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从山城到江城 — 渝、鄂十日游(上)。

从山城到江城 — 渝、鄂十日游(上)。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的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上游,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3倍,城市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故又称山城。湖北省省会的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别称江城,有“九省通衢”之誉。1980年夏天我曾在重庆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直达1159公里外的武汉,时隔42年后我重走此线,交通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6月20日郑渝高铁通车,此行头尾两段均可乘动车,只有中间一段的长江三峡是水路。

此行路线图

                                                                                         金佛山

        金佛山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之一,201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区内峰谷绵延数十条大小山脉,主峰风吹岭为金佛山最高峰,海拔2238.2米,在山顶1800—2100米高处,还有3个巨大而古老的高海拔地下河洞穴系统,天然溶洞星罗棋布。金佛山的地貌比较独特,为较为少见的岩溶台山,是世界台原喀斯特的典范,顶部为波状起伏的古夷平面,台原四周为高的悬崖峭壁,高差150—500米的两级陡崖壮观,其中一级陡崖长50公里,二级陡崖长60公里,每当夏秋晚晴之时,落日余晖把山顶陡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如一金身卧佛闪射出万道霞光,金佛山也因此而得名,“金佛崔嵬 ”为“巴渝新自然十二景”之一,

金佛崔嵬(网络图片)

这里淡旺季门票、索道票价格不同,淡季为3—6月和9、11月,旺季为1、2月、7、8月和10、12月,重庆江北机场航站楼内有直达南川的中巴,每小时1班,107公里全程高速,车程约2个小时,交通还算方便。金佛山北距南川城区18公里,有西坡、北坡、南坡三条进山路线,走南坡需要自驾,西坡、北坡均有公共交通,南川西客站的中巴车是到西坡,据说班次比较多,南川客运中心站去年6月开通的旅游专线车到北坡,每天仅有4班次,但现在已取消上午9点半这班,返程车则更少了。两坡上山均有索道,游玩金佛山可实现当日往返,

金佛山导览图

不论是从西坡还是北坡上山,山上的景点都是一样的,由于金佛山的标志性景观—睡佛在北坡上山途中,我计划从北坡上、西坡下,但网友说两坡未实行一票通,索道只能买往返票,即哪个坡上就从哪个坡下。第二天我们在客运中心站坐7点半的首班车,出城不久就开始进山,一路上行,坡陡弯多,有一临崖路段特别险要,在快到终点时看到金佛山最具代表性的山峰景观—远方高处的北坡一级陡崖绝壁,宛如一道巨型城墙,延伸长度近10公里,其顶部天际线真如一天然睡佛,头朝西、身朝东地横卧在山巅上。

北坡卧佛

北坡近景

北坡旅游专线现已沦为农客,上下车的几乎都是沿线的村民,到达景区索道站前的停车场时,车上仅剩下2位游客了,看来从北坡上山的人并不多,网上说车程1小时,实际用了80分钟,经了解下午回城的车仅有5点一班,但我在购买索道票时得知两坡现已实行一票通,可以北坡上、西坡下了。北坡索道并不长,仅仅1公里,但垂直落差却达525米,据说是亚洲第一陡的索道,索道上站的下方就是地势平缓的药池坝,过金佛山假日酒店左拐不远,我们进入阴凉的古佛洞,据说在金佛山的众多溶洞中,以雄大幽深之古佛洞最为著名,洞中有山、有河、有坝,而且洞中有洞,层层交错,现在洞内塑起四大菩萨、两大佛和1250尊罗汉,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洞内佛教道场,故被誉为“天下第一佛洞”,我看此洞可改名为千佛洞,毕竟这些佛像不是古代遗存,叫古佛洞并不准确。

古佛洞

古佛洞

古佛洞

古佛洞

我对洞厅的空旷巨大的感到吃惊,据说面积达46800平方米,实际这里曾是远古的地下河道,形成于650万年前,早于长江三峡,而且洞体规模巨大,发育层次清晰,反映了金佛山地区水文地质和古喀斯特地貌演化环境的重大变迁。据网友说此洞有个北出口,三面悬崖,背靠高山,是观赏金佛山云海的好地方,但现在出口已被封闭,我们只能原路返回,在药池坝咨询站,一位美女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去绝壁栈道的走法,向前不远就是通往3公里外西坡牵牛坪的景交车站,过车站从一小道上行至生态石林路口,进入后我们不走右侧的羊口洞,而是直接进入石林,这里林木繁茂,僻静幽深,虽说规模不大,却也千姿百态,石上布满青苔,别有一番风韵,

