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光阴的故事——大足北山石刻游记。

光阴的故事——大足北山石刻游记。

缘起

近几年最火的网红城市,大概非重庆莫属了。无论是穿楼而过的地铁站,灯火通明的洪崖洞,还是老饕毕至的火锅店,美女云集的解放碑,都给人一种新奇而热烈的感官冲击。如今故地重游,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这个城市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对于我,这里还是过于热闹了些。于是我转而向西,去往远离主城区的大足石刻,去品味这个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


宝顶山景区

六道轮回


大足石刻

华严三圣像


北山石刻

观无量寿佛经变


北山石刻

摩利支天女

初见

大足石刻是大足境内多处古代石刻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处最为典型。在这“五山”之中,又数宝顶山摩崖造像最有代表性。平时大家所说的“大足石刻”,也经常指的就是宝顶山石刻。除此之外,距离大足城区更近的北山和南山石刻,也都绝对值得一看。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晚唐至南宋时期,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它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路边恣意开放的各色鲜花,给我们留下了最初的美好印象。


大足区

街边看到的黄花风铃木


北山

北山山坡上随处可见的石海椒


北山

北山山坡上随处可见的的蝴蝶花

北山石刻

我们首先到达了北山。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从南至北,状若新月。全山共有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

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北山石刻

毗沙门天王,唐朝视为军队守护神。3号龛为五代所刻

5号龛为唐末韦君靖所刻

一进石刻区,首先见到的1号石刻便是韦君靖像。韦君靖为唐朝将领,主持首创了北山石刻,从而拉开了大足石刻400年造像历史的序幕。旁边的3号和5号均为毗沙门天王——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其中5号龛是韦君靖着力最多的造像,其它龛窟两壁采用大量浮雕,唯有5号全是费工费力的立体雕像。韦君靖造像是北山石刻里的精品,5号龛则是精品中的精品。

该天王顶盔贯甲,怒目而视,神威凛凛;左右拥立两部将,面目狰狞,望而生畏;其右壁为军队将士,肃然而立;左壁男女侍者毕恭毕敬,男子儒雅,女子端庄;门柱一小力士,孩童形象,憨态可掬。

刻于唐末的千手观音

北山石刻,观音荟萃的殿堂,美神聚集的地方。尤其宋代造像,世人对观音的膜拜无以复加,造像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其中以这尊千手观音最为精美,虽有损毁,依然可以领略到当年的风采。

千手,喻菩萨法力无边,能拯救一切苦难;千眼,喻菩萨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洞悉一切。在观音座下左右侧分别了一穷人一饿鬼的形象。

释迦牟尼

该龛正壁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右分别侍立弟子迦叶、阿难:左右两壁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

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三世佛,又称三世如来。指燃灯、释迦、弥勒,配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

观音地藏

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是北山石刻独有的一种特色。

释迦牟尼

赵懿简公神道碑

104号,赵懿简公神道碑。神道碑,就是墓碑,碑文就是盖棺定论的墓志铭。《赵懿简公神道碑》之周围石壁是《古文孝经碑》,当是范祖禹手迹。

北山石刻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以此碑分界。

七佛

“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尸弃、毗舍浮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惧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四佛。

药师佛

药师琉璃光如来,又译为药师琉璃光王佛,简称 药师佛、药师如来、琉璃光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

药师,比喻能治众生贪、瞋、痴的医师;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

双身佛

双身佛是无上瑜伽密教的修法,男身代表慈悲,称佛父;女身代表智慧,称佛母,慈悲和智慧是佛法的两条根本,因此这种双修造像也有人叫“父母佛” 。但此并非人间的男女关系,而是密宗佛像,是密宗六度修身法中最后的两个阶段——即禅定与智慧的化身,名叫定慧双修法。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雕刻中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玉印观音

玉印观音,也叫宝印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宝冠纹样类几何形,或椭圆,或三角,条条线条皆由颗颗珍珠串联而成,整个宝冠玲珑剔透,项下璎珞繁饰,历800多年而无一损毁。

玉印观音胸前丝巾绾结下垂,衣带错落繁复飘然座下,中间一条彩花腰带,环钏、佩玉、花瓣相串甚为别致。面颐丰满,肌肤细嫩。嘴唇由几块方块组成,没有圆润感。

日月观音

日月观音,又称六臂观音。结跏趺坐金刚座上。宝冠以花草为纹而无璎珞,镂空别致。日月观音胸前璎珞或串珠浑圆,或玉佩绫形,或莲瓣含蕊,或花蕾初绽,繁复对称,雍容华贵。鼻梁高棱,眼帘低垂,神情安详自在,端庄温和。

净瓶观音

观音地藏

121号,宋代,观音地藏合龛。两壁侍者之旁,左壁两父子供养人,右壁两母女供养人。

送子娘娘

122号龛,诃梨帝母,佛教中的“送子娘娘”。 佛经里记载九子鬼母,也称鬼子母神(Hariti),梵文音译为诃梨帝母,为护法二十诸天之一,又称为欢喜母或爱子母。

释迦牟尼

123号,释迦牟尼佛居中。两旁观音,裙带繁复。左壁不空羁索观音,其旁下两父子供养人。右壁观音,旁下有两母子供养人。

数珠手观音

数珠手观音,又称媚态观音。 长身玉立,身形婀娜,衣袂飘飘;腼腆微笑,俏丽含羞;玉足赤立,双手并拢抬起收于小腹(现代标准的迎宾姿势)。少女形象跃然而出。“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服!

