上重建的,现在沿街两行都是酒店餐馆,中午时分,虽不十分热闹,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人们的日子应该是过得不错。

在地震废墟上重建的映秀镇

离开映秀,车子驶入中国熊猫大道。这条路在2017年经过时,应该还叫省道303。路况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只是经过8月份那场洪水和泥石流的灾害,道路受损严重,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修复。湍急的大渡河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从山上冲下来的树木和巨石。经过巴朗山隧道后,天气有所改观,没有雨和雾了,但仍是阴天。下午四五点钟,我停好车,在日隆镇上走了一圈,用了晚餐。然后回到酒店里开始休息,养精蓄锐,准备着第二天的长坪沟之行。

9月12日,第五天:四姑娘山长坪沟

根据事先的攻略,今天是比较艰难的一天。四姑娘山长坪沟,是三条沟当中中等难度的一条,有5公里木栈道,余下的就是泥土山路了。我的目标是徒步到两河口,这也是骑马可以到的最远的地方。来回约15公里。

将近9点的时候,我乘观光车进山。到沟口大门处,开始徒步,先是经过一个喇嘛寺,不感兴趣,未进入。接下来就是栈道。长坪沟的木栈道铺设得相当不错,走在上面富于弹性,不像石头路那般垫脚。栈道顺着沟的起伏而前伸,有坡度但不大,走起来并不觉得特别吃力。服务设施比较完善,隔不远会有长条木椅、洗手间等,供游人休息应急。还未到虫虫脚瀑布,迎面遇见一群上海口音的老年人,慢慢往回走,还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慢点走,好远呢。”可能是看到我背着背包,拄着登山杖,像是准备远足的样子。因为在沟里呆的时间可能较长,我除了相机之外,还背了三瓶水及些许干粮,大约5到7公斤。

长坪沟中景色诱人

继续前行,经过虫虫脚瀑布,来到了枯树滩,一大片水中立着几十棵枯死了的树。水很清,山和树的倒影相互映照着,很美。枯树滩再往前,就是下干海子,木栈道到这里就到了尽头。前面是一大片树林,林中一条马踏出来的满是泥泞的路,游人不算多,偶尔有几个人骑马在当地人的牵引下,一晃一晃地从身边走过。唯一的好处,是不用问路,只管沿着泥路走就行。有时也会碰到自山上流下的小溪,上面有架好了的木头,算是桥梁,可以小心通过。出了那片树林,触目而及的是一大块草坪和一个不大的湖,上干海子。

长坪沟上干海子,天气好的时候,这里应该可以看到并排的四座雪峰了

长坪沟上干海子

这个海子景色非常漂亮,对面青山投影在水中,和那个水边黄色的木房子映衬着,别有一番情趣。天气不太给力,时阴时雨,却在那一会儿现出了一片蓝天,但四姑娘山仍在重重浓雾之后,始终不得见其真容。我拍了几张照片,继续前进。路越来越泥泞,拐过一个山脚,几乎无路可走,只能在泥路边上的山坡上找稍好一点的地方像山羊般跳来跃去,亏了登山杖在手,多了一个支撑,不至于摔倒。终于,看到前面几匹马在休息,有几个年轻人在那儿摆着姿势拍照,哦,两河口到了。看看表,12点过了一点,已经徒步了两个半小时。感觉不是太累,甚至水也很少喝,只补充了一个鸡蛋和两小块巧克力。决定不再往前走了,返程。沟内一位环保人员也提醒我,末班车是5点钟,别耽误了!于是掉头往回走,原路返回,走上栈道之后,择合适的地方休息了两次,用了简单的午餐,于下午将近3点的时候,回到了沟口。总共用时5小时20分钟。平均每小时3公里左右。因为天气的缘故,长坪沟之旅更像是一次山中徒步,近山景色宜人,空气清新,但遗憾的是没有能看到四姑娘的真容。

云雾缭绕的长坪沟

下山。回到酒店休息。晚餐点了两个菜,品尝了当地藏民自己泡制的沙棘酒。第一次喝,白酒中透着酸甜的味道,有些特别。

9月13日,第六天:四姑娘山双桥沟,汶川

今天的行程相对轻松。早餐后,我驱车前往双桥沟。这是四姑娘山三条沟当中开发最完善的一条沟,但也是看不到四姑娘山的一条沟。景区的大门就在熊猫大道的路旁,十分醒目,距离日隆镇8公里左右。由于这里已经通了公路,所以全程是观光车陪同,主要的七个景点游客下来在附近转转,然后接着上车赶往下一个景点。

四姑娘山双桥沟

我乘车从海拔不到3000米的沟口,一直到34公里外的公路尽头,海拔已经上升到了3850米。一下车,就感到寒气扑面,还下着小雨。我漫无目的地在栈道上转了一周,除了红杉林,几乎看不到别的什么。于是又上车,折返下面的景点。虽说停车可看的景点有七处之多,但稍有印象的,其实只有四姑娘湖、撵鱼坝和人参果坪。特别是四姑娘湖,与长坪沟的枯树滩有些相似之处,水平如镜,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树立在水中,枝干或垂或仰,于水面处形成一个对称的倒影,十分美丽。在阴天多云天气为主的日子里,由于看不清四周山形,尤其看不到雪山,这样的景致给了我不小的安慰。在人参果坪,又遇到了前一天在长坪沟里相向而行的那群上海老人,缘分所系,我们友好地互相打着招呼,简单地聊了聊家常,又一起乘车返回景区大门口。一圈转下来,居然只用了三个小时。感觉观景的效果和感受比长坪沟差了许多,也许就是因为通了公路,方便了游玩,减少了徒步,同时也减少了徒步当中与自然的交流,使得游览的趣味大大减少。可以说是得也公路,失也公路吧。

