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重庆潼南杨家嘴,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安息地,低调却不失云水襟怀。

重庆潼南杨家嘴,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安息地,低调却不失云水襟怀。

重庆西北部与四川交界的地方有一个潼南区,在全国的知名度虽然并不高,却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当地的蔬菜特别有名,有着“西部菜都”的美誉,而且出产的柠檬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有着“中国柠檬之都”的别称,这里也是道教至尊陈抟老祖的故乡,还走出了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

在距离潼南城区西边3.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远看并不起眼的小山坡,名叫杨家嘴,然而这却是一代伟人、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陵园所在地。

这里不需要门票,甚至都不用检查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前来参观。穿过两排塔柏组成的长廊,映及眼帘的是一个一千余平方的瞻仰广场,广场的右边有一个很小的《杨尚昆生平图片展馆》。

展馆不大,一眼便可以望到头,这与杨尚昆主席一生低调作风非常相符,里面展览的图片主要分为几大章节,分别展示了他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抗战时期,潼南双江的杨氏家族满门忠烈,一家上下十几人投身革命,其中杨氏三兄弟最为出名,他的四哥杨闇公作为中国共产常早期领导人,领导了最早的泸顺起义,而朱德、刘伯承、陈毅三位元帅都曾是他的部下,29岁在三三一惨案中英勇就义;也正是在他四哥的影响下,杨尚昆、杨白冰等十几位家族兄弟都投身了革命工作。

杨尚昆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后转入附中,在校期间,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5年,18岁的杨尚昆从成都高师毕业回到重庆。那时,中国的大革命正进入高潮。在四哥的影响和帮助下,他开始参加革命工作。从此之后,献身革命70余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德高望重,为新中国的创建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杨尚昆在1988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后事一切从简,骨灰运回了他的家乡,埋在他四哥的边上。整个陵园并不大,根本不太像一个国家主席的陵园,主要就一个广场,广场正中央是屹立是他的红色花岗石雕塑,整个雕塑高3.6米,重约7吨,取意毛主席《七律到韶山》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塑像慈祥和蔼、平易亲切、目光炯炯有神,他爱民亲民的情怀,鞠躬尽瘁的品质,奋斗不已的精神自然跃入人们的眼前。

在雕塑的后面是杨尚昆与妻子李伯钊骨灰合葬墓,整个墓是一个西式墓,汉白玉石堆砌成墓茔,墓茔上方嵌有翠绿色花岗石花环,墓盖石为一整块汉白玉石,上刻尚昆生卒年(1907-1998)。这一整块的汉白玉是从当年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运来的,重5.6吨。杨主席的骨灰位于墓室的中轴线上,妻子在右边意为以右为尊,两个骨灰之间是由两根红线连接起来的。

广场的周边还有停车场、绿化带、后山怀念林等,林内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属及后人敬立的青石碑。整个陵园坐南朝北,后面有寨子坡,左边有凤凰山,右边有木鱼坡,旁边湖水清清,白鹭去集,墓前一条小河蜿蜒环绕,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壮观,也没有想象中的气派与辉煌。这诚如他的人生与精神:云水襟怀,松柏气节。

关于作者: 渝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