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对你来说,是什么颜色?
第一次去香港这座城市,是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后来工作之后,也来来回回去了香港数次,然而最忘不了的还是第一次去的时候,像是去见一位总是听说,但未曾见过面的朋友。
后面几次去总是感觉对这座城市已经不是完全陌生,所以懒得攻略,懒得收拾自己期待的心情,加之在广州去香港实在太方便了,反而没了那种准备已久,很期待要去旅游的感觉。
太平山顶
我想象中的香港
相对于打卡网红景点,我更喜欢在每座城市里闲逛,自然风景和人文气息都是我想用心感受的事物。
香港之前是个传统的小渔村,历史上被英统治多年(英国统治香港岛152年、统治九龙134年、统治新界96年),这正是铸就香港独特气质的关键历史元素。
我最喜欢的,正是香港在街头巷尾展现出来的东西文化的交融。抬头是一个个繁体字的老字号招牌,低头是沿袭英国的靠左行驶的文化;匆匆忙忙的白领接踵而至,经过繁华嘈杂的大街小巷;出售海鲜的大伯和满头脏辫的黑人小哥来往交谈,仰望摩天大楼,脚下小巷弯弄......
这些都是我心中的香港最来之不易却让我流连忘返的免费著名景点。
品味香港 · 吃
一阑拉面
正宗的日本博多风拉面,起源于1960年的福冈。24小时营业,曾经拯救我凌晨三点的胃。香港这家一进门,右手边通道向一人一桌的隔间,左边是正常餐厅的小桌子。可能是日本社会在我印象中,是个比较孤独的存在,所以这样的隔间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吧,也可以让一个充满疲惫的成年人暂时松口气,慢慢地感受,让浓香的美食填满味蕾。
而左手边的开放式餐厅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搭配着吆喝声,食客们吃拉面吸溜吸溜的声音,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笑声,时不时夹杂着几声大笑,烟火气十足。
除了感受用餐环境,一兰是真的好吃!汤底浓郁,面条劲道有嚼劲,配着海苔叉烧,还有刚刚好的温泉蛋,每一口都是在劝我:人生苦短,有美食在眼前,可千万别减肥。
翠林辣蟹舫
我总觉得香港是一个文化分层不是太大的城市。
就像朋友带我去的一家餐厅,据说这位厨师师傅就是当年周星驰拍摄《食神》的原型,店内有无数明星的照片,店家依旧还是非常热情地招呼每一位客人,说的不标准的国语也让我觉得亲切。这让我相信匠人精神不仅会在日本出现,只要用心做好一件事,都是匠人精神的提现。
由于饭桌上人太多了,没好意思一直拍照,只有避风塘炒蟹的靓照啦。
我没有点食神炒饭,吃不下了哈哈,品尝“食神炒饭”的机会留给你啦,冲啊!
炸鸡Goobne Chicken
这家店,就是我在沿路觅食时恰巧碰到的,老板是位会说粤语的韩国人。巧了!我两种都不会说,只能用英语沟通,食物很好吃,好吃到让我记了三年,(也有可能是我本来就爱吃炸鸡的原因)~
店内环境不错,老板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
太平山顶阿甘餐厅
如果可以的话,推荐和恋人一起感受一下。
它没有法式餐厅的浪漫,也没有街边摊一样的烟火气,但是,它的地理位置给他大大加分,太平山顶,加上阿甘的主题,主要感受的是一边看香港的夜景,一边吃炸物的乐趣吧。这家应该是美国连锁餐厅,在塞班也去过一次,美国食物的味道、口感,我想就不必强求了,对于中国的美食家,三颗星不能再多了。
难得的是在香港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忙里偷闲和亲近的人痛快地解放自己的欲望。几杯冰啤酒,满满的炸物,身边的趣事,眼前香港的夜景,多么珍贵的时光啊。
特别提醒:这家餐厅是要预定的,我当时是在官网上预定的:
觉得麻烦的同学们可以直接上网搜索一下,有代预定的服务~
茶餐厅们
到了香港,肯定是要去品尝几家茶餐厅,品味最local的食物~
我去过得有旺记、华嫂、翠华餐厅、翠园等等,食物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港式茶餐厅的标准味道。冻奶茶值得一提的是味道要比咱们在内地喝的醇一些,不那么甜。我更偏爱柠檬茶,香港闷热,一杯冰柠檬茶让我透心凉心飞扬;关于吃的面、炒饭啊、西多士等,并没有让我惊艳,所以建议大家不必刻意追求去某一家打卡,在一个悠闲的下午去品尝一番香港人的生活,足矣~
品味香港
香港的吃,在我心中必不可错过的还有很多,他不单纯是食物的味道,也是品尝文化和环境的交融。其实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小吃街还是有很多当地年轻人排长队去买的宵夜,九记牛腩面、鲜入围主等等,有些味道我受不了,但是很多游客喜欢,有些我觉得很惊艳的食物别人却提不起兴趣。
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在感受这座城市同时,慢慢去了解它的饮食文化,随便走入一家小店,或许会比米其林餐厅更适合你的味蕾。旅行本来就是探索和冒险,在不同的城市找到不一样的自己,才是出行的意义。
-未完待续-
------------------------------------------------------------------------
关于香港的吃,可以戳我私信,交流更多吃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