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时间/2019-02-14
出行天数/1 天
人物/ 和朋友
人均费用/50RMB
即使你再想逃离,
你也不能否认“三线”这两个字是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那里安放着几代人的青春。
我,我的父辈,我的祖辈,
其实内心深处都希望三线厂再来一次东方红。
—— 一位三线厂子弟
某个周末的下午,我陪同来自上海的朋友@鸵鸟有毒 走访了位于重庆望江 厂,寻访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
正式开始
坐标:重庆
从望江厂回到位于观音桥的酒店,我把在工厂里拍的照片发了一组朋友圈,唤起了很多程庆朋友的回忆。
一位土生土长的重庆大哥评论:“小时候熟悉的社区环境,典型公有化的生产车间,仿佛看到自己和伙伴捉迷藏的角落。无忧无虑奔跑的背影,以及永远不想听到的妈妈喊回家吃饭的声音。。。”
很显然,这里留存着某个群体的共同回忆。
一个出租车不愿意去的地方
从市区到望江厂颇费了一番周折。
在观音桥的北城天街拦出租车,一连被拒载了5 次。
“郭家沱啊?去不到,太远了”。
这让我一个外地人好生奇怪——难道重庆出租车的套路是只做近的生意,远的地方反而不愿去?
难道重庆人喜欢安逸竟然到了这种程度?
后来才知道,那时接近下午4点钟,正是重庆出租车交接班的时间。从观音桥到郭家沱,需要绕行机场路、海尔路,再沿着铁山坪山下的公路曲折绕行。全程将近30 公里,加之路上堵车,怪不得司机们都不愿意去。无奈只好先打车到朋友家与他会合,再自驾前往。到 望江厂,已是将近5点钟。
三月是重庆的雾季,整个下午都天色暗沉,时间对拍照的影响倒也不大。 望江厂,顾名思义就位于长江边。雾气朦胧的江面上,对岸的山坡和远处的轮船隐约可见,符合文艺青年对于老厂房的气氛预设。
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一个有着60 多年历史的 “三线厂”。
望江厂其实离市区并不远
望江厂地处重庆 江北区的郭家沱,隔江相望便是热闹的南岸区。可是对于很多重庆人来说,这里显然是一个略显神秘的存在。
很多重庆人都不知道这里,更遑论造访。
三线厂,曾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单位”。 在六十年代,国家为了防止突然爆发的战争对沿海(一线)和东北(二线)重工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便在一些不易被战争波及的内陆城市的偏僻封闭地方,建立了大量的军工、机械、化工、电子类工厂,这些工厂就被称作“三线工厂”。
“建设三线”的指令来自最高统帅,这些三线厂自然也直属中央,不受地方政府管辖;一夜之间,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工作,带着不小的优越感;因为地方偏僻,所以每个厂都有配套齐全的生活区,菜场、供销社、家属楼、厂医院、托儿所、子弟学校,一应俱全,俨然一个自成一统的小社会。
望江厂的生活区在一片山坡上,望之一片寂静。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见到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房子一律是介于中灰与土黄色之间的砖瓦结构,年久失修,屋顶上杂草丛生,瓦片散落一地。很多房子已然人去楼空,对联都已发白褪色;有人居住的房子外面则有鲜红的新对联的叠在褪色的老对联上。
蓝色的报箱、裸露的电表、手写体的门牌、挂在窗外着的各色衣物。几只野猫盘踞在屋顶,警惕地盯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没有带长焦镜头,只好试图走近它们拍照。可是它却迅速的跳下屋顶,顺着铺满碎瓦和杂草的小径逃走了。
我们的目光被一家庭院里的绿意吸引过去。
