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宽窄巷子,“老成都”缩影,如今最文艺的地方,必打卡。

宽窄巷子,“老成都”缩影,如今最文艺的地方,必打卡。

巷子里,随处一角都是景致。

宽巷子路牌

瓦当落黄叶,成了别有韵味的秋色。

宽窄巷子标志

这期的电视栏目《周末去哪儿》拍摄地,我们选择了成都。来到成都后的重要一站,便是宽窄巷子。说实话,这已不是我第一次到宽窄巷子,可每每来过,每每不舍得离去。每每离去后,又总心心念念地想要再回去。再去看看那老巷、老墙、老院落,再去喝一碗盖碗茶,再去看一场川剧,哪怕是只去发发呆,听听它的故事,拍下它的身影,也足以让我内心欢喜。

漫步宽巷子

宽窄老墙

穿越历史的窄门

 

成都中心腹地的长顺街中段最后,藏着一片陈旧的民居,那地盘是秦朝留下的“少城”。当中几条青灰色的小街巷,后来,成都人把它们称作宽巷子、窄巷子。宽巷子、窄巷子是两条百十来米长的街巷,两条小巷平行延伸,像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在明亮气派的高楼大厦衬托下,宽窄巷子很是古朴,留给人们一个城市的记忆,现已成为“老成都”缩影。

井巷子路牌

在宽窄巷子里,最有味道的也正是这一个个院子,一堵堵老墙。

三只耳

两条清风雅静的巷子,生得标志、风雅。一入巷,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越往里,就越有一份矜持。高高的门坊上面重檐叠瓦,斑驳的青砖老墙爬满绿藤,空洞的窗棂似乎通往旧时光,古老的水缸悄悄生出青苔……

巷子两边的房屋多为四合院建筑,多雨潮湿的气候,让四合院多了几分川西柔媚的风格。在宽窄巷子里,最有味道的也正是这一个个院子,一堵堵老墙。窄巷子里青砖石上的拴马石,经岁月剥蚀已风化斑驳。而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苍老的拴马石,似乎把游人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每走进一个院落前,便另人眼前一亮的,还有那些穿越历史的窄门。

拴马石

而已

宽一府

拴马石

留个影纪念,哈哈~~

坐宽

宽巷子1号——宽一府,高大气派的木质门头,引得游人争相合影。大门两侧摆放的狮子门墩,雕刻精美,威风凛凛。一对虎头门环斑驳锈蚀斑驳。轻轻扣响虎头门环,似乎就轻轻松松地走进了历史的线装书。宽巷子3号——宽巷子,大门用锡皮包裹,图绘手持香炉和瑞鹿的门神,以此寓意生意兴隆。

坐落于宽巷子11号的恺庐,是宽窄巷子最富标志性的门头。由于风水关系西北歪斜得厉害,可吸纳更多的阳光深入庭院。据说百年前,这家宅院主人留洋归来,颇有一番革新思想,把自家的旧时门庭焕然一新。用特制的青砖砌成带有“洋味”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即“快乐自在的居住地”。而石匾上方由青砖砌成的椭圆形图案,传说其意为代表高悬的“辟邪镜”,以镇住各方各路邪神恶臭,永保宅内人平安。

恺庐

香积厨

再往深处走,也不记得是几号了,有一座色彩鲜艳的门头,刻有“吉祥”二字。据介绍说,上面的“旗营碎影”,正是将清朝康熙57年南征大军驻扎成都时八旗军营的训练场,用浮雕的形式再现于我们眼前。

坐落于宽巷子、窄巷子两边的院落,总共有三十多个。每个院落的门楼,都匠心独运,各有千秋。如众多丹青妙笔,在一幅长卷上泼墨,珠联璧合。遥想当年,老巷人的喜怒哀乐总是被隐含在森严的大门里。而如今,随意推开一扇门,那些久远的故事似乎正慢慢醒来……

 

爬满青砖墙头的野花,却在静静的岁月里吐着淡淡芳香。

早晨,井巷子里,老奶奶闲坐,呼吸着清早的清新~

青苑

最文艺的小巷

 

青瓦,灰墙,红灯笼。石狮,铜环,木窗格。一味古风;

小巷,青砖,三角梅。绿藤,紫花,疏梧桐。一味清新;

铜人,蜀绣,盖碗茶。画像,拍照,醉酒吧。一味小资。

巷子一角,有几位画像师,正在为游客画像。

红灯笼,为这青砖小巷增添了一抹暖红。

红灯笼,为这青砖小巷增添了一抹暖红。

祝君鹏程万里

古风、清新、小资,这些,都是如今的宽窄巷子。悠远的历史赋予了它故事,诗意的装饰又赋予它一味清新和小资。喜欢怀旧的人,安于静默的人,来到这儿都会不自觉地爱上这里,也会如我一样,来了就不想离去。宽窄巷子,我更愿意美其名曰:最文艺的小巷。

