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观赏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视频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一、广富林古文化遗址:骨针广场
虎年初春时,我们驾车来到广富林遗址公园,据悉公园占地约1600亩,主要景点有集贤园、骨针广场和知也禅寺、古陶艺术馆、三元宫以及遗址展示馆、陈子龙纪念馆等。当我们走进朱雀门门时,最先迎接我们的是金钟台,据说相传在广富林遗址的市河中,曾经藏有一座大金钟。随后我们走向游客服务中心东侧,在两条小河的汇处,秀丽的相府桥横卧在河面上。我们走过金钟台后面的朱雀桥后,便可看到游客服务中心购票处,我们继续沿着中轴线往前走,前方便是集贤桥,走上集贤桥顶,可以远望到集贤园和集贤坊,据悉在明正德年间,集贤坊原名为双进士坊为表彰双双中进士的曹氏兄弟而建。我们穿过集贤坊,走进集贤园内,左边是秀娘楼,而北面是维新学堂,环顾集贤园内的黑瓦白墙建筑物,呈现一派是徽式的建筑风格。据悉在这里曾经是名人辈出,贤士荟萃的地方。我们又从集贤园出来,回到中轴线上,当走进集贤亭时,厚重的状元门前呈现在眼前,而状元门右侧紧邻着维新学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维新学堂,观赏起学堂内的木柱和雕花横梁,据说这些陈旧的装饰木料,均是从安徽和江西收集而来。而今着维新学堂被《一尺花园》咖啡屋占据,仅提供游客们休闲聊天用。我们走出咖啡屋,再次回到中轴线上,穿过状元门后继续往前走,便可以看到骨针广场的阙门,当我们进入阙门时,便隐约可见广场中间的骨针雕塑。我们缓缓走过丰乐桥,前方便是广场中的秦汉台,我们继续往前走,在中轴线的尽头,便是著名的骨针广场中间竖立着一根巨型骨针雕塑,它成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地标。这巨型的骨针雕塑,是原始祖先生活用具的展现,体现出新石器时期先人们的智慧。据悉从广富林挖掘出来的骨针,是上海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而遗址又揭示了上海人是从哪里来,又去哪里的演变历程,同时将上海人的移民历史推前了4千年,所以说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人的根。
二、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宗教神殿庙宇
1)知也禅寺:离开骨针广场后,我们来到禅院桥前,过了禅院桥便能看见《知也禅寺》,当我们走进山门殿内时两边的门神哼哈怒目以对,使我们敬畏地走进知也禅寺,前方就是五方文殊殿,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供奉着五方文殊菩萨,在文殊殿左边是鼓楼而右边为钟楼。接着我们又来到祖师殿前,据《方松街道志》记载,晚唐高僧大致,从洛阳云游来此,在此建寺普渡芸芸众生 为民诵经而消免了灾难,从此被当地的民众奉为开山祖师。接着我们来到第二排的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右边为地藏殿,而左边是观音殿。纵观整个知也禅寺的设计布局,是三排式仿唐四合院,院内装饰精巧和古朴幽雅,也成为上海佛教重要的道场。当我们走到内观阁时,就能看到最后一排是般诺仗室,据说,它是主持方丈休息的地方,也是方丈讲经弘法之处,而般诺仗室的二楼是存放藏经的地方。在般诺仗室右边是五观堂 五观堂是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在僧人戒律规定中,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这就意味着“用斋”亦是在修行。参观完知也禅寺,接着我们去观赏古陶艺术馆。
