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指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开凿之河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最著名的当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当然,本文要介绍的运河并不是京杭大运河,而是有着中国第二大运河之称的重庆潼南运河。
潼南运河位于重庆市潼南区的桂林街道,全长15.2公里、宽110米、梯形断面、深约10米,每秒最高流量约280立方米,自西向东,是潼南三块石电站的引水河;
潼南运河北面是起伏的丘陵地带,南面是全国产名的桂林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西接涪江三块石大坝,东接潼南新县城莲花寺电站。整条运河上修有13座人行天桥,两岸村落散布,小桥流水,青山连绵,风光旖旎。
潼南动河的历史并不算久,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掀起了自力更生开发小水电的高潮,在那物资和食品匮乏的年代,为了摆脱缺电困境,潼南人民也勒紧裤带,风餐露宿,在涪江下游扎营三十里,摆开修建水电站的战场。
据当时参与修建的父辈介绍,他们接到生产队的统一安排,大家自带钢钎、箢篼、铺盖、咸菜等,步行赶到工地,沿途所见,全是来来往往的民工,浩浩荡荡,非常壮观。上下三十里,密密麻麻全是人,有的掘河道,有的筑护堤,有的挑泥土,有的挥钎放炮,6万人齐心协力,肩挑背磨,夜晚灯火通明,通宵加班,鏖战三年,开挖土石方447万立方米,终于在1979年9月凿通了全长15.2公里的人工运河,筑起了千里涪江第一坝,创造出潼南有史以来的人间奇迹。
1979年9月,总装机14400千瓦的潼南三块石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发电,从此潼南人民告别了照煤油灯的时代,告别了蒙昧时代,照上了明亮的电灯,看上了黑白电视,用上了录音机,有了潼南化工厂等工业企业,潼南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
时至今日,潼南运河已开通运行40年,除了发电为潼南人民带来光明之外,还具有灌溉、防洪、航运等多方面的功能。正是这条运河的建成,桂林坝由涪江滩涂变成了万亩良田,是西部菜都——潼南最大的连片无公害蔬菜基地,而且这40年来,运河还是两岸上十万人赶场、运输的主要通道。
对于潼南人而言, 运河不仅是一条人工河,更象一座历史的丰碑,向人们述说着潼南儿女艰苦奋斗、勤俭办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且当年人们用血汗修建运河而凝成的“三块石精神”更是成了潼南人的精神信仰,以博大的内涵,激励和鼓舞今天的潼南人自强不息、疾蹄奋进、图变图强。
潼南运河无疑是一条造福潼南人民的好工程,而且最近又提出要开发运河小镇,打造成5A级的旅游景点,令人期待;同时这条运河又是充满争议的,因为在很多资料上潼南运河都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二大运河,但是根据《世界运河名录》里记载,中国除了京杭大运河之外,还有古桂柳运河、古胶莱运河、雷州青年运河(全长74km)、湘桂运河(亦称灵渠)、瑠公圳运河、红旗渠(全长约70.6km)、江汉运河、郑州渠、乌鲁木齐运河等,无论是按历史,还是规模、长度、影响力,潼南运河真的算得上中国第二大吗?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