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生活离不开赶集。即使在网购如此方便,超市,商店遍地开花的今天,赶集还是让人带来一种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延续几百年的,已经渗入到血液里的生活方式,而对一些外来者,暂居客,比如我,来说,是一种从新奇,看热闹,直至到现在的一种参与和同化。
在大理,每个镇都有自己的赶集时间。以农历为标准,七到八天为一周期,一个月四次,雷打不动。每到这天,一大早,小汽车,面包车,三轮车,摩托车,停满了公路的两边及任何一个角角落落。从面包车,三轮车上卸下各种货物,摆在他们各自的位置。专门用来赶集的场地平时是空着的,只有赶集那天才会集满人和货物,流动性的摊位不收费,也是随机的,谁来得早,谁就可以占到好的位置。对于那些以开着车子一年四季在各镇的集市上卖衣服,鞋子,日用品的“专业户”,由于需要长期占用某个位置,就会一次性交纳一年的费用给村里。这样的费用,也不会很多,比起生意来,可能一二次赶集就能赚回来。
来赶集的人,老年人占了百分之八十。这是不难理解的。年轻人不是上学,就是去城里,甚至外地工作或是打工,一年难得回来几次。即使住在家带着小孩的年轻媳妇们,或在家里有主业的年轻人,买东买西也不用等到赶集这一天,什么时候想买,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一拨,过了几天,货就送上门来了。只有老年人大都不识字,用不了智能手机,更重要的是,一生的生活习惯积累在这里。养几只鸡生了几只蛋,拿到集市上来卖,自家地里种的瓜瓜果果吃不完,甚至宁愿自己少吃点,拿到集上卖几个钱;山上采的菌子,药材,数量不多,也没人来收,直接拿到集市来换钱,甚至猫猫狗狗下了几只崽崽,多了养不下,熟人要的送一个,剩下的也抱到集市上来找个有缘人家,价钱倒是看人家愿意出多少都行。自己手上有几个零钱,心里要舒坦很多,强过向儿女要。东西卖了钱,顺便吃碗豌豆粉(当地的名小吃),买身新衣服,甚至买个小唱机回去听当地戏,都在集市里实现。豌豆粉在家里可以自己做,但在集市上和要好的邻居一起吃,又是一番滋味;买衣服的时候,与好朋友一起摸摸衣料,讨论讨论价钱,问问对方这个颜色合适吗?商量着去别家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试穿时听听卖衣服的人真的假的赞叹声,买下来的东西放在背篓里时那种拥有感,怎么是年轻人在网上买东西能体会到的呢?
对我这样的旅居者来说,赶集能让我发现很多“宝”。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头上戴着鲜艳可爱的头饰,背上背着特有的背篓,整个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新鲜的,刚从地里拔来的蔬菜,没有农药,没有化肥。从洱海打上来的活鱼,与池塘里用饲料养出来的,从颜色上就能分辨出来。当季的梨或苹果,泛着自然的光泽,咬一口,是那样紧致,香甜。纯手工的酸菜,饵块,都能让你垂涎。提着满满的收获品往回走时,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富足。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让自己的胃天天得到富养更心满意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