在这个秋末时节,巷子里的几棵梧桐树,叶子都已渐渐泛黄。白天的光亮,穿过疏离的斑斑点点,在石板小巷里留下满眼的影影绰绰。几缕藤蔓不经意地沿墙泄下,爬满青砖墙头的野花,却在静静的岁月里吐着淡淡芳香,迷恋着美女驻足拍照。

巷子里的几棵梧桐树,叶子都已渐渐泛黄。

巷子里门店前挂着漂亮的风车

最美梧桐叶

素白茶船,青花茶杯,茶盖倾斜,热气升腾茶香四溢。走累了,就到“花间”品茶。

素白茶船,青花茶杯,茶盖倾斜,热气升腾茶香四溢。盖碗茶,也是成都的一张名片。而宽窄巷子,就是泡在茶碗里的巷子。宽巷子有一家店名为“花间”,单单是这个雅致的名字,就引得我想走进落座。我在猜想,所谓“花间”,难道是取自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当然,此处我只能饮茶了。这也是一座四合院,院内几竿翠竹,墙上绘有仕女图,木格红窗微微开起,一进门,古香古色的清幽恬淡之感便扑面袭来。临窗一角,盖碗茶一杯,我便坐下发起呆来,享用这来之不易的悠闲时光。

当然了,在宽窄巷子,除了这样的安静院落,也可以就选择一把临街的藤椅。泡一壶老成都盖碗茶,与友人聊聊往事,或者一个人回放记忆中那些温暖敦厚的光阴,都是一段舒适小日子。

被成都人称为“小舒服”的耳朵保健法,是老成都民俗文化。

书店里好看的小玩意儿~

巷子里的店铺,名字雅致,设计也特别好看。

泡一杯茶,掏一掏耳朵,喜欢怀旧的你,也一定不要错过这种“小舒服”。被成都人称为“小舒服”的耳朵保健法,是老成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俗七十二绝技之一。掏耳屎凭借木制云刀、竹签耳朵、鹅毛起丝,在耳朵方寸之间大展身手。

在宽窄巷子,时光变得柔软,脚步变得缓慢。不少游人和我一样,发自内心得感慨:真想待在这里,一个人,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

小心,来到这儿可能会心里长草,脚下生根。留下来?其实,也未尝不可。

 

美味的菠萝饭

坐下来,喝杯盖碗茶。

巷子里的店铺,名字雅致,设计也特别好看。

不曾老去的川剧

 

上粉,涂脂,描眉,勾脸……在窄巷子里的一家店窗前,一位川剧艺人,正在忙着对镜化妆。他即将登台,为大家表演一出川剧。

一位川剧艺人,正在忙着对镜化妆。

化好妆等待登台的川剧艺人。

变脸是川剧中的绝活

在宽窄巷子,像这样的剧场有很多,都可以边喝茶边观看川剧。我们选择了坐落在窄巷子45号的魔高,它是宽窄巷子最为纯粹的四川本土文化传承剧场。这里的重头戏当然是川剧变脸,变脸是川剧中的绝活。伴随着音乐节奏起伏,表演者在或挥手或转身之间,变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脸谱,眼睛一眨瞬息之间,一幅幅面孔说变就变,变了又变。虽然这已不知是我第几次近距离观看川剧变脸,它的无限魅力却依然叫我惊叹。

表演者壶剑在手,气定神闲,一招一式动作中,茶汤肉蔻、剑壶融合。

被喻为“一壶一剑走天涯”的长嘴壶茶艺表演。

当然,除了川剧,这里还有很多精彩节目表演。这里的杂技表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令人叹为观止。还有神奇的魔术表演,即使就近在眼前,表演者却依然可以“瞒天过海”。被喻为“一壶一剑走天涯”的长嘴壶茶艺,更是四川茶艺中的绝技。传说自晚唐五代开始,就有了“以壶为剑”“以剑为壶”的长嘴壶功夫茶艺。舞台中央,一表演者壶剑在手,气定神闲,一招一式动作中,茶汤肉蔻、剑壶融合。期间,表演者还走下舞台,来到场下茶座席间,边表演边用长嘴壶为观众依次添茶。近距离观赏,众人无不鼓掌叫好。

除此之外,我更喜欢水袖表演。或许是因为我是女孩子吧,天生钟情于女子的古典柔美。舞台中央,白衣飞舞,水袖飘忽,亦梦亦真。表演的女子百媚千娇、腼腆妩丽。旋律婉转间,时而一个云手,时而一个盘腕,时而一个转身,几步圆场,水袖轻颤,眼神流转,将《云群水袖》完美舞出。而她,几分钟的时间里,诠释了中国传统女子的所有风情:腼腆、淡秀、恬静、妩丽……

你若看过,会不会也会像我一样,因为他们的表演,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爱得更不能自拔?

安静蜀绣的女子,成了这里最美的橱窗。

眼睛一眨瞬息之间,一幅幅面孔说变就变,变了又变。

青瓦,灰墙,疏梧桐。

工作照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