生态石林

生态石林

生态石林

生态石林

生态石林

生态石林

生态石林

由于海拔较高,山上的气候不热,最高温不超过30度。继续下行不久便来到西坡绝壁栈道,这里游人如织,非常热闹,看来大多数人都是从西坡上山的,这里的金山大绝壁是金佛山最为雄奇的景观,以前人们只能远观,无路可上,后来景区在绝壁上修建这条栈道,让游人能更好地观赏金佛山的绝壁和洞穴系统,栈道全长3.5公里,其中1.5公里建在垂直的90度崖壁上,称为绝壁栈道,离地40—50米,串连起了金龟朝阳、箭竹海、燕子洞、灵官洞、生态石林等景点,另外2公里是紧贴崖壁盘旋而上,称为凌空步道,可以一直走到山顶,

绝壁栈道

绝壁栈道

我只计划游4—5小时,就不打算走凌空步道,登上最高处的金山之巅了。我们首先来到灵官洞,此洞与古佛洞、仙女洞、燕子洞属同一洞穴系统,为金佛山3大高海拔地下河洞穴系统之一,其最出名的是洞口外壮丽的景观,也是看日落最佳之处,每当夏秋之际夕阳可照进洞内,

灵官洞

灵官洞

灵官洞

此洞高近9米,容积较大,许多游客在此歇脚打尖,洞内凉爽宜人,非常舒适,最深处还可通羊口洞,通道长860米,比从生态石林走过来近百米,洞口有警示牌提醒游客,称洞内灯光暗淡,道路崎岖,阴暗潮湿,但也有少数胆大者敢于一试。

洞内指路牌

羊口洞

离开灵官洞沿栈道继续向前,我们很快来到宽而浅的燕子洞,这里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岩燕的栖息之地,若遇岩燕外出觅食或归巢,可看到万燕齐飞的壮观景象,但我们在这里并未看到几只,倒是洞顶岩壁的奇特纹理引起我的关注,不知如何形成,洞内未见介绍,只知过去这里的地下河曾袭夺灵官洞,河水最终从燕子洞流出。

燕子洞

燕子洞

燕子洞

最后我们来到“金龟朝阳”观景台,从这里回望刚才走过的路,是拍摄金山大绝壁全景的最佳位置,而栈道又与洞穴形成完美的结合,并将多个景点串联在一起了。与一般山景的奇峰异石不同,金佛山的特点是断崖和洞穴,这种奇特景观在我国并不多见,

金龟朝阳

金龟朝阳

金龟朝阳

据说在南坡还有锦屏峰,又名转转岩,是金佛山喀期特峰丛地貌最为精彩之地,它连绵数十里,下端基岩三百米,凌空百米,为高大雄伟的悬岩绝壁,顶部主峰交缺如擎天笔架,故又名笔架山,是南坡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很多游人到金佛山的必游景观。

锦屏峰(网络图片)

我们离开“金龟朝阳”观景台,走向牵牛坪服务区,从那里坐索道下山,出索道下站回望山顶,可见陡崖连绵,这里有路可步行至山脚的碧潭幽谷景区,但行程长达2.5公里,我们还是选择坐景交车直接下山,但等发车等了近半个小时,到景区大门口时已是下午近2点了,今天走了大约3公里的路。

南坡索道

从索道下站回望金佛山顶

网友说这里回城的车很多,但我们等了整整1小时,虽然眼下已是旺季,山上的游客也很多,但这里却无人等车,此线沿途都是村庄,地势也比较平坦,进城后在客运中心站坐车回重庆,去“四公里”交通枢纽的车很多,最后一班是晚上8点,看来坐车的人也不少,这一班很快就满座了。