这里晒着不知名的青菜,阳光从天井洒在青菜上, 显现出一片与周围反差极大的光影。我们轻手轻脚的走近这个庭院,抓住这一片难得的光影。这一片的房子曲折相连,拐弯过去,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上升台阶。青苔爬上裸露的砖墙,五颜六色的衣服随意挂在房子外面,狗在院子里懒洋洋地打着哈欠,孩子们在庭院里打闹追逐,老派的花式窗户玻璃和“江北区文物保护点”牌匾将这里的年代感拉前至少三十年。当我们顺着村庄的台阶往下走的时候,两旁的民房里已然飘出了烧鱼的香气,晚饭时间快到了。
昨日的辉煌与荣耀,今日的挣扎与不屈
与生活区相对的就是望江厂的厂区。
破旧的建筑带着民国时代的风格,应该是自从建成起就沿用至今;许多厂房都已经废弃不用,玻璃破碎,铁架外露,让我想起了底特律主城区里那些荒废的建筑;进厂的车道两旁有些厂房外面临时搭起了小屋子,不知是做了食堂还是临时居住区,走地鸡在铁门外踱着步。
车间里翻砂铸造、车钳铣刨倒是一样不少,并不强烈的阳光透过木衍架的“双重檐”制造出丁达尔效应,电弧焊的火花在角落里急切地喷射着,巨大的龙门吊床横跨过地上的钢板、铁屑、木箱和绕在一起的电线。车间外,生锈的铁皮箱子堆在一起,橘色、蓝色、红色、灰色,颜色鲜艳得有一种近乎诡异的颓废感。
三线厂的辉煌时代早已过去。
上个世纪80 年代,战争的阴霾刚刚散去,现代化的浪潮便裹挟而来,为特殊时代而生的三线厂显得措手不及。大多数三线厂关停倒闭,剩下的少部分还在勉力支撑,却也举步维艰。工人下岗转业,大多数原三线厂的子弟早已离开这个地方;留守的工人每月仅有微薄的收入,做着低附加价值的产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里似乎明天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周六的下午6 点钟,车间里仍然有工人在忙碌地生产。
车间外,鲜红色的红岩卡车停着等待拉货,蓝色的东风集卡驶过激起尘土飞扬;车间里,电焊火花的光芒在昏暗的环境中闪烁着,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锈迹斑斑的车床;看板上贴满了A4 纸打印的生产计划;锈迹斑斑的冷轧机冲床被机油精心擦拭保养过,泛着幽光。
这里的一切显然并不高效,可是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这里仍然是这个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仍有顽强跳动的脉搏。仿佛一个孱弱的病体,喘着粗气却仍在勉力支撑着运行着,分泌着在新的时代下重新崛起的希望。
是加速消失,是拥抱变化,还是接受改造?
带着相机到访这里的我们,大可以怀着轻松的心情来这里漫步取景,来喟叹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无奈,来计算这里还有多少可以被挖掘被消费的元素,而只有这些仍然在坚守的人们真正在负重前行,为这些老厂勉力续写着今天的故事。为了那一代人的理想,这些当年受政府感召聚集在这里的工人,承受了本不应承受的代价。
都说人生无悔,不知道他们可曾后悔?
在重庆的当地论坛上,有不少人在寻找当年一个大院里长大,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三线子弟,加QQ,加微信,三线子弟俨然成了一种“亚文化”。这些当年一起玩耍的孩童去异乡求学、工作、成家,逃离这个陈旧封闭的环境,可“三线子弟”的身份,是他们心中一个难以磨灭的标签。
2016 年,连接郭家沱与南岸区的郭家沱大桥正式开工,四年之后这里将重新融入重庆主城区。届时,老旧衰败的旧厂房会直面林立拥挤的高楼大厦,人去楼空的生活区会对接华灯初上的万家灯火。不知这里又会发生何种变化——是加速消失,还是拥抱变化?
我希望它永远也不会消失;生活区里也许多出些人来人往,但不至于面目全非;危房老厂可以被修缮,但不要被拆除重建;来这里的访客不是为了要怀旧,而是为了要记得;仍旧坚守在这里的人们,仍然怀有骄傲和自豪。
写在后面
你也有关于三线工厂的回忆吗?
你有更多关于老重庆的拍摄题材分享吗?
欢迎留言。
谢谢你!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