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绍兴宋六陵 穿越攒宫山(雾连山 石沟岗) 登顶新妇尖。

绍兴宋六陵 穿越攒宫山(雾连山 石沟岗) 登顶新妇尖。

宋六陵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皇陵,这里曾埋葬过宋代的七位皇帝!七位皇帝分别是北宋的宋徽宗和南宋的前六位皇帝。我这里为什么会用“曾”这个字呢?那是因为这七位皇帝很可能都不在这里了。元初的时候,这里的皇陵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以上照片为引用。

现在的宋六陵在南宋时被称为攒宫,所谓攒宫就是临时安放灵柩的场所。当时是想:待到北定中原时,一并迁往巩义祖陵!然而,直到南宋灭亡,这些帝王们的心愿始终未了!

崖山前后,有一个叫杨琏真迦的假和尚带领了一帮所谓的信徒对宋六陵进行了毁灭性盗掘和破坏。这次破坏是带有明显政治性目的的。为什么这么讲?一般盗墓贼盗墓只是为了求财,不会刻意去毁坏建筑和墓主人尸身,而杨琏真迦做的事主要是奔着后者而去!

宋六陵虽为攒宫,但风水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宋代讲究五音姓利,据说当时就选址是有过争论的。最早孟太后入葬于此,由于此处风水上佳,后世君主亦追随其后,最后攒宫成了皇陵!我初到宋六陵,就能感受到有一种亲切和惬意。这里是一片不大不小被群山怀抱的谷地,谷地内茶园阡陌纵横,沟壑涧流水孱孱、泉涌叮咚。这景象与我去到过的其他皇陵是大不相同的。其他皇陵或背靠大山,或有着巨大的封土堆,总是气势恢宏。另外,宋六陵虽背靠宝山(攒宫山),但其南部山脉的发达程度和高度都远远大于北部,无论山脉还是谷地都有向西北倾斜之势。

攒宫山便是这座皇陵所背靠的山,上图是清康熙时绘制的宋六陵地图,当时攒宫山叫雾连山。事实上,宝山、镇宝山、攒宫山、莲雾山、雾连山指的都是陵区北部的这一片低矮的山脉!现在,它又有一个名字,叫石沟岗!

看上图,这张古地图上就叫攒宫山,但在同一山脉上又分出宝山和富盛山来。而新妇尖,上图叫青阜尖,音同!

对于这座皇陵来说,攒宫山的山形、位置等要素是选址的关键。以上有照片可见,攒宫山看起来是一座低矮而长的山。但我在山北绍诸高速上通过时,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攒宫山。从那里看,这座山是尖耸而陡峭的(以下会有照片显示)。然而,要心领神会南宋礼官选址之奥妙,恐怕要登顶两个山尖才能领悟其百之一二:两个山尖即攒宫山顶和新妇尖,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上图为本次攒宫山实际穿越路线图。穿越的水平距离不远,山也不高,但路况很差。仅有三分之一为较好的土路,剩下的大部分土路被草本植被覆盖,还有些小段相当于没有路!

由牌口村入山,登上首个山顶,手机显示高度为163米,山顶没有好的视野。这座山头是被推测为宋理宗陵墓的所指方向!然后继续向北偏东前进,经过鞍部上到山脊。

山的鞍部几乎没有路迹,幸好路程不远。

上到山脊后就有路迹了,好走多了。这里离顶部已经很近!

到达接近山顶的高压线铁塔处,手机显示海拔高度大概205米,这里的视野还可以!之前登的那个山头就在正前方。此山最高点还在东偏北不远的地方。

山顶最高处长满了树,没有视野。手机显示高度为海拔210米左右。在此,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根金针和一枚铜钱的故事!南宋礼官在考察陵址时,这里应该是要来的吧?!或许,当初,山顶上没有这么多的树?

最高几座山峰间的山脊很窄,但好走。

向东翻过了几个小山头,路由东转向北。高压线铁塔连接段路况是好的,中间段路差,下山段路况也是好的。

下山段中的一块大石头上视野极佳!攒宫山耸立的峰尖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妖娆!

北望有吼山!

由于车停牌口村,决定仍旧由山脊走回来,感受下背后的风景!

上三图是反穿回来,在接近牌口村山上一处空旷的地方所看到的景色!

下了攒宫山,今日的主要计划已完成!接下来,再探一下南部的新妇尖。

新妇尖(上图为引用)呈金字塔形,放在古代风水里是极其重要的点位,古地图中的明确标注就证明了这一点,即便在今天,也算是当地重要的地理标志型山峰。南宋礼官杨华在考察陵址时,为全面了解周边的山形地貌,这个点应该是要去的吧!

登新妇尖由水库边上山。

到达山脚下已过四点一刻,再有一个小时天就黑了。在经过考量后决定还是上吧。对于差的等于没有路的路况,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上山算是顺利,半个小时不到就登顶了。

登新妇尖的路,以上图片显示的还是最底下相对好的状况!

由攒宫山山顶看新妇尖,看起来矮,但手机显示的高度却比攒宫山要高,大概海拔245米。

山顶四周全是密林,一路上山毫无视野,我也是醉了。。五点多下山,天已暗,没有视野加上路迹不明显天黑看不到,下山居然迷失了方向。由于山体较陡,走错路只怕会更陡。无奈在密林中不断来回下切,终于有惊无险,比上山多花了十分钟才安全下山。至此,宋六陵攒宫山、新妇尖之探圆满完成!完成之余想问:宋六陵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皇陵,陵区中的茶园也是国内顶级的抹茶基地,有如此好的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为啥这两座山不能开发一下呢?!

关于作者: M45****240

热门文章