                                                                                       大足石刻

        大足区位于重庆市西部,距重庆北站近130公里,北站南广场的龙头寺汽车站每小时发1班车,全程高速仅1个半小时,路程比南川远时间却更短,重庆到大足还可以乘坐动车前往,重庆北到大足南站的只需30多分钟,但是从大足南到大足城区有40公里的距离,坐公交还要1个多小时,所以乘坐动车去并不方便。大足石刻以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简称“五山”造像)为代表,其中宝顶山、北山石刻最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峰,1961年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大足石刻美术价值之高,风格和题材之多样化,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但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20龛,晚唐时方渐大兴,南宋达到鼎盛,现存石刻造像达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2008年我曾游过宝顶山,这次是时隔14年故地重游,大足老汽车站出口有明显标志,指引游客前往站外的205路公交车站,大约每10分钟1班,前往城北15公里的宝顶山约需半个小时,沿途上下的村民不少。宝顶山石刻造像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79-1249年),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僧人赵智凤主持,有总体构思和组织地进行开凿,在中国石窟建造史上唯此一例,且历时长达70余年,是一座大型佛教密宗道场,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宝顶山石刻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北有岩湾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也最为完好。进入景区后我们坐电瓶车直达大佛湾,这是一个马蹄形的山湾,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龛窟衔接,布局雅谨,色彩浓郁,气势壮观,全部雕刻共21组,大小造像近万尊,内容多属佛经故事,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涅般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大佛湾摩崖大字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我记得上次来时是从第1组游起,但现在的景区游览路线是从第21组开始,其中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上次来时正在维修,大门紧闭,现在的千手千眼观音则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而且任由游客拍照,据说清代一名和尚工匠负责为其贴金箔,他为了数清千手观音的手,每贴完一只手的金箔就朝桶里扔一支竹签,完工后清点竹签,发现是1007只,所以过去一直误传为千手,2009年文物专家使用投影仪实地拍照测绘,将千手观音的全部影像输入电脑,一只一只编号,最后核明实际为829只手。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

虽然宝顶山的建造年代晚于我以前所去过的敦煌、龙门、云冈和麦积山石窟,但作为另一种的佛教艺术,具有上述石窟所没有的特点:一是摩崖造像,色彩艳丽。我国佛教石窟艺术,有一个从洞窟到摩崖的发展过程,唐以前多为洞窟造像,如敦煌、龙门石窟主要是掘洞式佛祖造像,窟内光线昏暗,通风不畅,着色剥落,基本无色彩可言,而宝顶山大多是摩崖式浮雕石刻,完全袒露在天光之中,让人看得清楚明白,虽然处在露天,但除牧牛图外石刻上部均有屋檐状突出,加上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对石刻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除南崖外大部分的造像均着色浓郁,红绿耀眼;二是小巧精致,环境优美。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大佛湾

敦煌、龙门石窟规模虽大,游览线绵延几里长,但环境不佳,荒芜苍凉,龙门石窟还好些,前面还有一条河,敦煌则黄沙压顶,寸草不生,宝顶山地方不大,南北崖相对间隔仅几十米,游人透过林木的间隙可以看到对面的摩崖和游人,游览线路仅500多米,一个多小时便可游览完,而且崖上植被丰富,沟底林竹繁茂,到处郁郁葱葱;三是设计巧妙,构思奇特。我们在游览时常常被古代工匠的艺术创造力所折服,如释加、普贤、文殊三佛像中的文殊手托高1.8米、重近千斤的石塔历经800余年而不坠,就是依靠手下袈裟衣袖的巧妙支撑,

华严三圣像

华严三圣像

而位于东崖下、马蹄型底部的“释加牟尼涅磐图”,更是设计高超的一个典型代表,这尊卧佛并不是以长著称,崖壁上只刻有卧佛的上半身,长度仅31米,下半身则隐入石璧中,并未体现出来,这在有限的崖壁上把观众的视野引向无限,体现佛大不可度量的喻意。

释加牟尼涅磐图

释加牟尼涅磐图

释加牟尼涅磐图

卧佛左侧的“九龙浴太子”构思也很独特,因崖上泉水丰沛,对石刻侵害较大,工匠便在崖壁上雕刻了九个突出的龙头,并将泉水引入最下面正中的龙头口中流出,泻到下方一尊幼年的释加太子半身石像上,真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四是贴近现实,体现生活。一般的石窟造像和壁画内容单一,除了佛像还是佛像,看多了不免令人烦闷,而