双桥沟四姑娘湖

双桥沟四姑娘湖

双桥沟四姑娘湖

双桥沟人参果坪

我与上海游客告别,互道珍重,又踏上了返程的道路。由于比计划提前了约两个小时,我决定走老路翻越巴朗山。前两次经过此山时都是走的隧道,近是近了,但也少看了风景。这次算是弥补一下吧。在快要到隧道口的时候,有一条岔路,路标指示通往山的垭口,就拐了上去。路况还算是可以,弯道颇多,不少弯道是180度的大弯,可能对于跑山路少的人是个小小的考验。我由于自驾山路较多,已经习已为常,但仍然十分谨慎。翻越山顶时,身旁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到,只好集中精力看着下山的路。到垭口时,雾小了一些,许多汽车、摩托车都停在路边,公路边的场子里矗立着那座“熊猫王国之巅”的石碑。

位于巴朗山垭口的“熊猫王国之巅”石碑

这儿的海拔大约在4500米左右,风大,很冷,看到一些摊贩在烧烤,也凑过去,要了几串牦牛肉和土豆,算是第一次翻越巴朗山的纪念。吃饱之后,便开车下山。越开雾越小,气温也感到升高,直到看到大渡河水,才知道到山底了。沿着熊猫大道原路返回,偶尔能看到路边有醒目的提示,告知司机边上的山林里有国宝大熊猫在休息,不要鸣笛。我还向远处看了几次,但是,树林茂密,什么也看不到。很快,车子又回到了映秀镇,我打开导航(从巴朗山到映秀一路没有手机信号),转上都汶高速,一个多小时后,我已经在汶川县城的大街上东张西望了。

汶川,也是由于大地震而被我记在了脑海里。在县城里,已经看不到与地震有关的遗迹,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有一个叫做钟楼地震遗址广场的地方,但我没有找到。或许在那场大地震里,这里受到的破坏不甚严重,最严重的应该是那个叫北川的县城。我沿着岷江从大桥走到锅庄广场,去看了一下中国羌城,才知道汶川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而它所属的阿坝,全称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看来,这里应该是羌族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然后,我去了汶川博物馆,可惜的是到的晚了一步,它下班了。于是,只好在较场路上走了一个来回,又穿过文化广场,走过岷江大桥,朝着县医院方向,经过无忧玉轮桥回到城内。县城建设得小有特色,街道整洁,生活设施齐全,应该是很方便的。看到县城里打出的有“康养汶川”的口号,知道现在的汶川应该是把养生作为自己的一个努力方向了。晚餐,我选择在文化广场里品尝老羌族腊肉煲仔饭,顺便点了一份馄饨。明天,是计划的最后一天,时间不会像今天这样轻松悠闲了。

汶川县城,位于岷江边上

汶川文化广场,中国羌城的标志十分显眼

9月14日,第七天:汶川到三星堆遗址;成都到郑州

因为前一天的行程比计划提前了两三个小时,所以今天上午出现了一个空窗,临时决定增加了一个内容: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距离汶川约120余公里,全程高速,需要两个小时多一点。于是,我早上6点多钟从汶川出发,天才蒙蒙亮,路上行人和汽车都不多,偶尔会遇到一两辆大货车在高速上疾驰。8点多钟我就到了三星堆。根据往常的经验和我个人的需求,参观这样的博物馆最好的方式是听导游解说,然后自己再重点看一遍。尽管导游解说的费用比较高,但还是请了一个,事实证明这个是非常必要的。

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馆大门

三星堆遗址简介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从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分期看起,接着了解在四五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使用的陶器,推想他们当时的生活状况;然后再看出土的青铜器,特别是那些巫师或通灵人所戴的面具,极有特色,记得很早的时候看关于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报道,对这些青铜面具最为关注,觉得应该是外星人遗留在地球上的。最后是遗址当中发现的金器和其他器物。这些文物虽然都是一些礼器,但从古人“侍死如生”的传统,再结合三星堆遗址的地面遗存如城墙等,也可以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解说大约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那些青铜面具,就是那个高高的大立人、金权杖和神树了。还有青铜器和玉器表面的纹饰,做工非常精细,我甚至怀疑在几千年前是不是有这么高的制作水准。在导游解说结束之后,我又倒过来,从青铜器馆开始,到综合馆结束,对刚才意犹未尽的一些器物、文字又做了一番更深入的了解。看看表,已经是上午11点多钟了,不知不觉,我在这里已经呆了三个小时。这个临时增加的内容我感觉是太值了,为这次的整个旅行增色不少,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星堆文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面具

三星堆文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纵目青铜面具,据说它的原型可能是蜀地的第一个王,蚕丛

因为订的车票是下午四点钟的高铁,所以,是时候离开了。

三星堆距离成都不远,到还车的地方也就是50公里,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不到一点,我就已经在九里堤北路那个自助还车点,在手机上操作把车锁好,办完了还车手续。然后在导航指引下,去快速公交站乘车。结果,还没找到那个公交站,却发现竟然站在了地铁7号线的入站口,于是,直接下去乘车,很快就到了成都东站。见时间还早,我把高铁改签为下午3点05分的G90。晚上8点多一点,车抵达郑州东。整个行程圆满结束,比计划提前了两个小时。

自驾游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自在,时间由自己掌握,行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所以,这成为我退休后出行的主要方式。不过,像这次一个人的自驾,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必须忍受孤独和寂寞,这也算是自由的代价之一吧。好在,与自由自在相比,这点代价还真的算不了什么。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