此龛观音被誉为北山美神。

不空羁索观音

不空罥索实为观世音菩萨诸多化现之一,即见解脱观音像。此像三面四臂,顶有阿弥陀佛,左胸上覆盖著仁兽皮披肩,五衣五饰庄严。左手持不空罥索,左次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拈邬婆罗花梗,右次手持三叉铁钩。

水月观音

摩利支天女

摩利支天女,为佛教护法菩萨,梵文摩利支(Marīcī),意为光明,所以在藏地被称为光明天母。 具有广大自在神通,念其名号能速离灾厄,诵其咒语能够隐身免受诸难,以及索回债主拖欠财物(这项神通厉害,如果成立讨债公司,在当今社会一定被踏破门槛)。

受武士阶层崇拜供奉,在西藏、日本声望卓著,家喻户晓。

水月洞天

133号窟,水月观音 窟高3.2米,宽2.3米,深3.1米。观音坐在金刚座上,一腿支起,右手抚膝,另一腿屈膝盘坐。 姿态放松,动作随意。 璎珞密布,飘带下垂。 身后是须弥山,左边一平台上有一净瓶。

一佛两尊者

转轮经藏窟

136号,转轮经藏窟,它是北山石刻宋代造像登峰造极的作品,是大足石刻王冠上的明珠。

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吴显齐在总结考察成果的文章中写道,“北山心神车窟(转轮经藏窟)数像,妙丽庄严,除敦煌壁画外,实无其匹。”

日月观音

从里向外,依次为普贤菩萨、日月观音、如意珠观音、金刚力士。

玉印观音

从里向外,依次为文殊菩萨、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金刚力士。

药师佛和日月观音

观自在如意轮

149号窟,观如意轮圣观音 窟高3.4米,宽3.2米,深3.46米。开凿时间:南宋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北宋灭亡的第二年,也是南宋建国的第二年。

一面二臂的圣观音可视为观音菩萨的标准像。圣观音无千手千眼、马头、十一面、十八臂等异相。圣观音菩萨是六观音、七观音的总体或正体,民间平常所说的观世音菩萨,其实指的就是圣观音。

主像圣观音头像疑似后人补刻或重新妆彩,表情生硬,与其它雕像之古朴、自然,迥然不同。

孔雀明王

155号孔雀明王窟 ,窟高3.5米,宽3.2米,深6.1米。开凿时间为宋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是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北宋灭亡。

孔雀明王,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汉译为摩诃摩瑜利罗阇、佛母大孔雀明王等,相传为毗卢遮那佛或释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密号为佛母金刚、护世金刚。

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者,称为孔雀明王经法,又称孔雀经法。为密教四大法之一。

弥勒下生经

《弥勒下生经》内容:

弥勒自兜率天下生,以修梵摩为父、梵摩越为母。成道后教化善财、父母等八万四千大众,并与今世之释迦佛一起对众生劝说三乘教法。又大迦叶于过去诸佛时,善修梵行,修十二头陀行,故辅佐弥勒劝化众人。

本经所对告众为阿难,乃本经之一大特色,其他经之告众则多为舍利弗。阿难多闻,舍利弗多智,两人皆位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

僧人群像

观音变相

180号窟,观音变相图。 窟高3.75米,宽3.8米,深3.2米。 主像为水月观音,两侧各有六身观音,总计十三身观音。水月观音是禅宗及宋代以后文人最喜爱的观音类型。本窟水月观音柳叶脸,耳垂珠环,长脖削肩细腰,典型的宋代审美标准。

五代所刻千手观音

观音地藏

253号,宋代,观音地藏合龛。为此类造像巅峰之作,既有唐代造像的富丽堂皇,又有宋代造像的窈窕秀丽。堪称这一题材的精品。两像身姿曼妙,显得随意洒脱。

药师佛

288号,林俊像。林俊,1509年任蜀总制。

北山石刻规模不算太大,细细品味,一个小时就可看完。与之前去过的龙门石窟不同,北山石刻保存基本完好——最起码,每个洞窟里的佛像都还留存着。虽有部分自然风化及人为损毁,但那一份令人扼腕的沧桑,正记录了那些光阴的痕迹。

离开北山,稍作休整,我们便向下一站宝顶山进发了。

结语

很多人来大足,第一选择总是宝顶山石刻。其实,与宝顶山石刻的明显世俗化相比,北山石刻更多的保留了佛教最初的模样——如果你来大足,两个地方都去看看吧!来这里看唐代的雍容大度,看五代的承上启下,看宋代的细致入微——不只是看石刻艺术的精美,更是看那些被尘封的光阴的故事。

两宋之后,石窟造像艺术逐渐式微,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了最后的荣光。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