五种观法: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关于禅寺名称的由来,相传晚唐代高僧“大致”从洛阳云游至此,被眼前松江九峰环翠的美景深深吸引,便发愿在此建寺弘扬佛法,来普渡芸芸众生。于是他四处化缘。经过十年化缘终得巨资,在四面环水的广富林之地,建起一座宏伟的大殿,并在殿宇东首建起一座石桥。大殿和石桥刚落成,一场连绵数月的大雨不期而至,方圆几十里只有大殿未淹,四周的乡民纷纷前来避难,人们把大殿称为“大致屋”。由于大雨不停,殿内乡民越来越多,食物越来越少,大致禅师端坐蒲团,双手合十为民诵经消灾免难。一日,大师禅修进入玄幻境界,眼前佛祖正在舍身饲虎……回想此景,大师豁然开朗连道:“知也!知也!……”起身到案前写下“知也寺”三个大字,并作出举寺救灾的决定。翌日一早,大致禅师召集避难的乡民,把准备塑造佛像的银两如数捐出用于赈灾。在他的倾力救助下,乡民终于战胜了灾害,而大师已筋疲力尽。一月后,大师安详地端坐蒲团,在最后一批难民离寺后,面色如常圆寂了。人们悲从心升,泪流满面跪倒在大师面前。大师圆寂后,大家心怀感恩遵循大师心愿,把“大致屋”命名为“知也寺”,并奉大师为开山祖师,后人尊称其为知也禅师。
2)古陶艺术馆:我们又来到儒释桥前,跨越木桥进入富林塔院内,走到富林池的前沿观赏富林塔 此塔呈三层四方形仿唐建筑物,与周边低矮的寺院相比,显得格外的壮观。据说,在富林塔下就是古陶艺术馆,馆内陈列出近5百件精美的古陶,有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到龙山文化的红桃,再到良渚文化的黑陶,至今跨度七千多年。我们绕着富林塔,在它的后面是便是法堂 ,法堂是集众说法的地方,也是供僧人宣讲佛法之地,接着我们绕过法堂慢步行走,再次来到富林塔边, 欲进古陶艺术馆参观,却被告知因疫情停止开放,其实,富林塔只是古陶艺术馆的入口处,而出口却在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内。观赏完富林塔后,我们走出院外去拜访道教神殿《三元宫》
3)三元寺:我们刚从儒释桥下来又跨上了三元宫桥,过了三元宫的山门后,我们崇敬地进入《三元宫》内,纵观《三元宫》是仿唐三进式道观,进们后首当其冲是《灵官殿》,据说殿内供奉的是王灵官,它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护法神,而在《灵官殿》两旁的楹联写着:三眼能观天下事 ,一鞭惊醒世间人。当我们绕过《灵宫殿》后面时,便达到一进正殿《元辰殿》,在殿的两边有楹联,左联是:御灾除患神功著 ,而右联为:福善恶淫天道昭。在《元辰殿》中间供奉着斗姆元君,左右两边是六十甲子太岁,她统御着六十甲子诸神,掌管本岁的人间祸福。我们旁顾左右,在《元辰殿》的右侧是钟楼,钟楼的楹联是: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朝吟夕诵唤回尘寰梦游人。而在《元辰殿》的右侧是鼓楼,鼓楼的楹联为:厚德凝钟声和合 ,春阳曜鼓势滔滔。观摩完《元辰殿》后,我们来到二进正殿《长生殿》前,左边设有《财神殿》而财神殿的楹联更耐人寻味,左联是:富而可求求人不如求己,右联为:物惟其有有德自然有财。我们先去敬拜《财神殿》,随后再回到《长生殿》前,参拜南极仙翁寿星,而《长生殿》的楹联最为简洁:长生之本 ,性善为基。接着我们参拜《慈航殿》,在《慈航殿》的楹联写道: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殿内供奉的是慈航道人,她是道家女真神仙。但由于三教合一相融,如今的慈航道人被佛化成观世音菩萨。在《长生殿》的后面,便是三进正殿《三官宫》祭祀是天、地、水三官,据说天官能赐福,地官那赦罪而水官可解厄,随后又被人格化为祭祀尧、舜、禹三神了。
三、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展示馆
