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诺邓古村。

诺邓古村。

本计划去琢木郎,探寻南诏古国的隐世遗存,蒙舍诏的皇室后裔,千年的彝族部落。下雨了,看预报是中雨。七月,八月是大理的雨季,但我还是喜欢大理灿烂的阳光。记得那张获摄影奖的琢木郎照片,是薄雾的晨曦,光影很美。还是找个阳光的日子去。改去诺邓,雨中的诺邓古村应该别有一番味道。

到云龙县160公里,班车走了三个多小时。看着路旁慢慢向后移动的山脉,感觉自己是去向往的遥远山村。诺邓,因《舌尖上的中国》而被人知道的古时采盐的山村。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

县城有点象发达地区的小镇。诺邓古村离县城七公里,没有班车,徒步去。

雨早停了,时有些许的阳光。在谷歌地图上看,出城要经过那个象极了太极图的地方。传说大理龙王三太子来到云龙山中看见这里有个海子,便以此安家,后来他因仰慕一位美丽的姑娘而追随到山上,便将海子迁移到那里形成了天池,而原来的海子就变成了一片农田,也就是后来的太极图。

快到时,远远看到千年诺邓古村欢迎您的指示台。这么偏远的地方管理依然很严,要出示身份证和健康码。

山村在诺邓河两岸的山上。大部分在西岸,错落有制地向山上延伸。全部是老宅,红墙青瓦,在绿色的山野中极外美。

住进了山下的诺邓旅馆,80元。因为疫情,即使是夏季,人很少。

沿着山路徒步上山。石块铺成的路,古老沧桑。走到一个拐角处听到“叮!叮!”的铃声。回头看见几匹马驮着石头上山,那铃声听起来很美。我在那等着,看它们上来。在它经过我时,我急然听到它重重的喘气声。我没有想到它会这么累,我一直以为它们力大无穷。这美丽动听的铃声中,我从未想过它们的痛苦。我看着它,想去抚摸它,它躲开了,眼光慌乱。我对后面的马夫说,你得慢点,它好累,在喘气。马夫浅笑一声看着我:“都是为了讨生活。”看着他们上山的背影,我忽然想留泪。不都是在讨生活吗,它也一样!

走过梯子街集市,应该曾经是村里的集市,此刻无人。一家青年旅社,院子很美,种着许多花草,中间有块地种着菜。有个女人在院里忙禄着,她女儿在边上读书学习。她家在隔壁,她帮忙照看旅社。我看黑板上写着也提供餐饮,就点了盘诺邓火腿。30元,她在院子采了辣椒直接下锅,味道很美。她们这家家产火腿,她还给大理古城的柴米多提供火腿。柴米多是古城有名的公司,要的多,她山上娘家的村民帮忙提供。舌尖上的中国让诺邓村民都变得富裕起来。她女儿告诉我,她上三年级,学校就在山上,离她家十多分钟。学校也有住校的学生,回家一次要走几小时。

吃完火腿,沿着山路继续上山。村中间有棵大青树,五百多年历史。青树旁是提主衙门,乾隆年间进士黄绍魁改成题名坊。穿过题名坊上山,村舍越来越少。有条巷子指示牌上写着黄氏宗祠,走进去看到一间古老的宗祠,清代建筑。可惜门关着,祠前立着石牌,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诺邓黄家出了两位进士、五位举人、百余名秀才。

继续上山去参观玉皇阁。那段路旁少有村舍,依然是石块铺成的路,曾经的盐马古道。整条路上只有我一人,依然无雨,也时有阳光出现。

傍晚的玉皇阁清冷孤寂,清代庙宇建筑。玉皇阁大殿,弥勒殿,关帝庙,孔庙,这么大的建筑群只有我一个人。庙的飞角挂着一个灯笼似的灯,灯光昏暗。傍晚里,独自行走着,有一种孤灯残影的感觉。玉皇阁大殿三层楼高,殿内外转了一圈,却找不到上楼的地方。难道建三层楼只是要表现它神密高大,并不需要上楼。

下山时天色己晚,许多村舍、民宿都亮起了灯。大青树周边民宿比较多,时有城里来的游人来回走动。那边民宿里传来吉他声和民谣的歌声,让夜晚变得悠远清静。

早上起来,下起了细雨。看着窗外山上的村舍,有些人家飘起袅袅炊烟。“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簧密植,烟火百家,皆依山构舍,高低起伏”。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马粪的味道,让我想起那匹累得喘气的马。它今天依然会驮着很重的石头上山吗?但愿那个讨生活的马夫喂了它上好的饲料。

沿着河这边的山路向东边的村舍出发。东边的村舍不多,依然是红墙青瓦的老宅。村里的人很少,石阶上下依然只有我一人。

从东边下来,穿过诺邓河,有另一条上山的小路。银匠家靠近山角,建于明朝,极普通的白族民式建筑,看起来似乎没人居住。这个曾经的杨氏银匠也许后继无人了。

从银匠家下来另一条巷子通往道长家,道长家是现在的村委会。原来作法的月台变成村委会广场。

继续往上,不远便是大青树前横着的主巷。我忽然看见昨天的小女孩从大青树那边走过来。

“你要去哪呀?”我高兴地向她招手。

“我下山上夏令营。”她纯真的笑容让我想起了儿时。

也许我是在找寻我童年的故乡。但那些远去的日子再也找不回来了。

诺邓,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在。那些白族乡土建筑停留在时光中,让远离喧嚣的人们找寻往日,找寻心中的世外桃源。

双桥填小峡,水细未成河。

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

地高花气少,年熟酒人多。

近有笙琴意,春宵听雅歌。

关于作者: 吴文东7848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