九龙浴太子

宝顶山石刻除了佛像外,还有不少世俗题材,通俗化、生活化的特点明显,北崖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通过 10组石刻,从夫妻结婚、怀孕、哺乳、成长、读书、成亲、送别、外出经商等场景,反映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体现父母含辛菇苦抚育子女几十年的过程,并以文字点出“知恩者少,负恩者多”的结论;

“父母恩重经变相”

五是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一般石窟的佛像多为独尊或数尊,壁画也只能反映一幅场景,而宝顶山石刻中有不少成组、成片,如同一本连环画次第展开,其中南崖的“牧牛图”就有30米长,分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远、相忘、独照、双忘10组,将牛开始时桀骜不驯、被缰勒鞭驱到最后与牧人和睦相处的全过程形象地加以体现,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佛祖转世和地狱变相两组内容更是情节丰富,人物各多达100多尊,是我国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

“地狱变相”

“地狱变相”

“佛经变相”

“佛经变相”

上次我来大足时未去北山,其实北山石刻就在城内,宝顶山至北山之间有旅游专线车,但每趟间隔近1小时,我们还是坐205路公交回城,再打的上北山。北山石刻始刻于唐末景福元年,年代早于宝顶山,至南宋绍兴年间结束,前后历时270年(公元892—1162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造像5000余尊,其中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其余为宋代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为宋代石刻的精华,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北山石刻的“镇山之宝”,现已设栅保护,窟中央的转轮经藏系佛教法器,其侧面的佛像保存完好,宛如新刻。

第136号转轮经藏窟

第136号转轮经藏窟

第136号转轮经藏窟

北山石刻早在1952年时就已全部加盖长廊加以保护,我们从右向左游览,前段的唐末、五代石刻规模不大,头手部残毁不少,后段宋代的稍大一些,但均无色彩,此时已近中午,这里的游客远没有宝顶山多。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北山石刻造像

                                                                                     瞿塘峡

        从大足返回后,直接前往重庆北站,乘坐高铁前往奉节,其中万州至奉节段是6月20日刚通车,故全程不到2小时,在高铁站内的最底层坐302路公交进城,到达主城区约20多分钟。奉节古称鱼复,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改名为奉节,是夔州府的治地,古人往往忽略了奉节县名,直接称它为夔州。奉节也是一座山城,城区落差高度达800米,是重庆主城区落差的两倍,有人说奉节就是缩小版的重庆市。奉节在全国来说也属旅游资源大县,拥有多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景点,其广告语为“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橙指的是脐橙,为奉节重要的特产。借这次高铁通车的契机,奉节推出大规模的景区免费开放活动,凡乘高铁抵达奉节站的旅客,凭高铁票和本人身份证可领取兑换券,

奉节夜景(网络图片)

免费游览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三峡原乡、小寨天坑等6大景区,我计划用2天时间游览前5个景区,大致分为东、南两条线,第一天走东线,游览三峡之巅和白帝城。三峡之巅是前年建成的新景区,地点位于夔门北岸赤甲山顶、三峡最高处,距奉节城区41公里,原来在每天上午8点半在老县府门口有1班直通车,下午2点返回,我们坐的是9点从高铁站至巫山机场的专线车,无论哪站上车、是否到机场,票价一律32元。此车途经白帝城和三峡之巅景区,也经过我们所住酒店,1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三峡之巅景区游客中心,再坐景交车直达山顶,向南行200多米,首先看到的是九歌乐坛,走进夔音门,地面为一片石灰岩,这就是赤甲山的制高点,海拔1388米,后面是白色的音祖塑像,由此下行就是夔字门,再走不远便是所谓的三峡天池,池虽不大但水色碧绿,再向前路已到尽头

