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且向西行(九)千古一堰。

且向西行(九)千古一堰。

起初,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工程。

或者说,我们这个星球本身就是一项工程,只不过工程师不是我们这些受造而已。

后来慢慢地,我们开始一点点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远古的半洞穴式住所,到现在的摩天楼、高速路、机场、大坝…

两千年前的工程,现在大多消失了;我们现在越来越浩大的工程,两千年后不知道还能够留存几样。

和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我这些年也跑到全国各地参观了很多的名胜,却发现其实它们大多是历经劫难,建了又毁,毁了再建,乱世而毁,盛世而立:似乎大多数有名的工程,都是玻璃样的宠物,可以在太平的时代供人们观瞻使用,而到了兵荒马乱的境况就大多自身难保。

所以当我辗转驱车几个小时,到达那名为都江堰的地方,心里就大为惊奇。

中国的地势自然是复杂,各种地形也是应有尽有,然而有名的盆地也不过只四块而已,其中的三块还都被夹在沙漠或荒原间,人迹罕至,唯独这名为四川盆地的,似是独享天宠,很久以来都以沃野千里而著称,若说有什么至关重要的区别,怕就是水源吧,人类的生存总是离不开水源的。

四川盆地的水都来源于西侧,然而有水并不等于有可以用的水,这四川盆地西边甚是高,以至于地理大发现以后,我们才忽然明白,原来寰球都没有比这再高的地方了—那原本是青藏高原!

驯服水源的工作就交给了秦国时候被派到那个地方执掌一方的李冰父子。若说秦代,在我们今人的心目中总是与残暴和短命联系起来,其实那时候的中国人做了很多了不得的事情,单单是始皇帝幕旁那几架小小的铜车马,就足以令我们为之骄傲的现代科技输得心服口服。

李氏父子在当时中国版图的边疆地带呆了一辈子,现在他们已经被供奉为神明;都江堰在那里躺了两千多年,至今仍旧灌溉着千里的成都平原,养育着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而我走在那个堰区的时候,若非导游和指示牌在时时刻刻地提醒,我甚至感觉不到那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水利工程,只觉得是人在画中游…

这堰,真是奇迹。

走得累了,我俯下身去,掬一捧清凉的岷江水,思想这千年奇堰得以长存的原因:想来不过两点而已。

一曰利民。

中国古代的工程,其实最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大都在地下。皇帝将相们无论生前是大有作为还是昏庸无能,却都懂得要把自己的陵墓修得坚固结实,然而即使如此,也都难免被后人挖开,或者被盗墓贼搞得这里一洞那里一洞千疮百孔惨不忍睹,若再碰上如孙殿英这样的莽夫,则只好自认晦气。即便如秦陵这样暂时没有被挖开的,想来我们的嬴政皇帝死后长期居于汞含量至今都还严重超标的地下宫殿,日子也不太好过吧。

陵墓尚且如此,地面上的建筑也就更加地脆弱,阿房宫是前朝政府所修,替代者看着自然不爽,那就烧掉好了;大明宫也曾盛极一时,时至今日也只能够勉强确认一下遗迹而已;即使是仅有区区几百年历史的紫禁城,若非精英们的着力保护,怕是也难说命运如何;而那原本为保护帝王防备百姓的北京外城,虽也曾甚是雄伟,如今却因为失去了原本的功能而难免沦落为被拆除的下场。

都江堰却依然完好,而且被不断地修缮,历任的政府,无论是昭昭盛世还是短命王朝,都会把修堰作为第一政务,这也是都江堰门口的堰功碑道如此之长的缘故—没有那个统治者会跟饮用水过不去的,即使你昏庸,即使你残暴,即使你弱智,也懂得人要喝水的道理,李冰父子所“利”之民,乃是无论身份地位,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每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

二曰低调。

我们现在的劳动力资源是大大地丰富,工程机械也是特别地多,所以动辄修出个世界第一高楼环球第一大坝之类的已经不再那么地吸引国人的眼球,然而我甚是怀疑这是否有必要,是否能够长久,常常地,我在三十几层的楼面上工作的时候,闲暇的时候也会想想,如果碰到地震或者九一一之类的情况,我们的逃生几率有多少。上海滩上这些钢筋水泥的长方结构,两千年后还能够剩下几座…

都江堰却和它周围的景物环境水乳交融,西边是滔滔不绝的江水从天上来,周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甚至有青城天下的绝景,东边则是它所哺育的天府之国…然而这堰本身却无任何奇巧之处,平时无华,一切历朝历代人们的智慧都是悄悄地融到它的内里,只有经过耐心地讲解,才可以稍有领悟。而对于管理都江堰的人们,又有简单的口诀比如“深掏滩低作堰”,让普通的匠人们都可以遵循。

这是真正的大工程。

回去成都的路程依旧辗转,都江堰市,至少从我的比较,并不是一个什么繁荣发达的地方,概以堰立市。能够很容易地推断,在古代这里的生活条件也会比较艰苦,所以历朝历代在这里辛苦维护江堰的官员群众,都是很了不起的。

为政一方,盖当如此,我以为。

关于作者: ri****xia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