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老歌,唱透了人生,沧海一粟,过眼烟云,唱出了世间所有的一切!与其争名夺利,不如放达胸襟,或许如此才能真正笑傲江湖吧!作为世界500强的职业经理人,同时还经营着自己的公司的黄生,或许就是这样一位不愿被规矩和世俗束缚,更愿意享受寻求自我的人。一次偶然的山野游玩,让他爱上了那里满山的竹林和淳朴的村民,于是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那样,放下时间的纷扰,甘愿归隐山间。觅得一处老宅,耗时2年有余改建,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取名守拙。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
守拙位于成都邛崃的平乐古镇内,一个被誉为“二十华里绿色长廊,天然氧吧”之美称的芦沟幽谷之中。只因此地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又被称作芦沟竹海。
从平乐下得高速,往芦沟竹海一路驶入茂密的竹林,只觉绿影婆娑,愈发显得幽静。穿过蜿蜒的小路,古老的村庄渐渐浮现于眼前,这里的一物一景好似穿越了千年。不知名的山雀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潺潺的溪水敲击着美妙的节拍。耳边依稀听得古筝的韵律由不远的地方传来,整个人像似被勾住了魂儿,飘飘然不觉已走到跟前。
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眼前这栋典型的川西民居,自有其朴实飘逸,天人合一的韵味。年岁里的青砖铺盖在院门外的绿茵之上,一侧巨大的岩石上,横放着一块粗大的木墩,上刻“守拙”二字甚是惹眼。举目是飞檐黛瓦,青砖矮墙,质朴的木门敞开着,彰显着川西人热情好客的传统礼节。
陶诗有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进了这间四合大院环顾四周,我猜想诗人笔下描绘的田园美景应该就是如此吧。都说川西的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融于自然。今日所见果不其然,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顺山势而为,应水景而建。每一处细节看似随意,但实际上都是反复考究的,皆是精心搭配。细细品味,好似一幅幅丹青水墨的诗意画卷,在这西蜀山脉之间徐徐展开。望着眼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心中怎能不生起那“十年戎马心孤单,隐退江湖归深山”的感慨。
或许是主人的随性和对于传统美学的偏执,整个院子的建材几乎看不到现代的影子。280吨废旧老木头,数万匹手工老砖堆砌出了西川的质朴,更是把这方寸之地的烟火之气完整地交给了自然。主人更不想因为时代的文明抹去了历史的印记。于是淘来了出自南北朝的邛窑瓷器,码起了一堵极具创意的文艺墙。把北宋年间74处造纸遗址中,保留完整的一处古法造纸遗址留在了院内。就这样让它们静静在这里,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们背后的那段辉煌岁月。
轻挑竹帘,走进前院的主楼,随找一处盘膝而坐,与三五好友隔窗赏竹观山,品茗聊天。对着一池清水弹奏一曲《云水禅心》,心境随之释然,感悟此生何须圆满,有此半日偷闲岂是千金可换?上得二楼,独坐露台手捧主人的藏书细细翻阅,不觉已是夕阳西下,日落时分。感叹人生又能有几日这般自在悠闲。
月上枝头,守拙的灯光点缀着幽清的山野。金刚鹦鹉扇动着翅膀,望着繁星下的萤光点点,静静地守候着自己的家园。慵懒的花猫毫不在乎地卷缩在柔软的沙发上,只顾自己享受着缓慢的时光所带来的悠闲。房内的油灯下,不知又有几人能借此悠然之所静心反省,感悟人生的因果循环。唯有山间的清风,吹走了世间的纷纷扰扰,留下了田园间的心之淡然。
在守拙的日子,你会和常日的生活做个短暂的切割,用心去感受记忆中的快乐和想象中向往的生活。就像歌中所唱的,当你的人生只剩下那一襟晚照,你还会在乎这红尘俗世中的纷纷扰扰吗?为何不趁当下就去拥抱一把世间的美好,在大自然的洗礼中,卸下那份倔强的骄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