夔音门

赤甲山最高处

音祖塑像

夔字门

三峡天池

我们来崖畔的观景台,其中最下一层为玻璃平台,在此向下俯看,整条瞿塘峡和对面的白盐山均尽收眼底,视觉震撼,极为壮观,而远处天边群山平顶逶迤,大气磅礴,从字面上看,“瞿”为古代戟一类的兵器,“塘”是指堤岸、堤防。瞿塘峡全长 8 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短、最窄、最险峻的峡谷,气势和景色也最为雄奇壮观,

瞿塘峡入口

对岸白盐山

瞿塘峡出口

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之势,江面最窄处不足50米,两岸高崖陡似城垣,大江在其中汹涌奔流,古人形容瞿塘峡是“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观景台旁有张人民币 10 元纸币的放大图,标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北岸赤甲山最高、最尖点。

远山如海

瞿塘峡

三峡之巅位置

回到景区门口,距巫山机场专线车返回的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我们与他人拼车下山至白帝城景区。白帝城原位于瞿塘峡口长江北岸,三峡大坝蓄水后变成一座孤岛,现在由一座风雨桥与岸边连接。白帝城是个著名的老景点,历史积淀深厚,李白那首千古绝唱《早发白帝城》,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更使其名扬天下,此地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王莽手下的大将公孙述割据四川,有帝王之心,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此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在公孙述称帝的12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后人为怀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三国时刘备伐吴,败于夷

白帝城导览图

忠义广场诸葛亮塑像

陵后退守白帝城,最后病死于永安宫(今奉节师范学校内),死前在此托刘禅于诸葛亮,称“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元代白帝城被毁,仅存白帝庙。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形成如今的格局,现在的白帝城广义上即指白帝庙,内有托孤堂、武侯祠、东西碑林等明清建筑。我们过忠义广场后从西侧上山,原本从山脚到山顶大约有千余级台阶,三峡工程蓄水后,没走多久就到了,西门两边的亭柱上写着杜甫的诗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往今来墨客骚人至此,放眼滚滚长江,无不诗情大发,王维、李白、孟郊、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临白帝城,留下大量佳作名篇。

白帝庙

托孤堂

公元766年杜甫来到夔州,在此寓居两年多,作诗430余首,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其中七律《登高》在《全唐诗》里的四万多首诗中排名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律诗”。公元821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两年,在学习当地名歌俚调的基础上,创作了11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其一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故奉节又有“中华诗城”的美誉,而白帝城就是其中的“诗眼”。我们走出白帝庙,来到下方观景台的“夔门”石碑旁,这里是观赏瞿塘峡入口夔门的最佳地点之一,前方右侧的白盐山耸峙江南,左侧的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岸断崖壁立,形同门户,故称夔门,此景被绘制到第五套人民币上,10元纸币的背面体现的正是夔门的壮丽景象,其中赤甲山昂首向上,直插云天,距江面的垂直高度达1100多米,我们刚才就从那最高处下来的。

夔门观景台

夔门

人民币10元的背面图案

从观景台下来后,我们下行至江边的忠义渡口,这里有40元的瞿塘峡游船,我们选择半小时1班的免费渡船,过草堂河口登上对岸夔门入口的突出部,首先看的是江边的锁江铁柱,为宋期时抵御元兵入侵而修建,曾在水上设置铁链阻拦船舶通过,故草堂河又被称为铁柱溪,明清时改为官府收税的关卡,现拦江铁链不在,铁柱尚存。

草堂河渡船

锁江铁柱

再向前走200多米到赤甲楼,在这里可以更近、更清楚地体验瞿塘峡的壮丽奇观,真不愧“夔门天下雄”的称誉,虽然我们走过许多名山大川,但仍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杜甫在此留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这一“争”字,活脱脱地写出了夔门的山形水势,南宋诗人陆游到此惊呼:“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现代的郭沫若也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由衷赞叹

夔门

这里也是长江三峡的起点,眼下三峡大坝的蓄水线为145米,峡内两侧近水部分留下宽达30米的白痕,据说水位高时瞿塘峡的景色更加壮观,在此看南岸的白盐山一览无余,但岩色似乎并非灰白,绝壁的纹理倒似桂林漓江的“九马画山”,而左前方赤甲山“白帝城 · 瞿塘峡”景区名下还有栈道不断向前延伸,但因烈日炎炎我们只能到此止步了。

