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永陵茶园的那棵大榕树的叶缝间洒下,把树下的竹木桌椅板凳照得点点斑驳。长长的廊棚上覆盖着浓密的七里香,白色、粉色的花开到最盛,层层叠叠的绿从脚边的青草尖一直伸展到天迹,空气中闻得到草木生长的气息。柳树、小叶榕、黄桷树和银杏树都似从一个长长的午睡中醒来,盆景、竹篱、河水都借着吹过来的风,开始窃窃私语。这是一个春日的午后,不是节假,不是周末,永陵的茶园安静而恬淡。草地上云鬓高髻的弹筝伎眼目半睁,双臂轻扬,两手抚弦,似梦非梦,且让我们听她细说前朝吧,这样的午后除了回忆,还能做什么呢……
那是前蜀第二个皇帝王衍登基的第三年,庞大奢华的宣华苑竣工了,为了出入方便,小皇帝命人专门修了水陆使皇宫与宣华苑相通。“夜半摇船载内家,水门红蜡一行斜”,数百名身着彩衣的宫女们手持蜡烛站在彩船上,烛光把春夜的水面映照得亮如白昼。一艘最大的彩船上宫廷乐队和歌舞伎正上演着一场华丽的歌舞,清亮悠扬的乐声在整个城中回荡,曼妙的舞蹈跳得人心中荡漾,她们唱的是前任宰相韦庄的词: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
翠娥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珰,绣衣长。
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对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只是小皇帝似乎并不喜欢这位忧国忧民、才气纵横的前任宰相,老皇帝王建一命归西之后,17岁登基的王衍就开始了他纵情声色,追欢逐乐的生活。你听,他让乐师停了下来,让歌舞伎们换了曲目。“辉辉赫赫浮五云,宣华池上月华新。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这是小皇帝自己作的辞,他左手擎杯,右手持拍,穿梭在舞伎中间,乐如天人了。他对武将出生的老皇帝王建喜欢的铿镪激越的鼓乐可不感兴趣,那些来自西凉、高丽、龟兹的正鼓、齐鼓、毛员鼓、答蜡鼓早被他冷落到一边,那样的鼓乐声里仿佛会听到战场的气息,他同样不喜欢《剑器舞》《胡腾舞》等“健舞”。只有《绿腰》《春莺啭》《回波乐》等软舞才是他的最爱,听着名字都让人浮想联翩,但有两只羯鼓还被留在了乐队中,这种来自印度的小鼓声音清脆灵动,活泼可爱。当舞到最浓处,羯鼓声高众乐停,独剩急如雨点的鼓声,舞伎飞旋的腰身,柔媚的眼眸,飘扬的裙裾,令人眼花缭乱,情难自禁。突然鼓声一停,舞伎亦停,一切仿佛静止,瞬间过后,丝竹管乐纷然而至,众舞伎舞姿翩然,歌声婉转……
啊,大唐风雨飘摇的晚期,王建在成都建立的前蜀国却仿如世外乐土。
蜀地远离长安,崇山峻岭阻隔了战火狼烟,丰腴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在王建开国初期的励精图治下,前蜀官府“仓廪充溢”,百业兴盛,加之许多中原奇才怪杰追随或慕名而来,蜀人又奇巧善乐,这样一来,虽为武将出身,可王建在他的小朝廷里模仿起大唐的府制律度、歌舞燕乐来毫不逊色。可到了晚年,虚心纳谏,恭俭宽厚的王建还是逐渐变得老迈昏慵,骄奢放纵起来,又得到美貌出众有些才情的大、小徐妃,宫殿衣食遇加奢华,整日陶醉在了歌舞宴乐当中。
到了王衍时期,整个朝廷已完全被奢糜淫荡的气氛笼罩了,在王衍短短的25岁的人生中唯一的事情似乎就是玩乐。客观来说,他的玩法真的是花样翻新,令人匪夷所思。填词作曲,击鼓演唱,踢球打毽,乘着“流星撵”去乡下采集民歌,在宫廷内的草坪上搞露天御厨,建村坊酒肆,造龙舟、制灯谜,研花香,植异草,扮神仙,当然还少不了追逐美色,他可真是把一个纵情声色,玩物丧志的小皇帝演彻底了。
连年的风调雨顺,温饱安逸,加上这样的朝廷风气,民间的宴乐游戏之风也愈加地盛行起来了。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每春三月、四月,民间游浣花院,游锦江的船队,经常是弦管歌声,昼夜相接。有时候,官府组织的上百艘的游船丝竹竞奏之声可以传遍方圆数十里,宫廷宴乐,百姓歌舞甚至对化外的佛家道家都有了影响,佛教石刻造像中往往也有庞大的乐队场景,道家的洞经音乐亦是悠扬婉转。
花市、药市、灯市、踏青、秋游、赏月、观梅,一年到头多的是节日,长的是欢聚。似乎每个季节都是新鲜,每个自然美景都值得观赏喝彩,蜀人对时令季节的变化,对草木花石的生长充满了灵感,老天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土壤风水,有什么理由不感激不欣赏呢?春花秋月岂只是自然的脚步,人怎能停下歌唱的声音?这样的喜庆热闹真让人怀念啊,那是怎样的一种的沉醉欢畅。
《花间集》的词人们不出现在这个时候还能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前音渺渺,笙箫笛筝,琵琶拍板、筚篥鼓叶,24乐伎依然在深宫里夜夜歌舞,她们的衣袂杏黄艳红,她们的眼眸明如秋水,只是前朝已随流水落花春去也,帝王将相也化了白骨,倒是她们的美丽与才情被永远地留了下来。
想当年是谁在远处将她们凝望,是谁的手将她们细心雕刻,他知道他会让她们在千年后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