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园林全景图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因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是现实主义的大诗人,公元759年为躲避战乱,弃官入成都,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草屋,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虽然生活相对安定,但他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现在保留了下来的约1500首诗歌中,在成都他就写了240余首。后世为了纪念杜甫,曾对其草堂旧址多次加以修缮,特别新中国成立后对草堂连同周围的大片园林进行了精心修缮和护理,现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圣地。下面的全景图描绘了以杜甫草堂为核心,东至白鹭湖和四川博物院,南至浣花溪公园,都在杜甫的影响下,得到蓬勃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品鉴古文化和休闲的优良场所。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以杜甫曾经兴建居住过的茅屋为基础打造成的以草堂文化为主的园林区,北临青华路,西临草堂路,东临白鹭洲。疫情期间北、东、南门和主门中只限量开放了北门和南门,我先后从北门和南门两次进入杜甫草堂。
建议的推荐路线,下面的游程从北门开始顺时针环绕到北门结束。
听秋轩
2001年底在正门西侧和工部祠东北西发现了唐代灰坑和唐代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唐代器物和塔铭,印证了杜诗对浣花溪一代自然风貌、生活情境以及草堂方位的描写。
春夜喜雨园
盆景园
浣花祠南门出来的花径中见“浣花女”
草堂影壁
一面巨型磨漆壁画和12尊古代诗人的雕塑
杜甫千诗碑
草堂书院东门
长廊和诗墙
毛泽东书写的《登高》一诗是767年杜甫来到白帝城高台独自登高远眺写的,从“悲”始,由“悲”终,淋漓尽致表现了诗人为国为民、悲时伤逝的情怀,让人叹息不已。
杜甫768年从夔州来到岳州登上岳阳楼写的《登岳阳楼》名篇,其中的“老去有孤舟”也作“老病有孤舟”。
张大千书写的杜甫《丈人山》,皇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草堂书院的南门
南门
情系草堂陈列室
从正门处进入大廨,“廨”即官署,杜甫在成都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
朱德书写“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一千多年来,后代学者对杜诗进行了大量的收集、校正、注释、批选、评点、刊行等工作,历代诗歌版本竟达七百多种,遗存下来的也有一百五十种左右。
英文版和德文版
南邻
杜甫居住的茅屋
北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览亭
水榭
回到北门的听秋轩
白鹭洲
由于杜甫草堂的东门暂不开放,故出北门后东行进入白鹭洲景区。
拐向杜甫草堂东门外的河道,看见桥前河道上飞翔的白鹭。
过第二座桥后左行往北,杜甫诗歌的海洋。
诗圣广场
墙外是四川博物院
直到出北门,就餐后返回园内
右行观湖
再南行沿左墙观摩诗歌
河对面是杜甫草堂,出少陵小径。
浣花溪公园
这里往西往南进入浣花溪公园
公园内杜甫、李白、白居易三大诗人的巨型雕塑,你可以在园内继续评鉴古诗词和观赏沧浪湖四周风景了。
祝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