对岸白盐山

景区栈道

夔门

回到景区门口,在公路旁的402公交回城,第二天去南线,计划游览三峡原乡、小寨天坑和天井峡地缝,三景区都位于242国道沿线,其中天井峡地缝最远,离县城达70公里,从携程上得知其早已关闭停业,三峡原乡就是所谓“旱夔门”,距县城最近,仅40公里,前往小寨天坑途中在车上就能看到,其由两处如刀削般的600多米绝壁构成,两山之间形成一道40多米宽的天然大石门,而小寨天坑则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积最大的天坑,最大直径626米,垂直深度666米,总容积达11935万立方米,游客可以下行至坑底,抬头仰视如坐井观天,坑底是最佳拍摄点,

天井峡地缝(网络图片)

旱夔门(网络图片)

小寨天坑(网络图片)

但我们赶到在小寨天坑景区门口时,却看到一块告示牌,称三峡原乡和小寨天坑从今天开始停业整修,这两个景区太不地道,居然在距县里承诺的免费游览期间关门谢客,而且事先并未发布任何通告,不少自驾客到了景区门口都吃了一个闭门羹,就这样我们与小寨天坑这个世界级的景点失之交臂,这是此行最大的遗憾,奉节的游程也因此缩短了一半。

                                                                                   巫山小三峡

        巫山县距奉节81公里,是重庆市的东大门,其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小三峡,但三峡游轮一般不停靠,也有驴友在奉节乘“水上农客”前往,这是当地人坐的二层小船,途中遇到岸边村庄均可上下客,航程时间长达3小时,而我们选择新开通的高铁前往,奉节至巫山只要17分钟,出站后坐802路公交,到达大宁河口的游客中心也只需15分钟,正好赶上最早上午10点的这班船,小三峡景区也趁高铁通车搞促销,凡乘高铁抵达巫山站的旅客,凭乘高铁凭证享受门票七折优惠,时间至7月底。小三峡位于城北的大宁河上,分别是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总长33公里,游览全程约3小时,网上说其既有瀑绝、峡幽、峰奇、石怪的自然美,又有岩棺、栈道、洞穴、巫教的神秘美

高铁奉节站候车厅

小三峡游船

还有古寺、古观、古城、古镇的古朴美,是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旅游区的轴心景区。我们在码头登上“神女梦”号游船,小三峡距城区很近,游船向北行不久可见右岸的“小三峡”标志,向左拐便进入小三峡的第一峡—龙门峡,与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一样,龙门峡也是窄而短,从峡口至银窝滩仅3公里长,游船很快就穿过了。此峡的延伸部分是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带,在船上可以看到上方的高铁大桥,这也是在列车上唯一能看到小三峡的路段,铁路由西侧进入巫山隧道,据导游说巫山至奉节的高铁行程,有15分钟是在这条隧道中行走的,巫山隧道是郑渝高铁重庆段的第二长隧,全长约16.57公里,是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小三峡入口处标志

龙门峡

龙门峡

龙门峡

龙门峡

龙门峡

游船经过琵琶州,闯过抹角滩,就进入了巴雾峡,此峡从乌龟滩至双龙长10公里,山高谷深,钟乳密布,怪石嶙峋,船出疑无路,拐弯别有天,峡中有猴子捞月、马归山、虎出、龙进、回龙洞、仙女抛绣球、仙桃峰、观音坐莲台、八戒拜观音、悬棺等景观。在三峡和巫山大宁河小三峡的悬崖峭壁之上有很多悬棺,这是巴人一种古老葬俗,将棺木置于临河高处绝壁的天然洞穴中,由于风干物燥,人迹罕至,悬棺可以保持长久不腐,据考证悬棺之葬始于西周,止于明代,按当地民俗,把先辈葬得越高,就越孝顺,实际上悬棺葬在我国南方很普遍,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区都有。

巴雾峡

巴雾峡

巴雾峡

巴雾峡

巴雾峡

小三峡的两岸岩壁下是高达20多米的涨水带,相当于海边的潮间带,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时全部淹没,现在水位是145米,岩壁基本上完全袒露,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岩层纹理,在岩壁上还有不少铁梯伸向水边,这些铁梯有两种作用,一是维修航道灯,二是猴粮施放处,铁梯上方都有一个容器,人们定期上去放粮,看来小三峡也有不少猴子出没,不知能否听到“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情况。