我们沿着子龙路往前走,在子龙路的尽头有一座牌坊,牌坊的名称叫卧子坊,走进牌坊便是陈子龙纪念馆。而牌坊的右侧是广富林文化馆,看那三角形的屋顶和圆形的达厅,呈现出非常精巧的几何美。我们走进展览馆的大厅,穿过这别致的圆形建筑物,广富林标志性的景观呈现在眼前。我们又来到三厅广场,放眼环顾富林湖面,那漂浮着的屋顶,呈现出一幅独有美的画卷。接着我们从西门走出广场,沿着富林戏台边缓缓而走,路的左边是皇甫春晓景区,走进皇甫春晓景区内,眼前是一个徽派风格的大庭院,随后我们又来到朵云书院门前,了解起它的前生后世来,接着走进朵云书院内,院内不仅保留了徽派建筑的风格,而且给我们带来一丝的现代感,由此而来的书香氛围,使书院开业不久便成了网红店。在书院内开设了咖啡屋,浓郁咖啡香满四溢,尽显了书院典雅的书香气息。走出皇甫春晓便是富林照壁,壁上展现了广富林当年“归舟泝横浦,点点十幅蒲”的盛世画面。接着我们向湖边走去,来到了松江城市规划馆前,再次展望秀丽的富林湖,湖面上竖立着广富林牌楼,其后是广富林希尔顿酒店。据悉广富林文化馆的设计,兼顾了艺术性和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了更好地保存文物和遗迹,在遗址的周边建起了人工湖。而将广富林文化馆建在水下,是为了形成一个自然的恒温环境。又将屋顶露出水面上,可起到自然采光的节能效果。这些精妙的设计构思,使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成为上海特有的标志性景观。我们回到三厅广场,再次观赏那漂浮在湖面上的屋顶,感叹这独特的设计和造型。当我们要离开广场时,仍时不时地会缓下脚步,只是为了多看几眼,尤其是那漂浮着的屋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们进入展馆内时,首先看到的是“上海之根 海派之源”的碑文,随后我们步入盘根错节的洞穴里,便走进了展馆的时间隧道里,最先来到了挖掘现场展区。据悉广富林文化遗址分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下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层。而广富林文化出现的时期,介于在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其重要意义是,衔接了新石器晚期文化的断层,填补了太湖地区文化谱系的空白。接着我们去地下层参观,来到海边遗址参观,在此陈列出的巨鲸遗骸距今在上海七千至一万年之间,由此证实了上海曾是一片汪洋。随后我们走到松泽文化遗址展前崧泽文化是距今5900年至5300年间,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一环,它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接着我们又参观良渚文化遗址陈列,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从墓葬中挖掘出玉器中,包含诸多器型,成为遗址考古最大特色的发现。据悉广富林新石器遗址的发现,理清了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再到广富林文化的地层关系,如果说前两者是上海之源的话,那么后者就是上海的根了。在广富林遗址北部湖边,发现了木结构的建筑地基,这是一种被称之为干栏式建筑,木桩上架梁能起到防潮作用。接下是文化融合展区,展区以蜡像造型还原了最初上海先民的生活场面,同时揭示了广富林文化具有黄河流域文化的特征,证实了它与龙山文化相互渗透和水乳交融的关系,从而确认了上海人的移民历史,或许河南人就是上海人的祖先。至此,我们纵观整个展区,是以“时空之旅”形式推进。这里陈列的是清朝的城邑街景,它还原了清朝的当铺和钱庄。而织布坊的出现,将时空推至了民国时期,哪里陈列出的绿皮有轨电车,以及外滩的码头和黄包车,唤起了人们对老上海街市的记忆,而金门大戏院和华丽的橱窗陈列,再现了老上海繁华的市井场面,谱写了近代上海光辉的一页。当我们看到上海的石库门时,便进入了建国后的展区尤其是出现文革的痕迹时,总让人心生亲切的回忆。而见到了70年代的交警岗亭时,便结束了这次的时空之旅,回到了展馆的大厅,在此道一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