岩壁纹理

岩壁纹理

岩壁纹理

岩壁铁梯

最后是长20公里的滴翠峡,上起飞云洞,下至水帘洞,是小三峡中最长、最幽深、最秀丽的一段峡谷,两岸青峰峻峭,翠竹繁茂,古木森森,真个无峰不峭壁,无处不滴翠,小三峡的美景在滴翠峡中体现得最充分,故有“无限秀美处,最是滴翠峡”之誉。此峡景点有摩岩佛像、天泉飞雨、罗家寨、绵羊滩、马渡河、小小三峡、登天峰、栈道、索桥、赤壁摩天、船棺、双鹰戏屏、飞云洞等,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滴翠峡

罗家寨原是一依岩而建、高约80米的石垒寨墙,约400平方米,此寨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属一罗姓士绅所有,据说是供其子在此读书,因而名为“罗家寨”,现在已修建了临水的码头,成为小三峡的一个景点,景区还修了一条长长的栈道与山外相通。“赤壁摩天”则是一片高达数百米的峭壁,如刀削一般陡立河岸,直插云天,其通体赤黄生辉,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真是名副其实的赤壁。

罗家寨

罗家寨栈道

罗家寨栈道

赤壁摩天

赤壁摩天

飞云洞

小三峡游程的终点是大昌镇,此镇始建于晋初,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秦、汉至清均为郡县治地,也是大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清康熙年间废县并入巫山县,成为大宁河沿岸第一大镇。三峡大坝蓄水后,古镇原址全部淹没于水下,大昌成为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也是三峡地区唯一完整搬迁的古城,但我们上岸游览时发现,实际迁移的只有两条街道,东西长约350米,南北长约200米,现在仍是一座“四门可通话,一灯照

大昌镇

大昌镇

大昌镇

大昌镇

全城;堂上打板子,全城听得见”的袖珍古镇,规模并不算大,建筑也比较新,毫无千年老镇的古朴感,倒是南门城墙上的一株黄桷树有些特别,据说在清末宣统年间时,这棵黄桷树就附生在古镇南门城墙东侧的石缝中,百年后已成长为参天大树,2006年大昌镇搬迁时,耗资60万将此树随着城门一同搬迁移植,经过十几年精心护理终于移栽存活,遒劲蟠曲的树根紧紧抓住城墙,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大昌镇南门

百年古树

游船原路返回,在滴翠峡的马渡河口,我们又换上小游船进入小小三峡,峡内岸壁依然陡峭,但水流较平缓。小小三峡是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的总称,为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因其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故名“小小三峡”,全长仅5公里,因其水道更为狭窄,山势显得尤为奇峻,峡谷愈发幽深,两岸悬崖对峙,天开一线,

小小三峡入口

小小三峡

小小三峡

小小三峡

小小三峡

小小三峡

峰回路转,山岩上倒垂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形态各异,散发着原始古朴的气息,舟行其间,满目苍翠,令人惟有返璞归真、拥抱自然的情趣。不论是小三峡,还是小小三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是山景,还有水色,碧绿清澈,非常养眼,真正是山青水秀,相比之下长江的流水就有些偏黄了。

小小三峡

小小三峡

钟乳石

钟乳石

钟乳石

小小三峡

中午近12点,我们开始归途,当看到远处龙门峡口的龙门大桥时,今天的游程已近尾声,但仍有不少游船往里开,看来今天发船不止一班。从船上看巫山县也是一座山城,楼房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游客中心到码头的台阶恐怕有几百级,但巫山县的旅游服务周到,船到码头靠岸后派来大巴,将游客免费拉到高处的游客中心,免去了烈日下的攀登之苦,这一点比奉节做得好,回想前几天在白帝城的草堂河过渡,两岸的台阶也有几百级,游客在烈日下攀登不仅满头大汗,更是气喘吁吁,建议加建顶棚遮阳挡雨。

龙门大桥

巫山县城区

(未完待续)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